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是指人對周圍事物或現象進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現象的本來面目,研究和確定它們的性質和關系的一種心理現象。數學教學活動中的觀察,就是有意識地對事物的數和形的特點進行感知活動,即對符號、字母、數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數學關系式、命題、幾何圖形的結構特點進行的察看。
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其理由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的需要。《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指導綱要》指出:初中數學教學,必須“使學生掌握數量關系、幾何圖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運算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毙睦韺W告訴我們:感知和知覺是人類認識事物過程的最初級形式,而觀察則是知覺的高級狀態(tài),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組織的持久的知覺活動。觀察又是一種主動的、對思維起積極作用的感知活動。它不單純是事物在人的意識中的直接反映過程,還包括積極的思維活動。事實上,在觀察過程中,觀察者必須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或特征隨時進行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否則就無法通過觀察來研究和確定事物或現象的性質和關系?梢,觀察是認識的基礎,是思想的觸覺。離開了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就不可能具備完整的數學能力與數學素養(yǎng),數學教學的目標也就不可能直正實現。
其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需要。素質教育呼喚著學科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宗旨,而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基礎和前提。初中數學是一門學習簡易的數學運算和圖形關系知識及其初步應用技能的課程,以現代公民所必需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作為基本的教學內容。數學教學要根據數學本身的特點,著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運算能力、處理數據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數學信息的表達和交流能力。觀察能力對于數學學習中各種能力的培養(yǎng)都具有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作用。無論是圖形的識別、數據之間關系的把握,還是基本規(guī)律的發(fā)現、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認真、仔細的觀察。同時,數學活動中的觀察并不狹義地指直觀的考察,需要眼、腦并用,而且觀察的對象也并非都具有直觀的形象。因此,觀察能力,無疑是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不可否認,現在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學生學習的質量不高、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弊端。究其原因,當然各種各樣,但學生的觀察能力滯后,缺乏觀察的習慣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試想,一個沒有觀察習慣、毫無觀察能力的學生,怎么能夠發(fā)現圖形之間、數據之間的內在關系?惟其如此,學生數學學習的低質量、數學教學的低效率也就不足為怪了。可見,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是改革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切入點和突破口之一。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應落實觀察的手段,充分顯示這一教學觀,切實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18615.html
相關閱讀: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