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歷史常識:明朝名將列表及簡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對于明朝歷史感興趣的同學,可能會很輕松地說出明朝的每一位皇帝,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皇帝的武將幫手們。其實,掌握越多歷史常識,對于我們的歷史學習越有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歷史書中所描述的歷史事件。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明朝名將列表及簡介,我們一起來了解明朝的那些名將。

高三歷史常識:明朝名將列表及簡介

徐達

(1332~1385)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tǒng)帥。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農民起義軍,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涂),克集慶(今南京)。繼又率部攻占鎮(zhèn)江(今屬江蘇)等地,為開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貢獻,授淮興翼統(tǒng)軍元帥。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zhàn)中,身先諸將,沖鋒陷陣,擊敗陳友諒軍前鋒。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國。二十五年,以大將軍率師出征,先占淮東,繼平浙西,連戰(zhàn)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蘇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同年十月,以征虜大將軍率師25萬北上,先取山東,旋師河南,然后揮軍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軍遠征漠北等地,戍守邊疆,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一)。徐達長于謀略,治軍嚴整,戰(zhàn)功顯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常遇春

(1330~1369)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伯仁,安徽懷遠人。體貌奇?zhèn),沉毅果敢,長臂善射。元至正十五年(1355),參加農民起義軍,隨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涂),破集慶(今南京)等地,每戰(zhàn)必先,屢立戰(zhàn)功,升中翼大元帥。十七年,攻寧國(今屬安徽),身中流矢,裹傷再戰(zhàn)。此后連克寧國、池州(今安徽貴池)、婺州(今浙江金華)等城。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zhàn)中,他奮勇當先,救出被陳友諒軍圍困的朱元璋,旋即率軍封鎖湖口,會同諸將全殲號稱60萬的陳軍。二十五年十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進攻張士誠,先取淮東,后占浙西,于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因功升中書平章軍國重事,封鄂國公。十月,又以副將軍與徐達率軍25萬北上,轉戰(zhàn)中原,次年八月,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洪武二年(1369),率軍繼續(xù)北征,攻占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俘元宗王及將士萬余。七月,回師途中,暴病而卒,追封開平王。他英勇善戰(zhàn),統(tǒng)軍有方,自謂能以10萬眾橫行天下,軍中稱為“常十萬”。

劉基

(1311~1375) 中國明朝軍事謀略家。字伯溫,浙江青田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時人比之為諸葛亮。元末進士,曾任江西高安縣丞、江浙行省元帥府都事等職。元至正二十年(1360),被朱元璋聘至應天(今南京)參加農民起義軍。他根據(jù)當時形勢,獻時務十八策,提出避免兩線作戰(zhàn)、利用矛盾、各個擊破的方略。朱元璋遂集中兵力,西滅陳友諒,東滅張士誠,數(shù)年內占據(jù)長江中下游諸省。二十七年十月,參與制定的先取山東、旋師河南、然后進兵大都(今北京)的滅元作戰(zhàn)計劃,得到實現(xiàn)。劉基參與軍機八年,被認為有建策之功。朱元璋稱帝后,劉基奏立衛(wèi)所軍制,加強海邊防建設。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誠意伯。后遭誣陷,憂憤成疾,于洪武八年病逝。其有關軍事謀略的論述,輯于《誠意伯文集》。

傅友德

(?~1394)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宿州(今安徽宿州市)人。少年驍勇,善擊刺騎射。初參加劉福通起義軍,后歸朱元璋。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在鄱陽湖之戰(zhàn)中,先以輕舟挫陳友諒前鋒,后帶傷截擊陳軍于涇江口。次年,又從征武昌,他率數(shù)百人勇登高冠山(今蛇山),奪取全城制高點,克武昌后,授雄武衛(wèi)指揮使。繼而轉戰(zhàn)江淮等地,因戰(zhàn)功卓著,升江淮行省參知政事。明洪武四年 (1371),在明攻滅夏蜀之戰(zhàn)中,任征虜前將軍,統(tǒng)軍10 萬由文縣(今屬甘肅)打開入川門戶,趁勢拔漢州(今四川廣漢),圍成都,迫夏蜀丞相戴壽出降。朱元璋作《平西蜀文》,盛贊傅友德功為第一。十四年,任征南將軍,率步騎30萬征云南,出奇制勝,消滅元梁王軍主力,梁王聞敗自殺,余部先后歸降(見明攻取云南之戰(zhàn))。十七年,進封潁國公。二十七年,被朱元璋賜死。

鄧愈

(1337~1377)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伯顏,虹縣(今安徽泗縣)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16歲的鄧愈繼承父志,領兵繼續(xù)抗元。次年,率部加入朱元璋軍,在渡長江、占集慶(今南京)、取鎮(zhèn)江(今屬江蘇)諸戰(zhàn)中,屢立戰(zhàn)功。 19歲升廣興翼元帥。后轉戰(zhàn)今皖、浙、贛等地,連戰(zhàn)皆勝。二十三年夏,陳友諒率軍號60萬圍攻洪都(今南昌),他防守撫州門,城破30余丈,率軍且戰(zhàn)且筑,協(xié)助都督朱文正堅守85天。鄱陽湖之戰(zhàn)后,他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縣,升江西行省右丞。明洪武三年(1370),從徐達遠征甘肅,身先士卒,擊敗元軍。后分兵進克河州(今甘肅臨夏東北),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區(qū))、烏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諸部。四年,在明攻滅夏蜀之戰(zhàn)中,坐鎮(zhèn)襄陽(今屬湖北),籌運糧秣軍馬,供應從征各部。十年,任征西將軍,平定吐蕃反抗勢力,至昆侖山而還。因病卒于壽春(今安徽壽縣)。

湯和

(1326~1395)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鼎臣,濠州(今安徽鳳陽)人。為人謹慎,沉敏多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參加郭子興起義軍,授千戶。次年歸屬朱元璋。在渡長江、占集慶(今南京)、取鎮(zhèn)江(今屬江蘇)諸戰(zhàn)中,屢破元軍,累功升統(tǒng)軍元帥。十七年,鎮(zhèn)守常州(今屬江蘇),多次擊敗張士誠部。二十七年,為征南將軍,在浙東擊敗方國珍部,俘獲2.4萬人、海船400余艘。爾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獲占據(jù)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陳友定。繼又從徐達率軍征今山西、甘肅、寧夏等地。明洪武三年 (1370)封中山侯。次年為征西將軍,在傅友德部從陸路配合下,與副將軍廖永忠率水軍溯長江西進,抵重慶,迫夏國主明升出降。九年,以征西將軍進兵延安(今屬陜西),迫使伯顏帖木兒乞降。十一年,封信國公。十七年,巡視海防。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設衛(wèi)所城59處,使倭寇不得輕入。后以年邁為由,自請還鄉(xiāng)。二十八年八月病卒。

李文忠

(1339~1384) 中國明朝開國名將,字思本,江蘇盱眙人。喜愛讀書,作戰(zhàn)驍勇,治軍嚴明。19歲率親軍,從朱元璋增援池州(今安徽貴池),初建戰(zhàn)功。繼又率部連挫元軍,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攻占浙江昌化(今臨安西)、淳安等地,因功授帳前左副都指揮兼領元帥府事。后與鄧愈會師,再克浙西重鎮(zhèn)建德。不久,元水陸軍數(shù)萬突然反擊,他先破其陸軍,取部分首級置于木筏,順流而下,水路元軍見之驚慌逃遁。二十五年春,張士誠派兵20萬攻新城(今浙江諸暨南)。李文忠率軍馳援,因敵眾己寡,將士有疑懼,他激勵將士說:兵在謀不在眾。次日,乘霧進攻,沖其中堅,果獲大勝,殲張軍數(shù)萬,俘將校600 人。二十六年秋,率軍進克杭州,迫守軍3萬投降,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將軍從常遇春攻占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常遇春病逝后,他代其職繼續(xù)遠征漠北,俘斬元兵萬余。次年,與徐達分道北征,俘獲元主之孫及大臣數(shù)百人,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十年,負責大都督府,十二年兼領國子監(jiān)事。十七年病卒。

戚繼光

(1528~1588) 中國明朝軍事家,抗倭名將,民族英雄。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17歲襲父職任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他志在疆場,保國衛(wèi)民,寫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止止堂集》)的名句,畢生有40余年在軍中度過。 明嘉靖年間,倭寇竄擾中國沿海,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激起民眾的反抗 。三十二年(1553),戚繼光署都指揮僉事,在山東防備倭寇。三十四年調浙江都司,次年任參將,鎮(zhèn)守寧波、紹興、臺州三府。三十八年,他鑒于明軍將驕兵惰、紀律松馳、戰(zhàn)斗力低,親去金華,義烏等地招募精壯的農民和礦工4000余,按年齡和身材配發(fā)不同兵器,進行編組訓練。他以“岳家軍”為榜樣,教育士兵嚴守紀律,勇猛殺敵,愛護百姓,終于鍛煉成一支聞名天下的“戚家軍”。他賞罰嚴明,不計個人恩怨,主張官兵“同滋味”,深受士兵的擁戴。還針對南方多湖澤的地形和倭寇作戰(zhàn)的特點,創(chuàng)造攻防兼宜的“鴛鴦陣”,以12人為一隊,長短兵器配合,因敵因地變換隊形,靈活作戰(zhàn),屢次打敗敵人。 戚繼光指揮抗倭作戰(zhàn),機智勇敢。四十年,在浙江臺州地區(qū),九戰(zhàn)皆捷。次年夏,奉命進剿猖獗于福建沿海的倭寇。當時橫嶼島(今寧德東)是倭寇在閩北的巢穴,四面環(huán)水,易守難攻。他周密部署,選擇退潮之機,命將士輕裝進剿,攜草蓋淤泥鋪路,出敵不意登島,殲倭 2600余。乘勝搗毀倭寇盤踞牛田(今福建南)和林墩(今莆田南)的巢穴。因功升都督僉事。四十二年四月,奉命率兵萬余急赴福建,與俞大猷、劉顯部聯(lián)合進攻倭寇據(jù)為巢穴的平海衛(wèi)(今莆田東南),斬倭2200余,升福建總兵。同年冬,倭寇萬余圍攻仙游(今屬福建)。次年二月,他率軍數(shù)千馳救,以計惑敵,穩(wěn)住倭寇,等待援軍到達后,采取內外配合、各個擊破的戰(zhàn)法,解仙游之圍,乘勝追殲逃倭數(shù)千。此后,轉戰(zhàn)福建、廣東沿?官翍(zhàn)場,至嘉靖四十五年,東南沿海倭患基本消除。 隆慶二年(1568),明廷特命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zhèn)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jié)制。16年間,他整飭防務,修筑御敵臺,設立武學,訓練將士,編成一支車、騎、步三者皆備的精銳軍隊,使防御鞏固,京師(今北京) 安全。在作戰(zhàn)訓練中,戚家軍使用了飛刀、飛槍、飛箭及火箭車等先進武器。后來他受人排擠,于萬歷十一年 (1583)調廣東。不久,被誣陷奪職,回登州。十五年十二月初八(1588年1月5日)病故。所著《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為兵家所重視。

熊廷弼

(1569~1625) 中國明朝軍事謀略家。字飛百,江夏(今武昌)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進士,授保定推官,后升御史。三十六年,巡按遼東,針對地曠人稀、邊防多事,實行駐軍屯田、修城筑堡、固守邊疆,使遼東明軍風紀大振,邊防鞏固。四十七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慘敗,他以兵部右侍郎經略遼東,力主守御,整肅軍紀,調兵遣將,扼守要隘,使后金軍不敢輕進。不久被誣陷去職。天啟元年(1621),遼東戰(zhàn)事又急,他被召入朝,上疏建三方布置策:在廣寧(今遼寧北鎮(zhèn))厚集步騎以牽制后金主力。在天津與登、萊(今山東蓬萊、掖縣)各設巡撫,置舟師,乘機入遼南。在山海關設經略,節(jié)制三方。并主張東聯(lián)朝鮮,以助聲勢。遂升兵部尚書,復任遼東經略。后終因朝臣有隙,加之握有重兵的廣寧巡撫王化貞不予協(xié)作,使此方略未能實現(xiàn)。不久,廣寧失守,熊廷弼入獄,后為閹黨所害。崇禎時昭雪,謚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于謙

(1398~1457) 中國明朝名將,明保衛(wèi)京師之戰(zhàn)的軍事統(tǒng)帥。字廷益,錢塘(今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宣德初年任御史。五年(1430),升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整頓軍備。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軍主力在土木堡之戰(zhàn)中潰敗,英宗被俘,蒙古瓦□軍乘勝進攻京師(今北京)。在此危急關頭,于謙反對遷都,力主抗戰(zhàn),升任兵部尚書,率軍擊敗瓦□ 軍,取得京師保衛(wèi)戰(zhàn)的重大勝利。戰(zhàn)后,他居安思危,首創(chuàng)團營軍制,加強部隊訓練,提高作戰(zhàn)能力。加強邊備,委任名將鎮(zhèn)守。以戰(zhàn)求和,多次擊敗瓦□軍的進攻,迫使其首領也先釋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英宗藉“奪門之變”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謙遭誣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贈太傅,謚肅愍,又改謚忠肅。有《于忠肅集》。

俞大猷

(1503~1579) 中國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字志輔,號虛江,福建晉江人。少年家貧,好讀書,隨名師習兵法和劍術。父死,襲世職百戶。嘉靖十四年(1535),任千戶,守金門(今屬福建),多次上書陳述御倭方略,獲兵部尚書毛伯溫器重。二十八年,任參將,奉命鎮(zhèn)壓瓊州(今海南島)黎族人民起義。后轉戰(zhàn)今江、浙、閩、粵諸省,屢次打敗倭寇。三十四年,他與參將盧鏜、湯克寬等率部在王江涇(今浙江嘉興北)斬倭1900余,焚死溺死倭寇數(shù)千,繼而又在陸涇壩(在今蘇州市境)擊敗潰逃的倭寇。三十五年,任浙江總兵,大力修造海船,嚴格操練軍隊。先平定浙西倭患,智逼勾結倭寇的賊首徐海溺水而死,又攻克盤踞舟山(今屬浙江)的倭巢,至三十七年,先后斬倭四五千。不久,遭誣陷發(fā)配大同(今屬山西),受到大同巡撫李文進賞識,參與籌劃軍事,造獨輪兵車,大破敵陣。四十一年,調任福建總兵。次年,會同副總兵戚繼光、廣東總兵劉顯攻克倭寇據(jù)為巢穴的平海衛(wèi)(今福建莆田東南),斬倭2200余,救回被掠民眾 3000余,收復興化城(今莆田)。四十三年,改任廣東總兵,屢敗倭寇,威名大振。倭寇聞“俞家軍”至,皆恐,盜首伍端自縛請降。經四個月激戰(zhàn),大敗侵擾廣東潮州、惠州的倭寇2萬余。他與戚繼光等部配合作戰(zhàn),至四十五年,東南沿海倭患基本消除。

袁崇煥

(1584~1630) 中國明朝名將,軍事家。字元素,廣西藤縣人,祖籍廣東東莞。萬歷四十七年(1619)進士,初為福建邵武知縣。天啟二年(1622),以通兵略、曉邊事被薦為兵部職方主事。他單騎出山海關考察形勢,返京后自請戍守邊防,任寧前兵備僉事,抓緊筑城,使寧遠(今遼寧興城)成為關外軍事重鎮(zhèn)。五年,遼東經略高第下令盡撤關外守軍入關,袁崇煥主張堅守寧遠,不撤。六年,在寧遠之戰(zhàn)中采取堅壁清野的策略,指揮軍民用大炮和火具擊敗努爾哈赤所率后金軍,升任右僉都御史,旋升遼東巡撫。他急修被高第所棄城垣,“用遼人守遼土,且守且戰(zhàn),且筑且屯”(《明史?袁崇煥傳》)。于次年擊敗皇太極的進攻,獲寧錦大捷。崇禎元年(1628),升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次年,皇太極率軍避開寧遠、山海關,從長城龍井關、洪山口、大安口入關,進逼京師(今北京)。袁崇煥聞訊星夜馳援,統(tǒng)率諸路援軍重創(chuàng)后金軍于廣渠門外。但崇禎帝聽信謗言,中皇太極的反間計,以袁崇煥“私通”后金軍罪,將其逮捕入獄。三年八月十六被冤殺于北京!罢炔咧灰驁D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袁督師遺集》),正是他耿耿忠心的自我寫照。

秦良玉

(1574或1584~1648) 中國明朝女將。字貞素,四川忠州(今忠縣)人。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有智謀。嫁與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為妻,隨夫攻打播州(今貴州遵義一帶)土司楊應龍。夫死,代領其職,統(tǒng)兵嚴峻,所部號白桿兵。泰昌元年(1620),為抗擊后金軍,她遣兄邦屏、弟民屏率兵救援沈陽。次年,邦屏戰(zhàn)歿,她出家財為軍資,親率3000精兵北上,鎮(zhèn)守山海關。不久,回蜀攻打土司奢崇明等人,解成都之圍,并乘勝收復重慶,因功升都督僉事,充總兵官。崇禎三年(1630),她再次出家財濟餉,率兵馳援京師(今北京)。后金軍退去,崇禎帝召見賜詩,以褒其功。她回蜀后11年間,曾多次與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交戰(zhàn)。清軍入關南下,她堅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加封太子太保、忠貞侯。后人贊她為摧鋒陷陣、崎嶇轉斗的女中豪杰。

鄧子龍

(1531~1598) 中國明朝名將。字武橋,江西豐城人。善騎射,明韜略。嘉靖三十七年(1558)中武舉后,轉戰(zhàn)今福建、廣東等沿?官翍(zhàn)場,由小旗遞升至把總。萬歷十一年 (1583),任永昌衛(wèi)(今云南保山)參將,治理和守衛(wèi)云南邊境有功,升副總兵。二十年,遭誣陷罷歸鄉(xiāng)里。二十六年復起,任援朝水師副總兵,參加抗擊日軍的戰(zhàn)爭。十一月十九,在露梁海戰(zhàn)中,督水軍千人、戰(zhàn)艦三艘,充當前鋒,隱伏于露梁津海峽北側。當日本援軍進入伏擊海域時,他迅猛出擊,斷敵退路。日軍反撲,68歲的老將鄧子龍親率200名勇士躍上朝鮮戰(zhàn)船,與日軍拼搏,壯烈犧牲。朝鮮為他立廟奉祭。著有《橫戈集》。

李如松

(1549-1598),字子茂,號仰城,遼東鐵嶺衛(wèi)人。遼東總兵李成梁之長子。少年時從父熟悉軍事,由武進士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寧遠伯勛衛(wèi)。他驍勇善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再遷署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萬歷十一年(1583),升山西總兵官,因給書中黃道瞻等人上疏皇帝,數(shù)言李如松父子不當并居重鎮(zhèn),被召僉書右府提督京城撫。萬歷十五年(1587)復總兵職,鎮(zhèn)守宣府,再召僉書中府。萬歷二十年(1592)韃靼人(東蒙古族人)哮拜反寧夏,李如松在浙江道御史梅國楨的推薦下,為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六月抵達寧夏,用水攻戰(zhàn)術攻克了寧夏城,斬賊立功,進都督,世蔭錦衣指揮同知。同年四月,日本關白平秀吉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并妄圖以朝鮮為跳板,征服中國及印度。由于朝鮮國王李訟 腐敗無能,使得日本侵略軍長驅直入,很快攻占了釜山、王京(今南朝鮮漢城)、平壤諸地。十二月,明朝廷命剛剛結束寧夏戰(zhàn)斗的李如松為東征提督。統(tǒng)薊、遼、冀、魯諸軍,克期東征。他的弟弟李如梅、李如柏任副總兵職,同軍前往。十二月二十五日,明軍在李如松的帶領下,誓師東渡參加了壬辰抗倭援朝戰(zhàn)爭。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十二月班師回國,論功,加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升為遼東總兵。次年四月,士著人進攻遼東,李如松率輕騎進行追擊,途中埋伏,陣亡于撫順渾河一帶,卒年五十。萬歷皇帝"痛悼",令具衣冠歸葬于順天府(今北京)宛平縣長辛店之西南。贈少保寧遠伯,立祠謚忠烈,并以其弟李如梅代總兵官。

盧象升

(1600~1639) 中國明朝將領。字建斗,宜興(今屬江蘇)人。少年時愛讀兵書,喜習騎射。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后任大名知府。崇禎二年(1629),后金軍入關,兵逼京師(今北京),他募兵萬人入衛(wèi)。次年,進右參政,受命整治大名(今屬河北)、廣平(今河北永年)、順德(今河北刑臺)三府兵備,所部號稱“天雄軍”。六年起,參與鎮(zhèn)壓高迎祥、李自成等部農民起義軍,直至九年九月出任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練兵御清。十一年冬,清軍三路大舉南攻,盧象升主張堅決抵御,率諸將分道出擊,與清軍戰(zhàn)于慶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因握有兵權的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一意主和,事事掣肘,使盧象升屢戰(zhàn)失利。但他誓死決戰(zhàn),激勵將士奮殺。 是年十二月(1639年1月)在巨鹿(今屬河北)同清軍激戰(zhàn)時陣亡。后追贈兵部尚書,謚忠肅。有《盧忠肅公集》。

更多朝代名將列表及簡介

朱能

(1370~1406) 中國明朝將領。字士弘,懷遠(今屬安徽)人。初襲父職任燕山護衛(wèi)副千戶,守衛(wèi)燕王朱棣宮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從燕王征漠北,驍勇善戰(zhàn)。

建文元年(1399),與張玉計斬監(jiān)視燕王的張□、謝貴,為燕王發(fā)動靖難之役立下首功。接著,隨燕王在真定(今河北正定)之戰(zhàn)中擊敗耿炳文部,又率敢死士30 騎追擊,俘獲3000余眾,升都指揮僉事。在鄭村壩(今北京東)之戰(zhàn)中,率左軍與諸將協(xié)力作戰(zhàn),又擊敗李景隆部。二年,在白溝河(在今河北雄縣境)大戰(zhàn)中任前鋒,擊敗都督平安部。燕王在東昌(今屬山東)被圍,他殊死搏戰(zhàn),從重圍中將其救出。四年,燕師連失大將,加之水土不服,疾病流行,諸將請休軍,他堅決支持燕王繼續(xù)南進。在靈璧(今屬安徽)大戰(zhàn)中,率部俘平安以下10萬余眾,乘勝渡淮水,跨長江,直逼京師(今南京)。朱棣稱帝后,朱能升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永樂四年卒于軍中。

郭興

郭興,明初濠(今安徽五河縣郭府鄉(xiāng))人。青年時從軍,原在滁陽王郭子興部下,后跟隨明太祖朱元璋征戰(zhàn)。由于作戰(zhàn)英勇,屢建戰(zhàn)功,不久晉升為統(tǒng)軍元帥。率部攻克了常州、寧國、江陰、宜興、婺州、安慶、衢州,連連取得勝利。洪武初年,又跟從徐達奪取中原,攻克汴梁,守御河南,旋即移鎮(zhèn)鞏昌,邊境隨之安定。后被封為鞏昌侯。卒謚宣武,葬于金陵聚寶山西,追封陜國公。

郭英

郭英(1335?1403),興弟。早年與其兄郭興同隨朱元璋起義,深得信任。令宿值帳中,呼為郭四。后跟從徐達、常遇春作戰(zhàn),從克滁、和、采石、太平,戰(zhàn)鄱陽湖,征武昌,克淮安、安豐,皆有功?顺V莸仁當(shù)城,參加大小百余次戰(zhàn)斗,傷痕遍體,未嘗以疾辭。初授驍騎衛(wèi)千戶,復遷本衛(wèi)指揮副使、河南都指揮使,洪武十三年(1380年)擢前軍都督府僉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因平定云南有功,封武定侯。翌年,加封靖海將軍,鎮(zhèn)守遼東。永樂元年(1403年)卒,六十八歲,謚號咸襄,追封營國公。

耿再成

耿再成,字德甫,安徽五河城人。初跟隨明太祖朱元璋征戰(zhàn),屢建戰(zhàn)功。治軍甚嚴,軍士出入民間,秋毫無犯。守和州時,以1萬人敗元軍10萬人,乘勝再敗元太子禿堅,取真州,渡江克建康,遂升為鎮(zhèn)國上將軍。歷任樞密院判官。后聞駐守金華、處州苗師蔣英、李佑之等人反,隨率戰(zhàn)卒不滿20人前往鎮(zhèn)壓,因寡不敵眾,中傷墜馬而死,葬于金陵聚寶山。追封為高陽郡公。洪武三年(1370年),又加贈泗國公,追謚號武莊。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軍事家。字憲之,又字道鄰,祥符人(今河南開封)。

崇禎年間進士。授西安府推官。歷任戶部員外郎,郎中。崇禎八年(1639年),隨盧象升鎮(zhèn)壓各地農民起義。十年,被張國維推薦升任都御史,巡撫安慶,廬州,太平,池州及河南江西湖廣部分府縣。崇禎十四年總督漕運,崇禎十六年七月拜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弘光政權建立后,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時稱“史閣部”。時議設劉澤清、劉良佐、高杰、黃得功江北四鎮(zhèn),以可法為兵部尚書,督師揚州。清兵入關后,曾主張與之議和,共討李自成的農民軍。后被馬士英等人排擠,于是督師淮揚,竭力協(xié)調江北四鎮(zhèn)將領,以抵御清兵。

順治二年四月,左良玉率數(shù)十萬兵力,由武漢舉兵東下,要清君側,“除馬阮”,馬士英竟詘史可法盡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磯,以致淮防空虛。左良玉為黃得功所敗,良玉嘔血死,全軍降清;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時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揚州,繼續(xù)抵抗清兵。順治二年(1645年)5月10日,清豫親王多鐸兵圍揚州,史可法傳檄諸鎮(zhèn)發(fā)兵援救,劉澤清北遁淮安,僅劉肇基等少數(shù)兵至,防守見絀。此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致《復多爾袞書》拒絕投降。副將史德威史可法追隨有年,可法收德威為義子,托以后事;二十四日清軍以紅衣炮攻城。入夜揚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眾人擁下城樓,大呼曰:“我史督師也!”,多鐸勸降,可法表示:“城亡與亡,我意已決,即碎尸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戮!”,后壯烈就義。多鐸因為攻城的清軍遭到很大傷亡,心里惱恨,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大屠殺延續(xù)了十天,死亡八十萬人,史稱“揚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遺體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將其衣冠葬于揚州城天甯門外梅花嶺。后來全祖望曾寫《梅花嶺記》描述此事。

在圍城期間,多爾袞勸降,史可法寫就著名的《復多爾袞書》:“今逆賊未服天誅,諜知卷上西秦,方圖報復。此不獨本朝不共戴天之恨,抑亦貴國除惡未盡之憂。伏乞堅同仇之誼,全始終之德;合師進討,問罪秦中;共梟逆賊之頭,以泄敷天之憤。則貴國義聞,照耀千秋,本朝圖報,惟力是視!辈槐安豢海鱾魅f世。另著有《史忠正公集》。

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學生,方苞曾寫《左忠毅公逸事》,述說史可法與其師左光斗之間的提攜情感,自是錚錚鐵骨、有血有淚。

李定國(1621年-1662年),明末農民起義軍將領,南明武將。字鴻遠,寧宇。陜西延安人,一說榆林人。

能征善戰(zhàn),喜讀《孫子兵法》、《資治通鑒》,以寬慈著稱,與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等四人均為張獻忠義子。李定國為安西將軍,地位僅次于孫可望。張獻忠死后,與孫可望率大西軍余部入貴州、云南,組織農業(yè)生產,安定社會秩序,團結少數(shù)民族,建立西南抗清根據(jù)地。永歷元年(1647年)與孫可望一同稱王,建立政權,并遣使與南明永歷朝廷商洽共同抗清事宜。

六年,迎永歷帝入貴州,大西軍北伐,李定國率東路軍,直趨桂林,大敗清軍,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又擊敗吳三桂,收復廣西;大戰(zhàn)湖南衡州,陣斬清敬謹親王尼堪,盡復湖南。一時間天下震動,西南抗清戰(zhàn)局也被扭轉。但后來被孫可望所嫉,造成兩人分裂,被迫退入廣西、云南。曾與鄭成功相約會師五羊(今廣東廣州),由于鄭軍屢誤約期,加之瘟疫流行,連戰(zhàn)連敗,沒能成功。后被永歷朝廷封為晉王。十一年,擊敗孫可望,繼續(xù)堅持抗清斗爭,保衛(wèi)桂王政權,但因西南軍事情報均被孫可望出賣,故屢遭失敗。次年,退出昆明。后護送永歷帝入緬甸,獨自率軍返回。后緬甸方面將永歷帝送還給吳三桂。李定國得知朱由榔被吳三桂絞死后,悲憤而死。

李定國于四川人民有惠,死后川中多建“李晉王祠”,而在滇黔之地,“李晉王”的英名與傳說也一直流傳。

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明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幼名云,五歲時更名守仁,又因曾講學陽明洞,人稱陽明先生。弘治進士,歷任刑、兵部主事。正德初,疏救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人,忤劉瑾,謫為貴州龍場(今修文)驛丞。瑾誅,移盧陵知縣。累擢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因鎮(zhèn)壓民變有功,晉右副都御史,世襲錦衣衛(wèi)副千戶。十四年(1519年),平寧王朱宸濠之叛。嘉靖時官至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六年總督兩廣軍務,鎮(zhèn)壓大藤峽瑤、僮等族叛亂。創(chuàng)心學,認為心是天地萬物之主,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又以知行合一、致良知為標幟,世稱「王學」,學者云從,風靡南北。卒謚文成。著有《傳習錄》、《大學問》、《王文成公全書》(即《陽明全書》)等。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高三歷史常識:明朝名將列表及簡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xù)了解相關資料,為以后深入學習歷史打下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65818.html

相關閱讀:201年高二地理必修二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