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鶴別名沖蟲(藏語).是大型飛行涉禽,黑頸鶴是大型涉禽,身長115-120厘米,體重5.35千克。全身灰白色,頸、腿比較長,頭頂皮膚血紅色,并布有稀疏發(fā)狀羽。頭頂?shù)穆懵兜募t色皮膚,陽光下看去非常鮮艷,到求偶期間更會膨脹起來,顯得特別鮮紅。除眼后和眼下方具一小白色或灰白色斑外,頭的其余部分和頸的上部約2/3為黑色,故稱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為中國所特有的珍貴鳥類。
黑頸鶴為中國特產(chǎn)種,也見于不丹和印度。分布于中國的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北起新疆的阿爾金山并延伸到甘肅的祁連山,南至西藏的喜馬拉雅山北坡和云南的橫斷山,西起喀喇昆侖山,東至青藏高原東北緣的甘肅、青海和四川交界的松潘草地及云南與貴州交界的烏蒙山,包括青海、四川、甘肅、新疆、西藏、云南和貴州共7個省區(qū)。
黑頸鶴每年的3月底至4月初飛到繁殖地,擇偶交配后,在四面環(huán)水的草墩、蘆葦叢或在地面營巢。黑頸鶴的繁殖地比較分散,主要在我國西南的青藏高原和甘肅、四川北部等海拔3500—5000米的沼澤地帶,那里空氣稀薄,人煙稀少,氣候寒冷,5—6月時的氣溫有時還在零下12℃左右。它們每年3月就來到繁殖地區(qū),當湖沼中冰雪開始消融時,群體便開始分散,雄鳥和雌鳥紛紛四處漫游,尋覓佳偶。求偶時,雄鶴和雌鶴的頭頸都伸向前方,發(fā)出“嘎——嘎”的叫聲,彼此呼應,一前一后地相伴行走,并且展翅偎依,似仙女飄逸,盤旋飛舞。然后雌鳥半展兩翅,腿腳微曲,發(fā)出“哆,哆”的叫聲,雄鳥一邊應和,一邊從后面躍到雌鳥背上交尾。
地理網(wǎng)有全面的地理知識,歡迎大家繼續(xù)閱讀學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00582.html
相關閱讀:如果南極的冰蓋融化,海平面到底能升高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