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教育界的公認,這種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成功,特別是學困生。它有助于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是一種成功的教育實踐,不但提高了學校教學的有效性,而且能夠使學生在輕負下提高學習質(zhì)量,真正的做到高效減負。本文結(jié)合數(shù)學教學的特點談談“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應用研究。
【關鍵詞】低;小;多;快;成功
一、從校情出發(fā)進行科學定位
筆者所在的學校店口一中是一所農(nóng)村初級中學。現(xiàn)有學生近1300人,其中外來建設者子女將近300人,占總數(shù)的20%。學區(qū)區(qū)域內(nèi)的學生中本來就有較大一部分學困生,再加上外來建設者的子女來自全國各個地方,學習基礎差異大,學習習慣差等各方面的原因,學生中學困生的占有率比較高。面對這樣的現(xiàn)實狀況,如何幫助所有的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同時又提高學校的教學質(zhì)量,是擺在全校老師面前的難題。
二、概念界定
“低”就是教學一定要照顧到“起點低”的學生。通過對每位同學心理素質(zhì)、學習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進行分析,分類設定學習目標。“低起點”實際上是教師在上課前的準備工作,通俗的說也就是我們的備課工作,即備課時要做到起點低,使基礎差的學生能容易理解和接受。
“小”指的就是“小步子”,就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先預期可能達到的實際目標;然后小步前進,一個一個腳印,踏實前進。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安排教學的內(nèi)容。
“多”指的就是“多活動”,就是我們要運用多種教學活動讓這些學困生參與進來,產(chǎn)生對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對學習充滿信心,學習能力得到提升。
“快”指的就是“快反饋”,就是在上每一堂課的時候,不能僅僅是老師講,還要有學生練,更有老師的查。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直接予以解決,及時調(diào)整教學的進度。如果沒有問題,也要直接表揚,使得學生能立刻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受到鼓勵的學生也更樂于接受之后的任務。
三、具體實踐
(一)“小步子”??可操作
“小步子”就是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把教學要求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層教育。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每一點微小進步都要給予肯定。以這種激勵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層層有進展,處處有成功,時時處于積極學習的狀態(tài),感到有能力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增進學習的自信心,使提高教學質(zhì)量具有可操作性。
對農(nóng)村薄弱學生而言,數(shù)學教學中,部分知識跨度大,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將教學步子減小,層次增多。
(二)“快反饋”??提效率
學困生由于長期以來受各種消極因素的影響,他們的學習不可能通過一次努力就能達標,需要重復的多次的練習才能掌握知識。因此快反饋有著特別意義,它可以及時矯正問題,通話強化訓練來達到目標。“快反饋”就是在每層次的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只有教師的講,還有學生的練,更有教師的查。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直接予以解決,及時調(diào)整教學的進度。如果沒有問題,也要直接表揚,使得學生能立刻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受到鼓勵的學生也更樂于接受之后的任務。
四、收獲成果
通過“低、小、多、快”策略的實施,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成績差生學習成功,使差生建立了自信心、自尊心、勝任感、成功欲和學習興趣,從而為提高整體水平掃清了障礙。從“低起點”出發(fā),全體學生就進入狀態(tài),到“小步子”操作,通過“多活動”參與,最后“快反饋”的四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特別是學習差生,在學習過程中,時時都在參與,時時都有成功,始終處在積極的獲取新知識的亢奮狀態(tài)。這樣,所有學生感到了學習的樂趣,自信心增進了,學習動機強化了,質(zhì)量當然也就提高了。
課堂教學中注重低起點,小步子,輔以多種活動和鼓勵性評價,使學生在成功地完成學業(yè)的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確立了成功的信念,不斷爭取更多更大的成功。試想,有了愉悅的心情,濃厚的興趣,必勝的信念,還有什么困難不能克服。這與劉京海老師以“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出發(fā)點就是基于以下三要相信: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潛能,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成功相一致的。
總之,“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時時覺得獲得成功并不艱難,從而在愉悅中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容易培養(yǎng)學生健康樂觀、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tài),努力爭取成功、善于獲取成功所必須具備的自信力、意志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堅持實施“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的教學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校的科學教學質(zhì)量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們堅信“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快反饋”教學策略的運用,會極大促進“高質(zhì)量 輕負擔”教學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張大均.《論因材施教的策略》,課程教材教法,1998年7期
[2]李進主編,吳國平,許蘇副主編.《教育領導智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3]郭景揚主編.《現(xiàn)代課堂教學與管理》.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86611.html
相關閱讀:數(shù)學分析課程中數(shù)學建模思想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