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如何適應新的課堂改革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數學教學離不開課堂,課堂教學是數學教育教學的基礎和主渠道。對數學教學來說,新世紀的課程改革,最終還要落腳在課堂教學上面。抓好數學課堂教學,不僅要抓課堂教學中師生雙邊互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更要抓好套入課堂教學的總體設計,為數學課堂教學能夠適應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確定適當的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

  每一節(jié)課,我們都應該有一個教學目標和學習目標,它是我們數學教學要達到的基本要求,并為數學課堂教學指明方向。一方面,確定的目標一定要適當、適用、合理。目標定得太高,學生不容易達到,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影響學習積極性;定得太低,學生不需要努力就能達到,對學生的學習沒有促進性。適當、適用、合理的目標,讓同學們“跳一跳就能夠摘到桃子”,才會對學生產生動力。另一方面,在確定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好讓學生學什么、讓他們怎么學、要達到什么樣的程度,這樣的目標才是恰如其分,有指導意義和促進作用。

  二、研究教材功能,認真使用教材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依托,是數學知識和方法的載體,用好教材方能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素質得到促進和發(fā)展。首先要認真讀懂教材,知道教材講了哪些內容、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思想、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內容、它在教學中起什么作用、課堂上我們應該怎樣使用。

  其次,閱讀數學教材的同時還要注意參考與教材配套的《教師用書》,它是對數學教材的補充、說明和注釋,不僅為我們說明了教材的處理和使用方法,還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數學資料和信息。

  三、聯(lián)系學生實際,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結構

  組織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相同的教學內容由不同的教師來組織教學,就會體現(xiàn)出不同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在設計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時,要把握好以下三個問題:1.注重學生的學習基礎,采取適當的方法組織教學,使課堂教學取得好的教學效果。2.考慮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認知規(guī)律,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由一般到特殊,由直觀到抽象,幫助學生理解知識,促進學生主動學習。3.數學課堂教學設計要有梯度、有層次,由易到難逐步推進。必要時,教材上的內容也可根據需要做適當的增加或刪減處理,編排順序也可作適當調整,以有利于學生學習。

  四、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教師作指導

  數學課堂教學主要是促進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能力提高。設計課堂教學時,更多的應關注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設計。第一,新授知識的教學要多采用引探教學法,讓學生自己鉆研、領悟數學知識,培養(yǎng)自學能力,給學生以自己學習的機會。一方面,教師可制定學習示范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完成學習任務,促進全體學生努力自學;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擬定一些學習思考題,指導學生自己學習數學知識,啟發(fā)引導學生解決疑難問題。第二,數學課堂教學中要采用實踐操作方法,讓學生試一試、看一看、做一做、問一問、想一想,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取并掌握數學知識。單純的數學知識可能是枯燥乏味的,我們要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把枯燥的數學知識故事化、環(huán)境化,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努力學習。第三,對于學生有疑問的知識可以采用議論教學法,集思廣益,博采眾能。既可以劃分小組學習,互相交流,互相討論,互相幫助,在討論中找到共識,找到答案,獲取知識;也可以全班共同討論,互為補充,通過聽、看、想、試找到正確答案,培養(yǎng)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第四,數學知識的理解、歸納、總結都可以放給學生自己做,讓他們充分發(fā)表意見,通過討論可逐步完善。以上方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認真操作時,都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五、加強直觀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首先,教師要積極準備教具,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使用教具,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豐富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我們不僅要考慮把學,F(xiàn)有的教具用上,還要根據教學內容,考慮需要自己制作那些教具。數學中的教具要求不是很嚴格,關鍵是對數學教學有沒有促進作用。一張廢報紙剪一剪,一根鐵絲彎一彎,幾根小棒搭一搭,都可以用于數學課堂教學。其次,不僅要讓學生廣泛使用學具動手操作,培養(yǎng)實際動手能力,還要盡力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學具,把周圍能使用的材料都用于數學學習。最后,根據數學學習的需要,還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教學內容實際表演,在表演中理解題目意思,掌握數量關系,獲取數學知識。

  六、認真設計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yè),促進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課堂練習和課外作業(yè)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在練習中理解,方法在練習中領會,能力在練習中鍛煉,技巧在練習中形成。在設計數學課堂練習時,一要注意練習的層次性,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二要注意練習的充分性,沒有課堂練習,數學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數學能力難以鍛煉和發(fā)展;三要注意變式練習,加強發(fā)散思維訓練,培養(yǎng)數學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為了更好地適應新的課程改革,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李治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71818.html

相關閱讀:2017高考數學解析幾何題型訓練(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