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物理學促使化學面貌一新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化學,在19 世紀大發(fā)展的基礎上,在20 世紀繼續(xù)有所前進,有所擴展。然而,20 世紀的化學發(fā)展,絕不只是對19 世紀的化學成就做出一些增補或是填充部分空白,而是發(fā)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變化。這首先是由世紀之交物理學三大發(fā)現(xiàn)開始的,X 射線、放射性和電子的發(fā)現(xiàn),揭開了一個客觀存在的、但我們一直沒有覺察到的嶄新世界??“微觀世界”。這個嶄新世界的揭露是非常可喜的現(xiàn)象,因為人類認識自然的本領有了新的躍進,從“宏觀世界”進入到“微觀世界”。但是微觀世界的自然規(guī)律有別于宏觀世界,牛頓力學的體系顯然不能適用了,這就要求人們在觀念上作出革新。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發(fā)生在20 世紀之初的物理學革命。 1900 年由普朗克(Max KarlErnst Ludwig,1858?1947)提出的量子論,1905 年由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吹響了20 世紀物理學革命進軍的號角。從此,不僅在物理學中引起一系列的變革,并且還帶動了其他學科,特別是化學的革命發(fā)展。物理學革命的一系列成果,如量子論、相對論、光電效應、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等構成的新物理學,促使化學面貌一新,登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瘜W研究的對象,也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恩格斯說:“在19 世紀,對于化學家是原子的世紀!钡罓栴D的原子論和門捷列夫周期表等偉大成果,皆出自化學家之手,而分子運動論的業(yè)績則屬于物理學家們。因此,對于物理來說,可稱為分子的世紀。但是到了20 世紀,情況發(fā)生了逆轉。原子物理學都是物理學家們的業(yè)績,而化學家則工作于分子的領域。因此,可以說,在20 世紀,對于物理來說是原子的世紀,而對于化學來說是分子的世紀。但是,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并非莫破質點而是有結構的;瘜W工作在新物理學的基礎上,因而面貌一新,并在知識層次上登上一個新的臺階。這就解釋了編寫20 世紀化學史為什么要從物理學革命寫起。因為不這么做,就不能把化學在20 世紀的發(fā)展變化寫清楚。這是兄弟學科之間交流和借鑒的問題,而非學科的隸屬問題,也不能認為化學于19 世紀在原子學科上帶了頭,就可以老子天下第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788778.html

相關閱讀:自然界的水考點歸納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