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性頭痛是原發(fā)性頭痛中最常見的類型,但是目前并沒有明確的證據(jù)提示哪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或是與單獨治療相比,聯(lián)合治療是否更為有效。
因此,為了評估在緊張性頭痛患者的治療中,在枕骨下區(qū)進行手法治療的有效性,來自于西班牙Valencia大學的Espí-López等設計了相關研究,并將研究結果發(fā)表在eur J Phys RehABIl Med 12月的期刊上。
本研究為在頭痛治療中心中進行的一項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研究者共納入了76例反復發(fā)作的慢性緊張性頭痛患者,其中62例為女性,她們的平均年齡為39.9歲。
研究者將符合入組標準的受試者隨機分為4組,分別進行不同的治療。第一組采用的是枕骨下軟組織抑制技術;第二組應用的是枕-寰軸手法;第三組應用的是上述兩項治療技術的聯(lián)合手法;第四組則為對照組。
在4周的治療中共進行了4個療程的治療,并在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應用了頭痛殘疾問卷(HDI)進行了評估。在該問卷中所包含的內(nèi)容包括頭痛發(fā)作頻率、嚴重程度以及功能和情緒亞組量表。同時研究者也對患者的畏光、畏聲和顱周壓痛等癥狀及體征進行了評估。
在手法治療和聯(lián)合治療組中受試者的頭痛發(fā)作頻率顯著降低,頭痛的嚴重程度及HDI的功能量表結果也有變化。手法治療也能減少HDI情緒量表的評分。
將聯(lián)合治療組的受試者和枕骨下軟組織抑制組和對照組的受試者進行比較,結果提示聯(lián)合治療在減低HDI總體評分上的效果更好。此外,畏光、畏聲及顱周壓痛等癥狀和體征僅在聯(lián)合治療組的受試者中得到改善。
本研究結果指出,枕骨下軟組織抑制手法和枕-寰軸手法能改善緊張性頭痛患者的不同癥狀和體征。但是,這兩種手法聯(lián)合后,其治療的有效性得到顯著增加,并且患者的畏光、畏聲及顱周壓痛等癥狀和體征也能得到顯著改善。
本研究的臨床價值在于,在緊張性頭痛的患者中,雖然單獨應用手法治療已經(jīng)能改善患者的某些癥狀和體征,但對于畏光、畏聲及顱周壓痛這些癥狀,只有在接受聯(lián)合治療時才有改善,這說明聯(lián)合治療對于緊張性的癥狀緩解的價值最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26149.html
相關閱讀:盤點比恐龍更怪異10種史前動物 震撼(組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