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導學生及時訂正作業(yè)
在教學中,我每天的一項必不可少的作業(yè)就是訂正“作業(yè)”,使學生樹立“訂正比完成作業(yè)更重要”的思想。對于那些學習習慣差的同學,采用一幫一的方式督促他們及時訂正作業(yè)。如果遇到頑固不化的,還得用家校聯(lián)系的方式,希望家長配合一起矯正學生作業(yè)訂正中的不良習慣。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教師自己首先保證每天及時認真批改學生所訂正作業(yè)的基礎上的,不讓學生有機可乘、有空可鉆。
2、引領學生科學地訂正作業(yè)
只訂正答案,而于不考慮中間過程是明顯的“治標不治本”,根本達不到“標本兼治”的訂正效果。只有學生把每一次的作業(yè)訂正都當作對自已學習的檢驗和反思機會,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學生的學習行為,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訂正前拿到錯題引導學生一看到錯,就先想想自已錯在哪里?為什么做錯了?發(fā)現(xiàn)自已錯誤的原因后,再認真訂正,邊訂正邊提醒自已避免犯“老毛病”。引導學生訂正后,再看看、比比、想想現(xiàn)在這個答案與原來有什么不同?反思現(xiàn)在的答案是不是正確的?
3、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訂正作業(yè)要求
在數學作業(yè)的訂正中,我們同樣應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從訂正內容、訂正形式、訂正方式提出不同訂正要求。我習慣在學訂正完錯題之后,抽其中幾題讓他們反過來分析給我聽,為什么當時會寫錯?現(xiàn)在怎么想的?以后要注意什么?具體我是這樣操作的:對于優(yōu)秀生,我從不插手他們的作業(yè)訂正過程,完全放手讓他們自己獨立完成訂正和反思過程。對于中等生,采用扶放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優(yōu)等生的幫助下、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下完成一些自己不能夠獨立訂正的拓展類錯題。而對于學困生,我則采用以扶為主的方式進行,一般采取單獨面批得形式進行,因為這樣可以更好地及時反饋孩子對這些錯題的理解程度,同時可以及時給予再次分析講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53275.html
相關閱讀: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提高數學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