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為什么上課都聽懂了 考試卻不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老師上課的邏輯是這樣的:同學們,今天我們來講“湊整法”(此處省略1000字),下面我們來看幾個例題,例1、例2、例3;來我們來看幾個練習,練習1、練習2、練習3;好相信大家都理解了,今天的作業(yè),是作業(yè)1、作業(yè)2、作業(yè)3。熟悉吧?大部分的課都是這樣的,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就會分類。第一類,例1、練習1、作業(yè)1,第二類,例2、練習2、作業(yè)2……

學生上課的邏輯呢?老師教例1是這樣做的,于是開始自我總結例1的“成功秘訣”,然后出現(xiàn)練習1的時候,發(fā)現(xiàn)和例1幾乎一樣,于是把成功秘訣一用,就做出來了。再看作業(yè)1,也是如此,和例1比,就是照葫蘆畫葫蘆。所以,上課聽懂,是非常容易的,做出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也是非常容易的。

再來看看考試的邏輯,考試中的題目相對靈活,比如突然出現(xiàn)一道題,這時候學生看到就暈了,因為沒有例題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我們平時在上課的邏輯,都是知識點-例題-習題,學生建立起來的,是看到例題知道方法,然后根據(jù)例題的方法去做習題。學校里每天最多1個半小時的數(shù)學課,大部分學校每天一節(jié)數(shù)學課45分鐘,所以每天學生做的作業(yè),全稱都是“請你用今天上課45分鐘講的內容來做這些題目”,確實是對45分鐘的鞏固,可以強化對上課講的內容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已經(jīng)默認了作業(yè)所用的全部知識都是45分鐘之內的,于是知識與知識的邏輯被切斷了。

到了考試,已經(jīng)有了很多個45分鐘,要記住所有的45分鐘是非常困難的,這個時候,如果所有45分鐘都是孤立存在的,孩子在考試之前會非常緊張,生怕自己忘記了某個45分鐘,而考試就正好考到了。考試卷上,沒有“請用xx知識解決問題”的提示,難度一下子就增大了。有的孩子只會做和例題差不多的題目,變化一點就不會了。也是因為我們平時上課和考試的邏輯不同所導致。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提出兩個方案,大家可以作為參考。第一,在復習的時候,不能把知識點做的太細。應該從大的邏輯上復習。比如我經(jīng)常問畢業(yè)班學生一個非常搞笑的問題:數(shù)學都講啥了?能回答出這個問題的學生(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1-2小時),都是從大塊開始往下分解,一定不會上來就講一個很小的知識點。再比如說,幾何證明題怎么做?有沒有自己有什么心得?這種問題看起來很抽象,但這是一個考試的邏輯。再說的細一些,很多孩子說幾何不好,總是想不到輔助線,這就是典型的上課邏輯而非考試邏輯。上課邏輯是,今天講的輔助線是做垂直,所以所有的題目都是做垂線;明天會講倍長中線,所以所有的應該都是倍長中線,根本不看題目。

正確的邏輯是什么?這道題要證兩條線段相等,那么立即問自己:證明兩條線段相等有什么方法?再比如說一道含有絕對值很難的題目,很多學生就是不會做。這個時候我會問:你覺得最難的地方在哪里?學生說有絕對值。去掉絕對值有幾種方法?經(jīng)過一段時間這樣的訓練,孩子會把平時學的知識逐步融入到考試的邏輯中。

第二,我們大力表揚一種行為:不用上課講的知識點做出上課的題。比我們講數(shù)學歸納法,有一個孩子上課的每道題,都沒有用數(shù)學歸納法,而是用其他方法,這簡直太棒了!有的家長說,今天學的知識你怎么不用,相信我,他會在后面某個時候用上。我在上課的時候,凡是用非本節(jié)課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都給獎勵。我從來不獎勵最簡單的方法或者最快做出來的方法,而是獎勵通過獨立思考想出來的方法。

平時作業(yè)寫的很好,到考試就不會了,這個問題往往會被認為是“不擅長考試”,或者是“緊張導致發(fā)揮失常”。事實上,往往不是如此。上課的邏輯和考試的邏輯不同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35124.html

相關閱讀:高三生物復習必修二知識點:細胞的結構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