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耗時最長科學實驗:還將持續(xù)數(shù)百年(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瀝青滴漏實驗

每一滴瀝青需歷經大約10年時間才能遞入漏斗下方的燒杯

新浪科技訊,據(jù)國外媒體報道,瀝青滴漏是一項長得讓人難以相信的物理實驗,旨在測量一滴瀝青在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里的流動速度。最為著名的一次瀝青滴漏實驗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托馬斯?帕內爾教授于1927年開始實施的,現(xiàn)在這項實驗仍在繼續(xù),并可能持續(xù)數(shù)百年。

托馬斯?帕內爾教授想向學生們證明這樣一個理論:一些物質看上去雖是固體,但實際上是粘性極高的液體。比如瀝青,看上去像固體,其實是一種粘性極高的液體。焦油瀝青雖在室溫環(huán)境下流動速度極為緩慢,但最終會形成一滴。

每10年流下一滴瀝青

在實驗中,帕內爾將瀝青樣本放入一個封了口的漏斗內,三年后,即1930年,他將漏斗封口的切開,讓瀝青開始緩慢流動。每一滴瀝青需歷經大約10年時間才能遞入漏斗下方的燒杯。時至今日,這個實驗還在進行之中,并已滴出8滴瀝青,最新的一滴于2000年11月28日滴出。研究人員通過這個實驗估計,瀝青的粘性大約是水的1000億倍。根據(jù)吉尼斯世界紀錄,這項實驗是世界上持續(xù)時間最久的實驗,而漏斗內的瀝青仍足夠使這個實驗再持續(xù)幾百年。

在帕內爾教授之前,貝弗利鐘(BeverlyClock)和牛津電子鐘(OxfordElectricBell)這兩臺至今使用的科學儀器也曾做過類似實驗。進行瀝青滴漏實驗的大氣條件最初并沒有特別控制,因此,瀝青粘性會因溫度的波動而改變。但是,在1988年第7滴瀝青滴出來后,研究人員開始給實驗場地安裝了空調,以調節(jié)室內溫度。如今,實驗室內溫度不再變化,溫度的穩(wěn)定延長了每滴瀝青從漏斗中滴出來的時間。

2005年獲“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

現(xiàn)在這個實驗由約翰?梅恩斯頓教授負責,2005年10月,他與已故的帕納爾教授憑借這個實驗獲得“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迄今為止,尚無一人親眼看見瀝青從漏斗中滴出來的鏡頭。網(wǎng)友可通過網(wǎng)絡攝像頭觀看瀝青滴漏實驗視頻,不過由于技術限制,還無法對第9滴瀝青滴出進行記錄。

文章來源:新浪科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30626.html

相關閱讀:心理所發(fā)現(xiàn)分裂型特質個體的腦結構和腦功能連接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