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復習:用“公式”分析歷史現(xiàn)象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我們知道,社會現(xiàn)象紛繁復雜,彼此影響,但所有的聯(lián)系不外于縱向、橫向兩種。

縱向聯(lián)系即是在時間上有先有后的同一種類型現(xiàn)象,前者對后者的制約以及后者對前者的肯定或否定;橫向聯(lián)系則是指大約在同一時間段內,相同或不同類型、相同或不同空間、相同或不同層次等的社會現(xiàn)象之間的相互影響。

另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任何現(xiàn)象的發(fā)生都是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因是該事件所處的外界環(huán)境,它包括時間、空間、社會生活環(huán)境等;內因是當事者的素質、個人生活經歷、意志品質、主觀動機等。作為學生,要想能駕輕就熟地運用內因和外因相結合的分析方法的確不易,因為往往會出現(xiàn)掛一漏萬或條理不清的現(xiàn)象。

鑒于此,本人嘗試著將這種內外因的分析法與縱橫聯(lián)系的眼光相結合,總結出一個公式,學生在分析社會現(xiàn)象的發(fā)生原因時,不妨按照如下程序思考、作答:

首先是歷史原因,即以往同類事件對該事件的影響。

其次是現(xiàn)實原因,包括當時其它方面的社會生活對該事件的影響;當時其它國家、地區(qū)發(fā)生的某些事件對該事件的影響;事件的主體對象發(fā)揮的影響三方面。

例如:試分析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向西方學習發(fā)展到制度層次的原因。

上述公式提醒我們首先分析歷史原因,即以往同類事件對該事件的影響,也即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前,中國學習西方對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學習西方所產生的影響。循著上述思路,便不難發(fā)現(xiàn)該方面答案應是洋務運動是中國的部分封建官僚在器物層次上向西方學習的體現(xiàn),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標志了它的失敗;早期維新思想的出現(xiàn)為中國在制度層次上向西方學習奠定了基礎。

而現(xiàn)實方面的原因,第一層次則是要從當時其它方面的社會生活對該事件的影響方面去分析。向西方學習隸屬于思想文化的范疇,這就要求我們注意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中國經濟、政治、對外關系等幾大方面對向西方學習這一事件的影響。經過思考,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相關的答案: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fā)展,為先進的中國人在制度層次上向西方學習奠定了物質基礎;民族資產階級力量的進一步發(fā)展,為先進的中國人在制度層次上向西方學習奠定了階級基礎;中國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的失敗和列強挑起了瓜分了中國的狂潮,進一步促使先進的中國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

第二層次是要從其他國家地區(qū)發(fā)生的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方面去分析。因此,第二層次的答案是:世界各國的改革和革命浪潮,尤其是日本的明治維新使一些中國人進一步認識到進行制度變革的重要性。

第三層次是分析從事該事件的人員的主觀努力。因此這一層次的答案應是以康梁為代表的維新派和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不懈探索,分別希望在中國建立起君主立憲或民主共和的資產階級專政。

該公式不僅可以用來分析歷史原因,而且可以適當變化以分析歷史事件的影響,這里就不再贅述。

要學好高中歷史,還需要一定歷史理論的學習。高中歷史初中歷史的難度提高了一個層次,注重歷史的前因后果,加強了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而在這其中就蘊藏著歷史理論。

很多同學認為歷史學習只是死記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談史色變”。其實是沒有理解歷史學科的特點,沒能掌握歷史學習方法。愛因斯坦說過:“成功就是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只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采取正確的學習方法,歷史學習一定會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學好高中歷史?其實,學好歷史課跟干好任何事情一樣,都有一個方法問題。學好歷史關鍵在于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最后,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43503.html

相關閱讀:高三歷史常識:元朝皇后列表及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