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南大理市大理一中 段飛虎
回首幾十年的語文教育,我們走過了漫長而艱辛的路,這是一條否定之否定的曲折之路;從葉老對語文概念的闡釋到蘇聯(lián)模式的生搬硬套,從“文革”的解構與荒蕪到知識本位的機械灌輸,從90年代的語文大討論到21世紀的新課標改革,乃至2014年的高考新方案,撥云卻見霧,撥霧才見天。至此,我們的目光才能越來越明晰起來。
本文試圖從曾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的一系列魯迅作品為例,本著一切從文本出發(fā),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尊重文本,尊重學生的教育理念,對語文教育所走過的幾個誤區(qū)作一個窺豹一斑式的分析,從而構建一種以文本為根基,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方式,以求證于大方之家。
勿庸贅言,魯迅對現(xiàn)代文學的貢獻是巨大的。他對封建痼弊的深刻剖析,他對國人劣根與“惡”質的豐富展現(xiàn),以及后期在雜文寫作領域的特殊貢獻,都足以在現(xiàn)代文學乃至中國文學史上立下一座不朽的豐碑。但是,長期以來,出于一種過于功利過于意識形態(tài)化的教育理念,魯迅被抬到了一個近乎“神圣”的地位,魯迅的作品也已被我們歪曲得面目全非,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用意識形態(tài)語肆意肢解、歪曲、簡化魯迅作品
我們知道,文學作為活動,它是多種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世界、作家、作品和讀者不過是這個整體中的四個基本要素。它們在這個有機整體中不是孤立或靜止的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渾然一體的。需要指出的是,作為顯示世界的“鏡子”,作為作家的創(chuàng)造物、讀者的對象,作品是使其他一切要素成為可能的中介與文本依據。脫離作品,試圖在其他三個要素中找出作品的精義所在,是一種愚蠢的行為;置作品于不顧,率先設置好一種話語體系,然后再反過來以此為取舍標準去“篩選”作品,將符合標準的納入體系,不符合的打入冷宮打入死牢,則是一種霸道行為。然而,自“文革”以來,我們不但在這個問題上走得越來越遠,而且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用意識形態(tài)語肆意肢解、歪曲、簡化作品的地步。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語文教育圈內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魯迅小說《藥》的結尾寫道夏瑜母親去上墳,有一個細節(jié)是墳旁的樹上蹲著“一只鐵鑄般的烏鴉”。老師講到這兒卻突然意味深長地停下來問學生:烏鴉象征著什么?弄得所有的學生都不知如何作答。最后,當然還是由老師來道破天機:“烏鴉”象征著反革命,“鐵鑄般的”言其力量之大。于是所有的學生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世界上還有“反革命的烏鴉”。(摘自《審視中學語文教育》錢理群主編)筆者認為,這位老師的用意不是為了證明烏鴉反不反革命,而是存心要把魯迅給氣死!這不僅是魯迅的不幸,更是千千萬萬學生的不幸,是中國語文教育的不幸。
因為萬惡的××制度是如此之壞,你反對它,你的作品就是壞作品;因為萬善的××制度是如此之好(當然,這可能是事實),你歌頌它,你的作品就是好作品。除此以外的就收監(jiān)“文字獄”,必要時“焚”你的書“坑”你的人,或者游大街、戴高帽、打屁股、住牛棚……修理得你體無完膚,直至跳入“太平湖”為止。在這樣的“話語霸權”之下,魯迅作品中會憑空飛出一只“反革命的烏鴉”也就不足為怪了。在這樣的“霸權”之下,一切不合理的肢解、歪曲、謬論不僅變得理所當然,而且簡直就成了不容辯駁的事實:《阿Q正傳》只!案锩;《狂人日記》就兩個字“吃人”;閏土被“兵匪官紳”折磨成“木偶人”;祥林嫂被“四權”(政、神、族、夫)活活勒死;孔乙己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藥”救不了辛亥革命;“三味書屋”扼殺兒童天性。此外,《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意在以滲著血的文字控訴統(tǒng)治者的暴行;而《友邦驚詫論》《論雷峰塔的倒掉》《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等等論戰(zhàn)性雜文,自然就成了戮穿中外反動統(tǒng)治者及其走狗們丑惡嘴臉的“投槍”“匕首”……這時,高高立于神壇之上的魯迅哪有什么面目再敢披上那件“中國魂”的外衣?他儼然就是古龍筆下的“小李飛刀”,他的“投槍匕首”是如此神乎其技、爐火純青,手起刀落間,一切封建制度、封建禮教,一切統(tǒng)治者、反動派、反動文人都一一應聲倒下……我覺得,用意識形態(tài)話語閹割文學作品的可悲之處,不僅僅只是作品被曲解、被弄得面目全非,而是這種非此即彼的兩分思維久而久之會使我們的思想觀念變得如此單一,如此簡單!很難想象,在這樣一種教育理念及一整套考試制度的強化之下所造就出來的學生,還能受到多少文學的熏陶,還會留有多少正常的感覺?
因此,筆者認為當前語文教育的關鍵是正本清源,立足文本,從文本出發(fā),構建一個真正的全新的魯迅(或者語文)世界,還其本來面目,而不是動不動揮舞意識形態(tài)的“屠龍寶刀”亂砍一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846050.html
相關閱讀:淺談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