高考如何復習一直都是考生們關注的話題,下面是數(shù)學網(wǎng)的編輯為大家準備的高考數(shù)學答題技巧及應試策略
一、提前進入角色
高考前一個晚上睡足八個小時,早晨吃好清淡早餐,按清單帶齊一切用具,提前半小時到達考區(qū),一方面可以消除緊張、穩(wěn)定情緒、從容進場,另一方面也留有時間提前進入角色讓大腦開始簡單的數(shù)學活動,進入單一的數(shù)學情境。如:
1.清點一下用具是否帶齊(筆、橡皮、作圖工具、身分證、準考證等)。
2.把一些基本數(shù)據(jù)、常用公式、重要定理在腦子里過過電影。
3.最后看一眼難記易忘的知識點。
4.互問互答一些不太復雜的問題。
二、精神要放松,情緒要自控
最易導致緊張、焦慮和恐懼心理的是入場后與答卷前的臨戰(zhàn)階段,此時保持心態(tài)平衡的方法有三種:①轉移注意法:避開臨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轉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較深的數(shù)學模擬考試的評講課上,或轉移到對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憶中。②自我安慰法:如我經(jīng)過的考試多了,沒什么了不起,考試,老師監(jiān)督下的獨立作業(yè),無非是換一換環(huán)境等。③抑制思維法:閉目而坐,氣貫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氣,(最好默念幾遍:阿彌陀佛呵呵,還真的管用)如此進行到發(fā)卷時。
三、迅速摸透題情
剛拿到試卷,一般心情比較緊張,不忙匆匆作答,可先從頭到尾、正面反面通覽全卷,盡量從卷面上獲取最多的信息,為實施正確的解題策略作全面調查,一般可在十分鐘之內做完三件事:
1.順利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結論的簡單選擇或填空題(一旦解出,情緒立即會穩(wěn)定)。
2.對不能立即作答的題目,可一面通覽,一面粗略分為A、B兩類:A類指題型比較熟悉、估計上手比較容易的題目,B類是題型比較陌生、自我感覺比較困難的題目。
3.做到三個心中有數(shù):對全卷一共有幾道大小題有數(shù),防止漏做題,對每道題各占幾分心中有數(shù),大致區(qū)分一下哪些屬于代數(shù)題,哪些屬于三角題,哪些屬于綜合型的題。
通覽全卷是克服前面難題做不出,后面易題沒時間做的有效措施,也從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題。
四、信心要充足,暗示靠自己
答卷中,見到簡單題,要細心,莫忘乎所以,謹防大意失荊州。面對偏難的題,要耐心,不能急?荚嚾潭家_定人家會的我也會,人家不會的我也會的必勝信念,使自己始終處于最佳競技狀態(tài)。
五、三先三后
在通覽全卷、并作了簡單題的第一遍解答后,情緒基本趨于穩(wěn)定,大腦趨于亢奮,此后七八十分鐘內就是最佳狀態(tài)的發(fā)揮或收獲豐碩果實的黃金季節(jié)了。實踐證明,滿分卷是極少數(shù),絕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題目或題目的部分得分。因此,實施三先三后及分段得分的考試藝術是明智的。
1.先易后難。就是說,先做簡單題,再做復雜題;先做A類題,再做B類題。當進行第二遍解答時(通覽并順手解答算第一遍),就無需拘泥于從前到后的順序,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跳過啃不動的題目,從易到難。
2.先高(分)后低(分)。這里主要是指在考試的后半段時要特別注重時間效益,如兩道題都會做,先做高分題,后做低分題,以使時間不足時少失分;到了最后十分鐘,也應對那些拿不下來的題目就高分題分段得分,以增加在時間不足前提下的得分。
3.先同后異。就是說,可考慮先做同學科同類型的題目。這樣思考比較集中,知識或方法的溝通比較容易,有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效益。一般說來,考試解題必須進行興奮灶的轉移,思考必須進行代數(shù)學科與幾何學科的相互換位,必須進行從這一章節(jié)到那一章節(jié)的跳躍,但先同后異可以避免興奮灶過急、過頻和過陡的跳躍。
三先三后,要結合實際,要因人而異,謹防高分題久攻不下,低分題無暇顧及。
六、一慢一快
就是說,審題要慢,做題要快。
題目本身是怎樣解這道題的信息源,所以審題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從語法結構、邏輯關系、數(shù)學含義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題意。解題實踐表明,條件預示可知并啟發(fā)解題手段,結論預告需知并誘導解題方向。凡是題目未明顯寫出的,一定是隱蔽給予的,只有細致的審題才能從題目本身獲得盡可能多的信息,這一步不要怕慢。
找到解題方法后,書寫要簡明扼要,快速規(guī)范,不要拖泥帶水,?嗦重復,尤忌畫蛇添足。一般來說,一個原理寫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題目考查的過渡知識,可以直接寫出結論。高考允許合理省略非關鍵步驟。
為了提高書寫效率,應盡量使用數(shù)學語言、符號,這比文字敘述要節(jié)省而嚴謹。
七、分段得分
對于同一道題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淺,有的人解決得多,有的人解決得少。為了區(qū)分這種情況,高考的閱卷評分辦法是懂多少知識就給多少分。這種方法我們叫它分段評分,或者踩點給分踩上知識點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鑒于這一情況,高考中對于難度較大的題目采用分段得分的策略實為一種高招兒。其實,考生的分段得分是高考分段評分的邏輯必然。分段得分的基本精神是,會做的題目力求不失分,部分理解的題目力爭多得分。
1.對于會做的題目,要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這個老大難問題。有的考生拿到題目,明明會做,但最終答案卻是錯的會而不對。有的考生答案雖然對,但中間有邏輯缺陷或概念錯誤,或缺少關鍵步驟對而不全。因此,會做的題目要特別注意表達的準確、考慮的周密、書寫的規(guī)范、語言的科學,防止被分段扣點分。經(jīng)驗表明,對于考生會做的題目,閱卷老師則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分段給點分,所以做不出來的題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來的題目得滿分難。
2.對絕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更為重要的是如何從拿不下來的題目中分段得點分。我們說,有什么樣的解題策略,就有什么樣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題的真實過程原原本本寫出來,就是分段得分的全部秘密。(更多解題方法與思路分析請參閱黃華老師自己總結的模塊化、技巧化、圖形化的解題方法,登錄黃華魔法數(shù)學網(wǎng)站www.mofashu.com)?
①缺步解答
如果遇到一個很困難的問題,確實啃不動,一個聰明的解題策略是,將它們分解為一系列的步驟,或者是一個個小問題,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能解決多少就解決多少,能演算幾步就寫幾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敗。特別是那些解題層次明顯的題目,或者是已經(jīng)程序化了的方法,每進行一步得分點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結論雖然未得出,但分數(shù)卻已過半,這叫大題拿小分,確實是個好主意。
②跳步答題
解題過程卡在某一過渡環(huán)節(jié)上是常見的。這時,我們可以先承認中間結論,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結論。如果不能,說明這個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如果能得出預期結論,就回過頭來,集中力量攻克這一卡殼處。
由于考試時間的限制,卡殼處的攻克來不及了,那么可以把前面的寫下來,再寫出證實某步之后,繼續(xù)有一直做到底,這就是跳步解答。
也許,后來中間步驟又想出來,這時不要亂七八糟插上去,可補在后面,事實上,某步可證明或演算如下,以保持卷面的工整。若題目有兩問,第一問想不出來,可把第一問作已知,先做第二問,這也是跳步解答。
③退步解答
以退求進是一個重要的解題策略。如果你不能解決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你可以從一般退到特殊,從抽象退到具體,從復雜退到簡單,從整體退到部分,從較強的結論退到較弱的結論?傊,退到一個你能夠解決的問題。為了不產(chǎn)生以偏概全的誤解,應開門見山寫上本題分幾種情況。這樣,還會為尋找正確的、一般性的解法提供有意義的啟發(fā)。
④輔助解答
一道題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實質性的步驟,也有次要的輔助性的步驟。實質性的步驟未找到之前,找輔助性的步驟是明智之舉,既必不可少而又不困難。如:準確作圖,把題目中的條件翻譯成數(shù)學表達式,設應用題的未知數(shù)等。
書寫也是輔助解答。書寫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說第一印象好會在閱卷老師的心理上產(chǎn)生光環(huán)效應:書寫認真學習認真成績優(yōu)良給分偏高。
有些選擇題,大膽猜測也是一種輔助解答,實際上猜測也是一種能力。
八、以快為上
高考數(shù)學試卷共有22個題,考試時間為兩個小時,平均每題約為5.5分鐘。為了給解答題的中高檔題留下較充裕的時間,每道選擇題、填空題應在一至二分鐘之內解決。若這些題目用時太長,即使做對了也是潛在丟分,或隱含失分。一般,客觀性試題與主觀性試題的時間分配為4∶6。
九、立足中下題目,力爭高水平
平時做作業(yè),都是按所有題目來完成的,但高考卻不然,只有個別的同學能交滿分卷,因為時間和個別題目的難度都不允許多數(shù)學生去做完、做對全部題目,所以在答卷中要立足中下題目。中下題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試題的主要構成,是考生得分的主要來源。學生能拿下這些題目,實際上就是數(shù)學科打了個勝仗,有了勝利在握的心理,對攻克高檔題會更放得開。
十、立足一次成功,重視復查環(huán)節(jié),不爭交頭卷
答卷中要做到穩(wěn)扎穩(wěn)打,字字有據(jù),步步準確,盡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試題做完后要認真做好解后檢查,看是否有空題,答卷是否準確,所寫字母與題中圖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規(guī)范,尤其是要審查字母、符號是否抄錯。
在確信萬無一失后方可交卷,寧可堅持到終考一分鐘,也不要做交卷第一人。
?? 最后,在交卷前一定要再次檢杳一下姓名與考證號是否寫正確。
上面是數(shù)學網(wǎng)的編輯為大家準備的高考數(shù)學答題技巧及應試策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29464.html
相關閱讀:怎樣打造數(shù)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