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點必背知識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人生活在環(huán)境里,人類離不開環(huán)境。地理網為大家推薦了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點必背知識,請大家仔細閱讀,希望你喜歡。

一、與位置有關的特殊現象

1、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大致分布在赤道至南北緯10之間的地區(qū),受緯度位置和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具有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征,主要位于非洲剛果河流域、南美亞馬孫河流域及亞洲印尼等地。其實,遠離赤道的地區(qū),只要氣溫、降水等達到一定數值也可以形成熱帶雨林氣候,如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部和中美地峽東北部。

2、赤道地區(qū)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位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是因處于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之下形成的。赤道穿過東非高原,本地區(qū)理應為熱帶雨林氣候,但由于東非高原地勢較高,改變了此處的氣溫和降水狀況,從而形成了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3、沿海地區(qū)的熱帶沙漠氣候 一般而言,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多,內陸地區(qū)降水較少。但由于受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沿海地區(qū)也有降水較少的氣候類型分布。如南美安第斯山西側的阿塔卡馬沙漠、澳大利亞西側的維多利亞大沙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側納米布沙漠。其實,北半球低緯度大陸西側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也離不開這個因素。

4、西風帶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一般分布于溫帶大陸的內陸地區(qū),距海洋較遠,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安第斯山東側,東西距海洋都近,并處于西風帶內,但該處位于安第斯山東側的背風地帶,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因而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5、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主要分布在西歐、北美及南美大陸西岸狹長地帶,許多人誤以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只分布在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事實上,只要是溫帶地區(qū),又常年受到西風的影響,常年有暖濕空氣從海洋上吹來,就可以形成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如南美南端火地島、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的南北兩島。

二、與面積有關的特殊現象

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在歐洲西部有著大面積的分布,但在其它各洲分布面積很小甚至沒有,這是因為歐洲西部平原廣闊,山脈是東西走向,有利于西風氣流影響大面積地區(qū),所以歐洲西部有著大面積的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南北美洲由于高山緊逼西部沿海,阻擋西風氣流深入內陸,因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狹小。大洋洲由于位于南北緯40~60的陸地面積小,因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也小。非洲和南極洲在南北緯40~60沒有陸地分布,因而這兩洲也就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而亞洲西部北緯40~60緊連著歐洲大陸,受大西洋暖濕氣流影響很小,不具備分布溫帶海洋性氣候的條件。

其實,在分布上與溫帶海洋性氣候相似的氣候類型還有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等。 南美洲西海岸的熱帶沙漠氣候,從南緯30一直向北延伸到南緯4附近,是由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脈緊靠西部沿海,使得該氣候發(fā)育空間被大大壓縮,東西分布區(qū)狹窄;再加上西部沿海強大的秘魯寒流降溫、降濕作用,使得該氣候一直分布到南緯4附近。此類延伸方向特殊的氣候分布現象在北美洲、大洋洲也有表現。一般情況下,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在歐洲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而突破了北緯60,一直延伸到北極圈附近。亞歐大陸北部的極地氣候越向東分布的緯度越來越低,最低的地方白令海峽沿岸受北冰洋南下寒流影響已分布到了北緯60附近。

三、特殊區(qū)域氣候及成因

1、非洲赤道東側的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地勢高);

2、非洲幾內亞灣沿岸--熱帶雨林氣候向北延伸(幾內亞灣暖流影響、海岸線與西南季風垂直);

3、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熱帶雨林氣候(東南信風山地迎風坡,馬達加斯加暖流影響);

4、北美洲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局限于沿海(安第斯山脈影響);

5、中美洲東海岸--熱帶雨林氣候(東北信風山地迎風坡、墨西哥灣暖流影響);

6、南美洲西海岸--熱帶沙漠氣候南北狹長(安第斯山脈,秘魯寒流影響);

7、南美洲西部赤道兩側--高山氣候(安第斯山脈影響);

8、南美洲巴西東部--熱帶雨林氣候(東南信風迎風坡、巴西暖流影響);

9、澳大利亞東岸北部--熱帶雨林氣候(東南信風山地迎風坡,東澳大利亞暖流影響);

10、印度塔爾沙漠(熱帶沙漠氣候:西南季風難以到達)。

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點必背知識,大家仔細閱讀了嗎?最后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37783.html

相關閱讀:什么是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