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是:氮元素有多種氧化物,其中一種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L的該氣體與0.5L的氧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氮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
有人認為,按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要求看,這道試題超出學習標準;有人則認為是完全符合學習要求。有人認為這是一道類似奧賽試題的高難度試題,不該用于面向全體高中畢業(yè)生的考試;也有人認為這只是一道考查在新情景下考查氧化還原原理理解掌握程度的普通試題,完全可以用于考查,并對中學教學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從化學知識教學的角度看,產(chǎn)生兩種截然不同評價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部分人認為高中新課程的學習標準沒有氮氧化物種類、性質(zhì)的學習要求,新課程實驗教材也沒有這些內(nèi)容的介紹,考沒有學過的知識就是超“標”。不同意的,則認為題目提供的信息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包括氧化還原反應知識,已經(jīng)足夠解決問題在新情景中考查學生整合題設信息與已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完全符合綜合能力測試的要求。
一部分人認為,試題的解答,知識要求高,太繁、拐彎太多,簡直是智力測驗。他們的解答思路是:第1步,要判斷出該氣體是NO;第2步,依反應方程式2NO+O2===2NO2,判斷2L的NO氣體與0.5L的氧氣相混合,生成1LNO2,NO過量1L;第3步,依題意1LNO2和1LNO,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一種鹽,考生要懂得1LNO2和1LNO,可形成1L+3價的氮氧化物N2O3,被NaOH溶液吸收,生成+3價氮的含氧酸鹽NaNO2。持不同意見的人則認為,只要依據(jù)題設信息,判斷該氣體是NO后,運用氧化還原反應的原理可以通過簡單推理得到答案:題設2L的NO氣體與0.5L的氧氣可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轉(zhuǎn)化為含氧酸鹽。即,以分子數(shù)比4:1的NO與O2,可完全被NaOH吸收生成含氧酸鹽?梢姺磻醒鯕庵械难踉匾欢◤0價態(tài)變成-2價態(tài)。依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或元素原子得失電子數(shù)相等)的原則,NO中N一定從+2價態(tài)轉(zhuǎn)化為+3價態(tài),即生成亞硝酸鹽(NaNO2)。
對比上述兩種不同看法產(chǎn)生的原因,可以知道,兩部分人對試題有兩種相反的評價,實質(zhì)上一是決定于評價人自身對氧化還原原理理解程度的差異;二是決定于他們對考查考生在新情景下運用知識能力考查的認同程度。如果自身對氧化還原反應原理理解不深,缺乏從試題情景中獲取有用信息、靈活運用知識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必然無法理解試題的考查意圖、難以認同試題在綜合能力測試中的合理性。
提高化學教師的化學專業(yè)素養(yǎng),是化學教師理解認同并自覺更新化學教學和評價觀念的保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69604.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考化學考前必記:化學實驗現(xiàn)象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