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使用多年的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新版高中地理教材(實驗修訂本必修)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它打破了長期以來過分偏重于學科特點的傾向,突出人類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新思想;它不僅形式更加美觀大方,讓學生愛不釋手,在內容體系上更是作了重大調整,如增加了許多地理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加強了地理與生產(chǎn)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突出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等。從而使其更加符合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需要,更加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對于教熟了舊教材、用慣了舊教法的眾多地理教師來說,面對這樣一套充滿時代氣息的新教材,如何盡快轉變教育思想,改進教學方法,用最短的時間適應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以適應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和教材改革的需要,已成為擺在每位地理教師面前的一個緊迫而又不容回避的問題。一年以來,本人在使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深刻體驗到新教材的優(yōu)勢多多,短時間內很難一一把握。但是,新教材采取的眾多案例,應該是新教材最顯著的特色和優(yōu)勢之一,因此,把握地理新教材的案例,把握案例教學,就成為用好新教材的重要問題之一,而且正越來越為廣大地理教師重視和關注。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教學中最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運用,它是案例教學區(qū)別于其他教學方法的關鍵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簡單地說,一個案例就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綜觀整個高一地理新教材,可以概括出案例具有以下特征:
1. 案例都來源于實際情景
每一個案例的來源,都涉及到實際情景中的一項決策或一個疑難,這種情景可存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方方面面,教師可基于這種情況,對教學進行設計,并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探索。
2. 案例的內容都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
案例的內容因不同的教學目標而大相徑庭,但大都包括一項決定或決策。案例的長與短、寬泛與具體,幾乎沒有一個明顯的范圍界限,不過,在案例中應有足夠的信息讓學生認識到案例中所涉及的組織、情境和狀況。
案例的測評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測評是案例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同時也是其區(qū)別于其他教學方法的一大特色。一般的說,最終的測評依賴于學生對案例中所涉及的解決問題方法等的運用,它不以卷面測試為唯一形式,而是涵蓋個人準備的情況以及小組討論、全班討論參與程度等在內的多種形式。
3. 案例都與整個時代相適應
每一個案例,都以關注今天所面臨的疑難為著眼點,其展示的教學原理、教學規(guī)律可能是穩(wěn)定的,恒常的,但展示的事實材料應與整個時代相適應。
二、什么是案例教學
從廣義上講,案例教學可界定為通過對一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況進行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
與其他教學方法不同,案例教學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技能、技巧,其中的內容都有著獨特的來源、性質、內容編排體系。此外,這種方法不單單指向于教,而且也涵蓋學在內,要求教師與學生都要有相當大的行為變化。如講授美國的新興工業(yè)區(qū)?硅谷這一案例,教師首先有責任去認真組織所要討論的材料,并考慮呈現(xiàn)的時機、呈現(xiàn)的方式,而學生則要對教師所提供的具體事實和原始材料進行分析、討論,并從中得出結論。在整堂課上,每一個個體都需要貢獻自己的智慧,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這就大大縮短了教學與實踐的距離。
從案例教學的結果來看,一方面,案例教學能豐富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感性認識,拓寬知識面,另一方面,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業(yè)務素質與專業(yè)意識以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態(tài)度,開發(fā)學生的智能,提高其實際運作能力,保障了教學目標的全面性。
三、如何實施案例教學
(一)、確定教學目標
從布盧姆等人的有關研究中,應使案例教學達成以下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32817.html
相關閱讀:天山山脈的牧民是如何安排四季的牧業(yè)生產(chǎ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