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文言文閱讀——《徠寧果木記》閱讀參考答案
徠寧果木記
昆侖踞西域之勝,世傳為仙人出入之所,嘉樹珍果,萃于其地。徠寧地近昆侖,得其馀氣,多暖而少寒,以故果木之盛甲于天下。桃、杏、葡萄、梨、棗、蘋婆①、林檎②、櫻桃,俱極香美,無論矣。桑椹大可徑寸,色白如玉,味甘如蜜。冰蘋婆尤為異品,形如內(nèi)地蘋婆,而瑩然無滓,表里照徹如水晶,味香烈而極甘,別城無此種。又有所謂甌?者③,似山東木梨而大,香如木瓜,以蜜漬之,甘酸如山查而香過之,真異種也。
嗚呼!以此珍果,如生于中土,移入神京④,必能貢明堂⑤,饗清廟⑥,供上方之饌,擅華林之春⑦。其次亦得為卿士大夫所共嘗,文人學(xué)士所爭賞。乃生于窮荒回紇之地⑧,食之者不知其味,嗅之者不聞其香,甚且珍品與羊胛同烹,名園與馬櫪為伍⑨,物之不得其地,至此已極,大不可痛惜乎哉!
或曰:“八埏之外⑩,人蠢而物靈,山川清淑之氣多鐘于草木,以補(bǔ)人之不足。”是說也,余姑存而不論云。
(選自鐵!段┣妪S全集·梅庵文鈔》)
【注】①蘋婆:蘋果。②林檎:即沙果。俗稱“花紅”。③甌?:即“??”,又名木李,味甘酸。④神京:京城。⑤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之所。⑥清廟:即太廟,帝王的宗廟。⑦華林:這里泛指帝王宮苑。⑧回紇:古代少教民族。唐以后散居新疆一帶。⑨馬櫪:馬棚。⑩八埏(yán):八方的邊際。
22.徠寧“果木之盛甲下天下”的原因是。(2分)23.第一段舉“桑椹”、“冰蘋婆”與“甌樟”為例,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24.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項(xiàng)是()(2分)
A.昆侖山高踞于西域中的勝地之上,世代相傳是仙人出沒的地方。
B.徠寧的桃、杏、葡萄、梨等八種水果,都很香美,就不用說了。
C.徠寧珍果生于窮荒回紇之地而未生于中土,那是不值得痛惜的。
D.對(duì)邊地“人蠢而物靈”的說法,戲姑且放在一旁,不加評(píng)論吧。
25.文中畫線處以喻,表達(dá)出作者的不平之慨。(2分)
26.本文與龔自珍《病梅館記》都運(yùn)用了“借題發(fā)揮”的寫法,但用意卻不同。請(qǐng)對(duì)此作簡要分析。(4分)
22-26題(12分)
22.地近昆侖而得其馀氣,多暖而少寒(2分)
23.通過著力描寫其色、香、味,突出徠寧異品珍果甲于天下。(2分)
24.C (2分)
25.物人(2分)
26.要點(diǎn):(1)本文借為徠寧的果木生非其地鳴不平,旨在為有才能而未處于適當(dāng)?shù)匚坏娜吮Р黄健?2)《病》文借反病梅,旨在批判社會(huì)束縛個(gè)性、摧殘人才的陋習(xí)。(4分)
這篇高中高二文言文閱讀帶給大家,同學(xué)們要認(rèn)真賞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44317.html
相關(guān)閱讀:“(陳蕃)初仕郡,舉孝廉,除郎中”閱讀答案及翻譯
《訓(xùn)蒙大意示教讀注劉伯頌等》閱讀答案及翻譯
“王璽,太原左衛(wèi)指揮同知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孔子不得中行之人就愿意結(jié)交狂狷之人,你贊成孔子的選擇嗎?請(qǐng)談
“雪琴與沅弟嫌隙已深”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