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具備的心理素質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作為一線的教師,我的體會是:現在的教師工作量太大,不僅要教書育人,而且相當一部分時間要準備各種檢查資料,還要鉆研教材,撰寫論文,培訓學習,聽課評課,研究課題,進行家訪等等,身心俱累。所以,教師要想很好地教育學生,幫助學生維護心理健康,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自身應具備更高更好的心理素質:

一、教師要具備永恒的愛心

以師愛為核心的積極情感,是教師的重要心理品質。教師的愛,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付出時,我們沒有計較過回報,這就是一種責任的驅使。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尊重學生,精心地培養(yǎng)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wěn)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二、教師要具備廣泛的興趣

隨著新事物的不斷涌現,學生的興趣范圍越來越廣,所提的問題也越來越深刻。這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專業(yè)素質過硬,還要了解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等各方面的知識,要有廣闊而濃厚的求知興趣。教師廣泛的興趣,對學生具有較強的感染性。如果教師的特長和興趣廣泛,學生會認為教師是博學多才的人,從而產生崇敬之情,這種情感有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和開展。

三、教師要具備奉獻的精神

“奉獻”是教師職業(yè)道德最集中的體現。教師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為家長服務、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才能真正體現出高尚的師德。一旦教師建立起“奉獻”的職業(yè)情感,就把教育活動轉換成了屬于自己的生活世界,就會感受到生活的完滿和意義的充實,成為與其共生共榮的追求。教師要熱愛教育事業(yè),甘為“人梯”,愿作蠟燭,安于清貧,苦于寂寞,淡泊名利,樂于奉獻。

四、教師要具備樂觀的精神

教師在工作和生活中難免遇到各種挫折,關鍵問題是怎樣面對挫折。教師要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把情緒帶進課堂,不能把情緒帶給學生,掌握好自己感情的平衡,隨時隨地正確地把握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和行為,對學生充滿熱情,要保持一種樂觀的情緒和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不因他人的褒貶而或喜或悲,始終以一種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教師有清苦的無奈,可我們也有別人所沒有的風采。

總之,教師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適應各種情況,戰(zhàn)勝各種挫折,排除各種干擾,堅定向上的信念,有助于對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塑造健全的人格,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18940.html

相關閱讀:高中化學必修二方程式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