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例,理解等差數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能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發(fā)現數列的等差關系并能用有關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體會等差數列與一次函數的關系。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歷史有名的高斯求和的介紹,引導學生發(fā)現等差數列的第k項與倒數第k項的和等于首項與末項的和這個規(guī)律;由學生建立等差數列模型用相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進行等差數列通項公式應用的實踐操作并在操作過程中,通過類比函數概念、性質、表達式得到對等差數列相應問題的研究。

  3.情態(tài)與價值:培養(yǎng)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與現實有關的問題的能力。

 。ǘ┙虒W重、難點

  重點:探索并掌握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學會用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體會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與二次函數之間的聯系。

  難點: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推導思路的獲得,靈活應用等差數列前n項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有關問題

  (三)學法與教學用具

  學法:講練結合

  教學用具:投影儀

 

 。ㄋ模┙虒W設想

  [創(chuàng)設情景]

  等差數列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因此等差數列求和就成為我們在實際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在200多年前,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被譽為“數學王子”的高斯就曾經上演了迅速求出等差數列這么一出好戲。那時,高斯的數學老師提出了下面的問題:1+2+3+……+100=?當時,當其他同學忙于把100個數逐項相加時,10歲的高斯卻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確答案:(1+100)+(2+99)+……+(50+51)=101×50=5050

高斯的算法實際上解決了求等差數列1,2,3,…,n,…前100項的和的問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去求等差數列的前n項的和。

  [探索研究]

我們先來看看人們由高斯求前100個正整數的方法得到了哪些啟發(fā)。人們從高斯那里受到啟發(fā),于是用下面的這個方法計算1,2,3,…,n,…的前n項的和:

由   1   +   2   + … + n-1   +  n

     n   +  n-1  + … +  2    +  1   

  (n+1)+(n+1)+ … +(n+1)+(n+1)

可知

上面這種加法叫“倒序相加法”

  請同學們觀察思考一下:高斯的算法妙在哪里?

  高斯的算法很巧妙,他發(fā)現了整個數列的第k項與倒數第k項的和與首項與尾項的和是相等的這個規(guī)律并且把這個規(guī)律用于求和中。這種方法是可以推廣到求一般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的。

  [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的教學]

  一般地,稱為數列的前n項的和,用表示,即

  1、  思考:受高斯的啟示,我們這里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求和呢?

思考后知道,也可以用“倒序相加法”進行求和。

我們用兩種方法表示:

   ①

由①+②,得  

                  

    由此得到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

對于這個公式,我們知道:只要知道等差數列首項、尾項和項數就可以求等差數列前n項和了。

  2、  除此之外,等差數列還有其他方法(讀基礎教好學生要介紹)

當然,對于等差數列求和公式的推導,也可以有其他的推導途徑。例如:

   =

                       =

                       =

                       =

  這兩個公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把代入中,就可以得到

引導學生思考這兩個公式的結構特征得到:第一個公式反映了等差數列的任意的第k項與倒數第k項的和等于首項與末項的和這個內在性質。第二個公式反映了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與它的首項、公差之間的關系,而且是關于n的“二次函數”,可以與二次函數進行比較。這兩個公式的共同點都是知道和n,不同點是第一個公式還需知道,而第二個公式是要知道d,解題時還需要根據已知條件決定選用哪個公式。

 

  [公式運用]

 。ㄕn本52頁練習1、2)

  1、  根據下列各題中的條件,求相應的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S.

 

  [例題分析]

  例1、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發(fā)了《關于在中小學實施“校校通”工程的統治》.某市據此提出了實施“校校通”工程的總目標:從2001年起用10年時間,在全市中小學建成不同標準的校園網.據測算,2001年該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經費為500萬元.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實施,計劃每年投入的資金都比上一年增加50萬元.那么從2001年起的未來10年內,該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總投入是多少?

 ⑴、先閱讀題目;

 ⑵、引導學生提取有用的信息,構件等差數列模型;

 ⑶、寫這個等差數列的首項和公差,并根據首項和公差選擇前n項和公式進行求解。

  解:根據題意,從2001-2010年,該市每年投入“校校通”工程的經費都比上一年增加50萬元.所以,可以建立一個等差數列,表示從2001年起各年投入的資金,其中

                ,     d=50.

  那么,到2010年(n=10),投入的資金總額為

                (萬元)

答:從2001~2010年,該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總投入是7250萬元.

 

  例2.已知一個等差數列前10項的和是310,前20項的和是1220.由這些條件能確定這個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嗎?

     引導學生分析得到: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就是一個關于的方程。若要確定其前n項求和公式,則要確定的關系式,從而求得。

分析:將已知條件代入等差數列前n項和的公式后,可得到兩個關于與d的二元一次方程,由此可以求得與d,從而得到所求前n項和的公式.

     解:由題意知          ,

   將它們代入公式  

     得到   

    解這個關于與d的方程組,得到=4,d=6,

     所以

  另解:          

得         

               

所以                      ②

    ②-①,得,

    所以        

代入①得:  

所以有      

例題評述:此例題目的是建立等差數列前n項和與解方程之間的聯系.已知幾個量,通過解方程,得出其余的未知量.

 

  例3  已知數列的前n項為,求這個數列的通項公式.這個數列是等差數列嗎?如果是,它的首項與公差分別是什么?

解:根據  

      與    

    可知,當n>1時,   ①

          當n=1時,   也滿足①式.

          所以數列的通項公式為.

          由此可知,數列是一個首項為,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

   這個例題還給出了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的一個求法.已知前n項和,可求出通項

(n>1)

 

                               

用這種數列的來確定的方法對于任何數列都是可行的,而且還要注意不一定滿足由求出的通項表達式,所以最后要驗證首項是否滿足已求出的.

  思考:結合例3,思考課本51頁“探究”:一般地,如果一個數列的前n項和為其中p、q、r為常數,且p≠0,那么這個數列一定是等差數列嗎?如果是 高中地理,它的首項與公差分別是什么?

引導分析得出:觀察等差數列兩個前n項和公式,和,公式本身就不含常數項。

所以得到:如果一個數列前n項和公式是常數項為0,且關于n的二次型函數,則這個數列一定是等差數列.

 

  例4 已知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為,求使得最大的序號n的值.

   分析: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可以寫成,所以可以看成函數當x=n時的函數值.另一方面,容易知道關于n的圖象是一條拋物線上的一些點.因此,我們可以利用二次函數來求n的值.

   解:由題意知,等差數列的公差為,所以

      

          =

        于是,當n取與最接近的整數即7或8時,取最大值.

  [隨堂練習]課本52頁“練習”第1、2、3、4題

  [補充練習]

  1、已知數列是等差數列,Sn是其前n項和,且S6,S12-S6,S18-S12成等差數列,設成等差數列嗎?

  生:分析題意,解決問題.

  解:設首項是,公差為d

   則:

      

  同理可得成等差數列.

  2、求集合的元素個數,并求這些元素的和。

    解由m=100,得

    滿足此不等式的正整數n共有14個,所以集合m中的元素共有14個,從小到大可列為:

     7,7×2,7×3,7×4,…7×14

    即:7,14,21,28,…98

    這個數列是等差數列,記為其中

    解由m=100,得

   滿足此不等式的正整數n共有14個,所以集合m中的元素共有14個,從小到大可列為:

    7,7×2,7×3,7×4,…7×14      即:7,14,21,28,…98

    這個數列是等差數列,記為   其中

  答:集合m中共有14個元素,它們和等于735

 

  [課堂小結] 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的公式和

也成等差數列.

 。ㄎ澹┰u價設計

  課本52頁A組第1、3、6

  思考:課本53頁B組第4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6330.html

相關閱讀:人教版高一數學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