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總結(jié)高考地理一輪備考大氣環(huán)境必備知識點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高考如何復習一直都是考生們關(guān)注的話題,下面是地理網(wǎng)的編輯為大家準備的大氣環(huán)境必備知識點,供考生學習。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wěn),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guān)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yīng):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zhì);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②變化規(guī)律:內(nèi)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zhì)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zhì)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jù)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①確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zhuǎn)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zhuǎn)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準運動并相遇)

①冷鋒過境雨區(qū)在鋒后,出現(xiàn)雨雪、降溫天氣。 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zhuǎn)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qū)在鋒前,多為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zhuǎn)晴。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jié)出現(xiàn)的沙塵暴。

18、氣壓系統(tǒng)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9、三圈環(huán)流及氣壓帶風帶:

①三圈環(huán)流(垂直分布)

畫出右面三圈環(huán)流回圈圖

②氣壓帶、風帶(水準分布)

畫出右面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北撇南捺)

③長城考察站紅旗向西北飄,視窗要避開東南方向;

黃河考察站紅旗向西南飄,視窗要避開東北方向。

20、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風環(huán)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22、東亞、南亞季風環(huán)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引起。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jié)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國的旱澇災(zāi)害、雨帶的移動與副熱帶高壓的強弱有密切關(guān)系。

①雨帶的移動

春末(5月),雨帶在華南(珠江流域)(華北春旱,東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帶移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梅雨(準靜止鋒)

7--8月,雨帶移到東北和華北,長江中下游 進入伏旱(反氣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結(jié)束,南方進入第二個雨季。

②北方雨季開始晚結(jié)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開始早結(jié)束晚,雨季長

③旱澇災(zāi)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風強),造成北澇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風弱),造成北旱南澇.

我國水旱災(zāi)害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風的強弱和進退的早晚。

大氣環(huán)境必備知識點就為您介紹完了,地理網(wǎng)編輯將第一時間為您整理全國考試資訊信息,供大家參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82674.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國氣候形成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