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 非生物有記憶能力嗎?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化學閱讀資料 非生物有記憶能力嗎?


非生物有記憶能力嗎?
在茫茫無際的太空,一架美國載人宇宙飛船,徐徐降落在靜悄悄的月球上。安裝在飛船上的一小團天線,在陽光的照射下迅速展開,伸張成半球狀,開始了自己的工作。是宇航員發(fā)出的指令,還是什么自動化儀器使它展開的呢?都不是。因為這種天線的材料,本身具有奇妙的“記憶能力”,在一定溫度下,又恢復了原來的形狀。
多年來,人們總認為,只有人和某些動物才有“記憶”的能力,非生物是不可能有這種能力的?墒,美國科學家在五十年代初期偶然發(fā)現(xiàn),某些金屬及其合金也具有一種所謂“形狀記憶”的能力。這種新發(fā)現(xiàn),立即引起許多國家科學家的重視。研制出一些形狀記憶合金,廣泛應用于航天、機械、電子儀表和醫(yī)療器械上。
為什么有些合金不“忘記”自己的“原形”呢?原來,這些合金都有一個轉變溫度,在轉變溫度之上,它具有一種組織結構,面在轉變溫度之下,它又具有另一種組織結構。結構不同性能不同,上面提及美國登月宇宙飛船上的自展天線,就是用鎳鈦型合金作成的,它具有形狀記憶的能力。這種合金在轉變溫度之上時,堅硬結實,強度很大;而低于轉變溫度時,它卻十分柔軟,易于冷加工。科學家先把這種合金做成所需的大半球形展開天線,然后冷卻到一定溫度下,使它變軟,再施加壓力,把它彎曲成一個小球,使之在飛船上只占很小的空間。登上月球后,利用陽光照射的溫度,使天線重新展開,恢復到大半球的形狀。
鈦是1791年1月6日,由英國牧師威廉·格累高爾發(fā)現(xiàn)的。格累高爾極愛研究英國各處出產的礦石,并有極精湛的技術,被人們稱為礦學名家。一次他分析從美那陳谷采來的黑色磁性砂,得到占礦石成分45%的棕紅色礦粉。將礦粉溶于硫酸,可得黃色溶液;若用鋅、錫或鐵來還原,則有紫色的物質生成;若用木炭粉還原,可得紫色熔渣。他相信這棕紅色礦粉中肯定有某種迄今人們還不了解的新金屬。他的“警告”并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四年之后,克拉普羅特分析匈牙利產的紅色金紅石,得到一種新的氧化物。經仔細分析,得知此種氧化物中的主要成分同格累高爾所稱棕紅色礦粉的主要成分完全相同。此時人們才承認這種新金屬元素為鈦。后來有許多科學工作者,想制得鈦,直到1910年,美國化學家享特得到了純度為99.9%的鈦。從鈦的發(fā)現(xiàn)到制得純鈦,歷時一百多年,面鈦真正得到利用,認識其本來面目,則是本世紀40年代以后的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00454.html

相關閱讀:家長要做好孩子心理輔導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