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珠江口咸潮的成因、危害和防治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一、何謂“咸潮”

咸潮,指沿海地區(qū)海水通過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內陸區(qū)域之后,它的鹽分(即氯化鈉)含有量仍然達到或超過1/10000,這種水質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人類飲用或使用也會產生疾病。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發(fā)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間,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導致沿海地區(qū)海水通過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內陸區(qū)域。咸潮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氯化物的含量上,按照國家有關標準,如果水的含氯度超過250毫克/升就不宜飲用。這種水質還會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

咸潮上溯屬于沿海地區(qū)一種特有的季候性自然現象,多發(fā)于枯水季節(jié)、干旱時期。咸水上溯意味著位于江河下游的抽水口在咸潮上溯期間抽上來的不是能飲用、灌溉的淡水,而是陸地生命無法賴以生存的海水。我國的咸潮多發(fā)生在珠江口。

二、珠江口咸潮的成因

1.降水少是主要原因

由于2003年全流域降雨比多年平均減少2成以上。廣州市番禹區(qū)沙灣水道上游西江流域減少6成,加上2004年入冬以來降雨銳減,導致南粵各地江、湖、庫水位急劇下降,目前廣東省30座大型水庫總蓄水量為11048.4百萬立方米,比干旱的2003年同期減少3363.6百萬立方米,減幅為23%。降雨減少導致江河流量嚴重減少,2005年初西江高要站的水位為-0.06米。珠江上游少雨,源水水量減少,下游則受海水潮汐影響,形成咸潮。咸潮的直接誘因就是南粵大地連年干旱。

2.珠江無序挖沙也助長了特大咸潮的形成

整個珠江口的年平均沙量是8000萬噸,這個數字是包括懸浮在水里的泥沙的,而沉在河底的粗沙只占總量的5%~6%,人們挖走的泥沙部分都是粗沙,而且開采量已經連續(xù)15年超過了8000萬噸,這就把歷史上積存的河沙也挖盡了,而且上游的泥沙不夠補夠補充已被挖走的河沙。

目前,整個珠江三角洲河段約有100多艘非法采沙船,導致河段已基本沒有河沙;沒有河沙河段正沿著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過量濫采河沙造成河床嚴重下切,引發(fā)咸潮上溯。

3.海平面上升加劇咸潮蔓延

海平面上升與咸潮之間的關系引人注目。最近,由中國科學院、廣東省科學院等13個單位、100多位科技人員歷時8年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海平面到2030年可能會上升30厘米。該研究小組一位研究員說,如果疏于防范,珠三角這一中國最發(fā)達的地區(qū)將遭受更為嚴重的洪水、風暴潮、澇災和咸潮的襲擊,面臨“被淹”的危險。

4.生產和生活用水增加加劇咸潮的嚴重

華南一帶沿海地區(qū)隨著經濟急速發(fā)展,工業(yè)生產規(guī)模擴張,常住人口增長,生產和生活用水急劇增加,導致江河水流量減少,這使當地咸潮入侵日益嚴重。

三、咸潮的危害

海水的氯化物濃度一般高于5000毫克/升,當咸潮發(fā)生時,河水中氯化物濃度從每升幾毫克上升到超過250毫克。水中的鹽度過高,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病人不宜飲用。水中的鹽度高還會對企業(yè)生產造成威脅,生產設備容易氧化,鍋爐容易積垢。在咸潮災害中,生產中用水量較大的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金屬制品、紡織服裝等產業(yè)受到的沖擊較大,其中一些企業(yè)不得不停產。

咸潮還會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內的鹽度升高,給“魚米之鄉(xiāng)”的珠三角農業(yè)生產造成嚴重影響,危害到當地的植物生存。從廣州市番禹區(qū)農村看到的情況令人觸目驚心。在番禹石樓鎮(zhèn)的一些稻田邊,盡管水溝里蓄有一些水,然而田地卻龜裂著。該鎮(zhèn)因為咸潮,溝里的水咸度已達0.5%,而如果農作物“飲用”咸度超過0.4%的水,半個月后就會停止生長,甚至死掉。

水質性缺水對當地農業(yè)的影響是明顯的。據統(tǒng)計部門統(tǒng)計數據顯示:廣州市番禹區(qū)2004年全區(qū)早稻面積計劃完成6.5萬畝,同比減少2.1萬畝,近1/3的稻田無法下插;甘蔗面積5.2萬畝,同比減少0.1萬畝;常年蔬菜面積11萬畝,同比減少1.8萬畝。

地理網有最全面的地理知識,歡迎大家尋找更多對您有幫助的知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841716.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知識點:人種、民族、語言、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