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高中生物《遺傳與進化》模塊易錯題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審題的正確與否,直接關(guān)系解題的成敗。近年來,各類試題迷惑性因素越來越多,若不認真審題,一解便錯。因此,正確審題才能提高解題的正確率。下面分析在正常解題過程中容易錯誤的幾種情況:
1、注意排除題目中的干擾因素,有些學生審題時,粗枝大葉,只看表面,易被題干的干擾因素所迷惑。因此,審題時要求學生弄清題中給的條件和要求,看準每個已知條件,排除干擾,切忌想當然地解題。
  例1、一對夫婦為單眼皮,丈夫的父母均為雙眼皮。這對夫婦經(jīng)手術(shù)后均明顯地變?yōu)殡p眼皮,則他們所生的孩子一定是 (       )

 

A. 單眼皮         B. 雙眼皮      C.眼皮介于單雙之間    D.不能確定

 

例2、一位動物飼養(yǎng)員讓兩只雜合黑色豚鼠交配,一胎所生的豚鼠可能是

 

A.75%黑色,25%白色 B.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 C.有些黑色,有些白色 D.上述三項情況都有可能

 

例3、基因型為Aa的植株自花傳粉,所結(jié)種皮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    高中英語 )  

 

A 都是AA     B 都是Aa  C AA:Aa:aa=1:2:1    D Aa:aa=1:1  

 

解析:種子的種皮和果實是由母本直接有絲分裂得到的,其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和母本一樣,與父本無關(guān)。答案應(yīng)為B。

 

2、對題干中出現(xiàn)的"一個"所修飾的對象重視不夠,從而影響答案。
   例4、 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初級精母細胞在形成精子時,其類型有(    )種
    A 2         B 1          C 3       D  4
   解析:學生對“一個”細胞不重視的話,可能錯選的答案為D,因為按自由組合規(guī)律,等位基因Aa和Bb分開,非等位基因A與B、b,a與B、b表現(xiàn)為自由組合,所以有AB、ab、Ab、aB四種類型。但題目中的“一個”修飾的是“細胞”,對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來說,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只能產(chǎn)生4個精子,只有兩種:AB、ab或Ab、aB,正確答案為A。如果題目中“初級精母細胞”換成“初級卵母細胞”,“精子”換成“卵細胞”,則只能產(chǎn)生1個卵細胞,只有1種類型。
   例5、 一個基因型為Aa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個體能夠產(chǎn)生的精子類型有(   )種      

 

A 2         B 1            C 3         D 4
   解析:題目中的“一個”修飾的是“個體”,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可以產(chǎn)生若個精子,其類型有:AB、ab、Ab、aB共4種。如果題目中的“精子”換成“卵細胞”,則有同樣的4種類型。

 

3、注意題目中有關(guān)數(shù)量的單位是“個”還是“對”,防止計算時丟算其倍數(shù)。
  例6、玉米的體細胞內(nèi)有10對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時,細胞內(nèi)染色體的數(shù)目是(     )
   A 10個     B 20個     C 40個      D 80個
  解析:這種計算類型主要出現(xiàn)在有關(guān)染色體的數(shù)目計算。在計算過程中先把體細胞中的10對染色體轉(zhuǎn)換出選項相同的單位:20個,那么答案自然就選C。

 

例7、 由460個堿基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堿基對組成序列的不同而攜帶不同的遺傳信息,其種類數(shù)最多可達(      )

 

    A 4460     B 2230     C 2230   D  4230

 

解析:堿基對的排列順序(序列)種類:4n(4表示堿基種類,n表示堿基對數(shù))

 

例8、已知人工合成的結(jié)晶牛胰島素有31個氨基酸組成,由此推知,決定這種物質(zhì)合成的基因至少由

(       )堿基對組成。

 

A.186       B.93         C.62         D.31

 

解析:這種類型主要出現(xiàn)在有關(guān)DNA復(fù)制,轉(zhuǎn)錄、翻譯過程中堿基數(shù)目的計算。在根據(jù)關(guān)系式計算出堿基的數(shù)目之后還要轉(zhuǎn)換成堿基對的數(shù)目,所以不能忘記除以2。

 

例9、 某一DNA分子含有1000個堿基對,其中含有T600個。該DNA分子進行第n次復(fù)制后,消耗周圍環(huán)境中的含G的脫氧核苷酸3200個,該DNA分子已經(jīng)復(fù)制了(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解析:注意區(qū)別兩個公式:a(2 n-1),用于n次復(fù)制; a×2 n-1用于第n次復(fù)制。

 

4、掌握生物名詞(概念)的正確使用。

 

例10、精(卵)原細胞增殖的方式是(    )

 

A 減數(shù)分裂   B 有絲分裂   C 無絲分裂    D 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

 

解析:精(卵)原細胞都可以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精(卵)原細胞通過有絲分裂來增加細胞的數(shù)量(即增殖);通過減數(shù)分裂是形成配子(精子或卵細胞)。故選B。

 

例11、在豌豆中,黃色(Y)對綠色(y)是一對相對性狀,圓粒(R)對皺粒(y)是一對相對性狀,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先讓具有這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F(xiàn)1全為黃色圓粒,則F1中重組類型占 (     )

 

A.6/16           B.9/16      C.10/16      D.6/16或10/16

 

解析:不少同學受教材上的例子影響,錯選A(6/16),而該題目并未指明親本類型,只交代了“純合親本”。若用基因型來表示,親本應(yīng)有兩種符合題意:YYRR×yyrr;yyRR×YYrr。所以正確答案應(yīng)為兩個,選D。

 

5、注意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有些學生在審題時,只看表面條件,忽視其它部分對答題的影響,不能深層挖掘隱含在題中的條件,造成錯解。
  例12、不能進行細胞核DNA復(fù)制的細胞是 (     )

 

A、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B、腫瘤細胞    C、 胚根細胞   D、葉的表皮細胞

 

解析:DNA的復(fù)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間期。題干所說的,不能進行細胞核DNA復(fù)制的細胞,有兩種可能:1、細胞本身沒有DNA,如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和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如人、牛等)等極少數(shù)細胞;2、細胞有DNA,已經(jīng)分化后,就不再分裂,如神經(jīng)細胞、表皮細胞等。
  例13、已知人的體細胞中有46個DNA分子,其中有2個DNA分子各含有12000個堿基對,由這兩個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鏈中最多含有多少種氨基酸(   )

 

A 8000     B 64     C 1600      D 20

 

解析: 2個DNA分子各含有12000個堿基對,則共有堿基12000×2×2=48000個,根據(jù)DNA(基因)堿基:RNA堿基:氨基酸=6n:3n:n,得知氨基酸個數(shù)=48000÷6=8000個,但是組成多肽的氨基酸大約只有20種。
   例14、玉米葉肉細胞所含的核酸中,含有堿基A、C、T的核苷酸種類共有(    )

 

A  8    B  5     C 7     D 4


解析:大豆根尖細胞所含的核酸中有DNA和RNA,A、C存在于DNA和RNA,核苷酸分別有脫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2種,共4種;但是T只有脫氧核糖核苷酸一種。 故選B。

例15、組成mRNA分子的4種核苷酸能組成有密碼子多少種,能決定組成蛋白質(zhì)的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多少種(      )

 

A  64,64    B 64,61     C 32,64     D 16,61

 

例16、生物界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別是(       )
A 蛋白質(zhì)分子的多樣性,DNA分子分子的多樣性    B DNA分子的多樣性,蛋白質(zhì)分子的多樣性   

 

C 蛋白質(zhì)分子的多樣性,RNA分子分子的多樣性    D氨基酸分子的多樣性,DNA分子的多樣性

 

    例17、將DNA 分子徹底水解,得到的產(chǎn)物是(       )

 

A  四條多聚脫氧核苷酸鏈 B 四種脫氧核苷酸 C 磷酸、脫氧核糖、堿基   D C、H、O、N、P等元素

 

解析:DNA 分子初步水解形成4種脫氧核苷酸,再進一步水解,即徹底水解則形成磷酸、脫氧核糖、堿基。

 

6、文字、書寫上的錯誤:

 

① 多數(shù)是別字。無絲(私)分裂、減數(shù)(速)分裂、必需(須)氨基酸、異養(yǎng)(氧)型、需氧(養(yǎng))型、測(側(cè))交、交叉(插)遺傳、純合(和)子、類(內(nèi))囊體等。②    音近別字:學生上課時沒有聽清老師所講內(nèi)容,只記住某個內(nèi)容的輪廓,課下也沒有看書復(fù)習,所以在作業(yè)和考試中寫了別字。如:線(細)粒體、貓叫綜合征(癥)。③形似別字:學生的文字功底極差,雖然記住了某個概念,但受到形聲字的干擾,極易寫出別字,這在錯別字中占主要部分。如:嘌呤(吟)、嘧啶(淀));④   近形似別字:與上述原因相同。常見舉例:蔗(遮)糖、抽搐(畜)、肽鍵(建)、縊(溢)裂、噬(筮)菌體、含氮(蛋)堿基、氨(胺)基、光合(和)作用、線(腺)粒體。⑤ 習慣寫法:寫遺傳圖解時,當有大、小寫字母時,先寫大寫、后寫小寫字母;當有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遺傳病時,先寫常染色體后寫性染色體遺傳病基因型;常染色體遺傳病直接寫出基因型,性染色體遺傳病先寫性染色體,后在性染色體的右上角,寫出相應(yīng)的基因。如一個男子白化病攜帶者,同時患紅綠色盲,其基因型為:AaXbY。為了避免做題時,出現(xiàn)在書寫上、文字上發(fā)生錯誤。所以平時就必須要認真、細心。

 

參考答案: 1──5ADBAD    6──10 CDBAB    11──17 DDDBBAC

 

 

 

作者簡介:鄧過房,1984,9。碩士,中教一級,“國培計劃(2011)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初中生物班”專家團隊成員,人教網(wǎng)專職名師,在《生物學教學》、《中學生物教學》、《中學生物學》、人教網(wǎng)等期刊網(wǎng)站上發(fā)表專業(yè)文章近50余篇,現(xiàn)任職于廣東省重點中學中山紀念中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3223.html

相關(guān)閱讀:研訓一體的高中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