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藝術生學好高中數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要】高中藝術生學習數學普遍感到困難,而數學又是重點學科,就怎樣才能讓藝術生學好高中數學的這個問題,本文進行了探討總結。

  【關鍵詞】藝術生,數學學習,教學方法

  藝術生文化課基礎差,數學基礎更差,基礎為零的也不乏其人,更有甚者那些感到學數學無望的學生,有的實際上正在或已經放棄了數學的學習。因此,怎樣讓這些藝術生能學會數學進而順利地通過會考和高考,對藝術班的數學老師來講不能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我從事藝術班數學教學工作多年,期間經歷過不少的困難與無奈,但同時也從中逐步摸索和積累了一些對藝術生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在這里傾心呈上與廣大同仁探討。

  一、降低教學難度,讓藝術生學得會數學。

  教材是為所有學生設計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那些過于抽象、繁難,藝術生難以理解掌握的的內容,我們就要敢于刪減,我們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在藝術生能力范圍內通過努力能學會的那些內容。

  比如某些公式、定理的推導證明往往顯得曲折冗長,而考點卻大都是這些公式定理的應用,我們與其費時費力推導了還沒幾個人能聽得懂,不如把重點放在對這些公式定理的理解和應用上,通過相關題型的講解和演練使藝術生得以明白理解,進而熟練掌握。只有當學生能學得會時,他才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和信心,才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

  二、多表揚、多鼓勵,樹立藝術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有信心不一定能成功,但沒信心一定會失敗。平時要想方設法讓藝術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亮點,提升他們的士氣,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但我們有些老師總喜歡拿藝術生與文化生比成績,為的是找出差距,敦促他們去追趕。而實際上經常這樣做只會讓藝術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一步降低本身就不多的那點學數學的自信心。俗話說的好,術業(yè)有專攻,在數學學習上文化生與藝術生之間應該是沒有多大可比性的。只需讓藝術生明白,只要他比別的藝術生強,只要現在的他比以前的自己好就足矣。這樣他就會看到希望,就會充滿信心。

  信心都是在一次次成功的積累中逐步建立起來的。這個成功可以是對一個課堂提問的精彩回答、可以是一道難題的攻克、可以是考試成績的提高、還可以是作業(yè)本上越來越多的對號……,所有這些評價都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和認定。而學生往往也是很在意老師的這些評價和認定的,老師一句表揚鼓勵的話,一個欣賞的眼神,往往就能給他們學習帶來巨大的動力。所以每當學生取得成績有些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作為老師的你也一定要心中有數,不要吝嗇贊賞和鼓勵的語言,因為你的這些贊賞和鼓勵對于提升這個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或許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三、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動起來。

  藝術生不僅要學文化課,還要花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學專業(yè),數學學習就顯得時間緊、任務重,因此提高課堂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過藝術班課的老師或許都有同感,藝術生上課很多都是只聽講不做題,課雖能聽懂,但題還是照樣不會做,課堂效率不高。我們知道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課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潛能是否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因此,不能總是讓臺上老師忙著,臺下學生卻閑著,應該想辦法讓學生動起來。我們就是要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目標、都有任務、都有事可做,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這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所以我們上課不要總是一講到底,而應該專門設計一些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去參與,比如課上提出些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最后通過交流、討論、推理、驗證得出結論,其間教師只是根據情況給以必要的點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既要動手又要動腦,不僅發(fā)展了思維能力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可謂一舉多得。對于程度差一些的藝術生我們也不能放棄,上課可以讓他們讀讀概念、背背公式或是上臺演板做些簡單的基礎題,另外還要培養(yǎng)他們記筆記的好習慣,要做到讓他們每一節(jié)課都有所收獲。日有所進,終有所成,實踐證明這樣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這些學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還不乏有人最終會脫穎而出進入到班上的先進行列。

  四、夯實基礎知識,鞏固基本技能。

  藝術生數學差的主要根源就是基礎,藝術生數學能有所突破的希望也在于基礎,所以抓基礎就是我們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要等發(fā)現學生跟不上時才想起要抓,應該從接班的第一天就要做這項工作。我的做法就是把這個過程分成五個步驟,采取由表入里、由簡入繁一步一步地把基礎和技能夯實鞏固。

  第一步:對于新學的概念公式讓每個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熟記,這樣可以讓他們對新知識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二步:引領學生做有關新知識的小題演練,這樣就可進一步鞏固加深學生對新的概念公式的理解和運用。第三步:通過平時作業(yè)和小測進行及時反饋,找出學生在知識運用上存在的各種問題毛病,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第四步:以本階段知識點為主干融合以往的相關知識進行綜合演練,這樣能鞏固強化新舊知識,有助于學生理解各知識點的相互聯系,從而加深對數學的整體認知,提高其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第五步:課程進行到一定階段時,再次進行基礎內容的綜合檢測并做到讓學生逐一過關。

  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我感覺效果還是蠻好的,采用這種方法培養(yǎng)出來的藝術生無論是在平時的測試還是后來的會考、高考都會因為基本功扎實,小題得分率高而在同類學生中總能獲得上佳的表現。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除了上述方法外,教師平時還應該多與學生交流,在生活中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愛,在教學中付出自己更多的耐心,獲得學生的信任與愛戴,構建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往往在充滿師生之間彼此互信的良好氛圍下,"教與學"就會做得更為有效。

  法無定法,畢竟適合自己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好方法。我們每一個一線的數學教師都可以根據身邊藝術生的實際情況在工作實踐中進行探索、總結,總能找到對自己學生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學數學的積極性和學習的效率,讓他們能學得會數學,進而把藝術生整體的數學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論文中心,作者:李晶



相關鏈接>>

1、決戰(zhàn)高考數學之四月深化復習(學生版)

2、全國各地屆高三第二次模擬、調研數學(理)試題匯總

3、學年春初中數學備課資料精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37560.html

相關閱讀:數學活動課在新教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