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惑:真話與漂亮話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張賀

最近我作為評委參加了某部委主辦的以閱讀為主題的全國中小學征文的評選。在連續(xù)幾天看了580篇中學生作文后,我的心情是既驚喜又沮喪,驚喜的是孩子們的文字功底普遍不錯,遣詞造句頗具章法,各種修辭手段也大都運用得體,有些段落寫得靈氣十足;沮喪的是孩子們很少在文章中袒露心聲,很難透過文章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總體而言,這批作文有個普遍的問題:假??寫的是假事、抒的是假情、發(fā)的是假議論。比如,有一篇作文寫道,讀了某本書的感覺“如同吃了一枚無花果,既甜蜜又苦澀”。無花果能吃出苦澀?顯然作者沒吃過無花果,想當然地以為就應該是那個味兒。類似的向壁虛構(gòu)的內(nèi)容,在這批中學生作文里大量存在。作文并非不能虛構(gòu),但即便虛構(gòu)也要給人營造出真實的氛圍。如果故事經(jīng)不起推敲、情感并非發(fā)自內(nèi)心、議論不是自己的真實看法,文字再漂亮,能算好文章嗎?

說文章存在假的問題,還有一個理由,即模式化。這580篇作文來自全國31個省區(qū)市,本來各地風土人情、方言土語各有特色,每個人也各有其性格和經(jīng)歷,但看上去這些文章卻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開頭必是一段華美的抒情,中間寫一段自己讀了某本書的感受,其間引用幾句名人名言,結(jié)尾點題。連續(xù)看了500多篇千篇一律的文章的確令人厭倦。

近年中小學語文教育的問題一再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從這次的評審看,我國的語文教學有得有失。我們的語文教育在夯實基礎方面成績突出,但在塑造人格、培養(yǎng)志趣方面明顯不夠,我們的很多孩子不具備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獨立表達的能力和習慣。學生作文之所以出現(xiàn)模式化的假的問題,和語文教學的這一特點有直接關系。

去年上海中考作文題目是《今天,我想說說心里話》,一名女生走出考場接受采訪時說:“因為是中考,如果真說心里話,一定考不好!币徽Z道破真相:考試不歡迎真話。近些年,教育界一再呼吁“作文要寫真話”“要抒發(fā)真情實感”,但這樣的呼吁也僅僅是呼吁而已。不是學生們沒有真情實感,而是在高考中考這樣的重大人生關口,穩(wěn)妥起見,還是照老師教的套路為好。如此心態(tài)寫出的作文,豈能不假。

不過,如果語文教材本身就充斥著虛假空洞的文章,我們又怎能指責孩子們在作文里說假話呢?曾有媒體報道有的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失實,《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1989年洛杉磯大地震里的一個溫情故事,事實上1989年洛杉磯并沒發(fā)生地震;《愛迪生救媽媽》說的是少年愛迪生用燭光為媽媽做了一場闌尾炎手術(shù),但據(jù)史料記載,世界第一場闌尾炎手術(shù)出現(xiàn)時,愛迪生已經(jīng)40歲了……諸如此類的硬傷使文章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學習這樣的文章,孩子們學到的是什么?恐怕就是作文只要寫漂亮話就行,是不是真有其事、是不是真情實感,那就顧不上了。

目前,中學語文教材的改革已經(jīng)起步,希望教育工作者吸收各方意見,改進語文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本語言技能的同時也掌握寫文章的正確態(tài)度,畢竟“修辭立其誠”,誠實是寫作的最佳策略。

(摘自《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1日)

【閱卷者言】

北京大學教授漆永祥是北京語文高考閱卷組副組長,有20多年高考閱卷經(jīng)驗。他在接受某媒體關于北京高考作文評分的采訪中也著重談到了真話與漂亮話孰是孰非的情況。

面對“評定一篇高考作文優(yōu)劣主要標準是什么”這個問題,漆教授表示:“我們評定作文的優(yōu)劣,主要是看文章的內(nèi)容與思想,鼓勵考生敢說真話,敢講自己,對于有思想、有才情、有個性、有見解的作文,我們給予高分;退而求其次,也是文從字順,說理自然,敘述流暢,故事可信,有些小小感想的作文。我們反對過于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過于強調(diào)文章的架構(gòu)與步驟,而這些東西又不能承載其內(nèi)容的作文,在北京高考作文中是得不了高分的!

然而該怎么理解“真實”?高考作文如果缺少所謂“偉大意義”,會不會影響分數(shù)呢?對此,漆教授表示:“根據(jù)我自己的調(diào)研結(jié)果,許多中學生平素的日記與習作都比考場作文寫得好。日記與習作中有他們自己的話語與故事,率真任情,真情流露;而一旦入了考場,就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與平素判若兩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也許跟語文老師強調(diào)作文要有主旋律、要升華、要有高境界高目標有關。孩子們板起面孔作‘小大人’狀,講些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大道理’或‘勁吹贊歌’。這讓我們既著急又痛心。能夠?qū)⒆约旱乃妓搿⑺娝、喜怒憂樂、生活百味等形諸筆端,談一點感觸,講一些體會,做到文從字順、事具意全,就是好作文。我們提倡孩子們敢寫自己的生活,敢寫自己的喜樂甚至憂愁,敢寫百樣十色的社會,甚至批判社會現(xiàn)實,只要他說的有道理我們都鼓勵與認可。社會與考生必須信任閱卷員,敢于表現(xiàn),敢于創(chuàng)作,只要你有出色的表現(xiàn),是會被伯樂發(fā)現(xiàn)的!

【當事者言】

老師,您愿意聽真話嗎?

當一篇篇“假大空”在考場里橫行,當一段段“真善美”在方格中得意……讀起來味同

嚼蠟的文章讓老師們不禁想問:為什么學生們不敢寫真話???其實真話到處都有,世界并不缺少真話,而是缺少愿意聽真話的人。

在《風雨總在彩虹后》中,小學生黃博浩的語文老師就是一個不愿意聽真話的人。他說春天又臭又冷,她覺得他不細心觀察;他寫了家庭的不堪現(xiàn)狀,她的評點卻說他亂用成

語……既然說真話的代價是寫檢討見家長,那么以后不如說假話:老師開心,黃博浩也開心。而那些不能寫出來的真話都憋回肚子里,換個地方吐出來,或者變成一句句蘸糖的假話去哄老師、家長。

我們都是“黃博浩”!凹僮髡鏁r真亦假”,因為經(jīng)常寫套話,一些人在寫作業(yè)和考試時再也寫不出真話了;另一些人的假話已經(jīng)用濫,連假話也寫不出了。老師,如果您還愿意聽真話,請接受我們的直白。

(左思韻)

真心話,大冒險

學生作文為什么不寫真話?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

在同學們學會分辨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同時,他們也學會了分辨什么是利什么是弊,更懂得了真假與利弊之間并不是時時刻刻都是正相關的。在考場上寫真心話作文,就仿佛在玩大冒險,而賭注是足以決定今后一生的考試成績。于是學生關注的不是真與假,而是分數(shù)的高與低。學生的作文只不過是社會的一個縮影,投下這個影子的,是植根骨髓的價值觀。

當一個社會的每個人都不說真話,真相將會壓垮整個社會。而此刻不愿說真話的我們,將是未來社會的一分子。

(黃曉敏)

不會說話所以不說真話

昔有因說真話而不被重用的韓愈、柳宗元、蘇軾等才子,今有因說真話而作文被打入冷宮的眾學子,在我看來,有這番遭遇,不是因為說真話而是因為不會說話。

老師教我們寫作文,似乎從來只是教寫美好的事物,哪怕那美好的事物是虛構(gòu)的。記得小學語文習題“把你認為優(yōu)美的句子畫出來”,這道題的答案永遠是各種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而那種我們認為真情流露的句子永遠不會成為答案,于是我們便認為一篇作文只要用足夠多的修辭手法,它就可以被評為好作文?墒切揶o手法用多了,難免就假了。這只是表面上的假,天真的我們還是真正地愛世界的。表面上的假會發(fā)展為內(nèi)里的假,逐漸懂事的我們看到了世界還有不美好的一面,卻因為從小的教導,不懂、不敢說真話了。從來沒有人教我們?nèi)绾螌懻嬖,寫那些真實存在的不美好啊?/p>

在小學、初中的模板作文教學中成長,到了高中突然要拋棄“模板”,寫真話,抒真情。四個字:不知所措!

(何芷晴)

【思索】

看過張賀先生的文章以及北京高考閱卷組負責人、學生的表述,你對真話與漂亮話的爭論有著怎樣的認識呢?歡迎與大家交流。

真話與漂亮話的困惑一時難以解開,需要我們不斷追尋、求索;蛟S,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的一段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我總是很不愿意向人問路,??這總是和我的口味相左!我寧愿向自己問路,自己探路。我就是一路問,一路探:??真的,人們甚至必須學習這種問題!然而,這??才是我的口味:??不是好口味,不是壞口味,而是我的口味,對此我不再感到羞愧,也不隱諱!@??現(xiàn)在是我的道路,??你們的路在哪里?’我如是回答那些向我問‘這路’的人!

張賀

最近我作為評委參加了某部委主辦的以閱讀為主題的全國中小學征文的評選。在連續(xù)幾天看了580篇中學生作文后,我的心情是既驚喜又沮喪,驚喜的是孩子們的文字功底普遍不錯,遣詞造句頗具章法,各種修辭手段也大都運用得體,有些段落寫得靈氣十足;沮喪的是孩子們很少在文章中袒露心聲,很難透過文章看到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總體而言,這批作文有個普遍的問題:假??寫的是假事、抒的是假情、發(fā)的是假議論。比如,有一篇作文寫道,讀了某本書的感覺“如同吃了一枚無花果,既甜蜜又苦澀”。無花果能吃出苦澀?顯然作者沒吃過無花果,想當然地以為就應該是那個味兒。類似的向壁虛構(gòu)的內(nèi)容,在這批中學生作文里大量存在。作文并非不能虛構(gòu),但即便虛構(gòu)也要給人營造出真實的氛圍。如果故事經(jīng)不起推敲、情感并非發(fā)自內(nèi)心、議論不是自己的真實看法,文字再漂亮,能算好文章嗎?

說文章存在假的問題,還有一個理由,即模式化。這580篇作文來自全國31個省區(qū)市,本來各地風土人情、方言土語各有特色,每個人也各有其性格和經(jīng)歷,但看上去這些文章卻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開頭必是一段華美的抒情,中間寫一段自己讀了某本書的感受,其間引用幾句名人名言,結(jié)尾點題。連續(xù)看了500多篇千篇一律的文章的確令人厭倦。

近年中小學語文教育的問題一再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從這次的評審看,我國的語文教學有得有失。我們的語文教育在夯實基礎方面成績突出,但在塑造人格、培養(yǎng)志趣方面明顯不夠,我們的很多孩子不具備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獨立表達的能力和習慣。學生作文之所以出現(xiàn)模式化的假的問題,和語文教學的這一特點有直接關系。

去年上海中考作文題目是《今天,我想說說心里話》,一名女生走出考場接受采訪時說:“因為是中考,如果真說心里話,一定考不好!币徽Z道破真相:考試不歡迎真話。近些年,教育界一再呼吁“作文要寫真話”“要抒發(fā)真情實感”,但這樣的呼吁也僅僅是呼吁而已。不是學生們沒有真情實感,而是在高考中考這樣的重大人生關口,穩(wěn)妥起見,還是照老師教的套路為好。如此心態(tài)寫出的作文,豈能不假。

不過,如果語文教材本身就充斥著虛假空洞的文章,我們又怎能指責孩子們在作文里說假話呢?曾有媒體報道有的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失實,《地震中的父與子》講述1989年洛杉磯大地震里的一個溫情故事,事實上1989年洛杉磯并沒發(fā)生地震;《愛迪生救媽媽》說的是少年愛迪生用燭光為媽媽做了一場闌尾炎手術(shù),但據(jù)史料記載,世界第一場闌尾炎手術(shù)出現(xiàn)時,愛迪生已經(jīng)40歲了……諸如此類的硬傷使文章的可信度大打折扣。學習這樣的文章,孩子們學到的是什么?恐怕就是作文只要寫漂亮話就行,是不是真有其事、是不是真情實感,那就顧不上了。

目前,中學語文教材的改革已經(jīng)起步,希望教育工作者吸收各方意見,改進語文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本語言技能的同時也掌握寫文章的正確態(tài)度,畢竟“修辭立其誠”,誠實是寫作的最佳策略。

(摘自《人民日報》2014年12月11日)

【閱卷者言】

北京大學教授漆永祥是北京語文高考閱卷組副組長,有20多年高考閱卷經(jīng)驗。他在接受某媒體關于北京高考作文評分的采訪中也著重談到了真話與漂亮話孰是孰非的情況。

面對“評定一篇高考作文優(yōu)劣主要標準是什么”這個問題,漆教授表示:“我們評定作文的優(yōu)劣,主要是看文章的內(nèi)容與思想,鼓勵考生敢說真話,敢講自己,對于有思想、有才情、有個性、有見解的作文,我們給予高分;退而求其次,也是文從字順,說理自然,敘述流暢,故事可信,有些小小感想的作文。我們反對過于模式化、套路化的作文,過于強調(diào)文章的架構(gòu)與步驟,而這些東西又不能承載其內(nèi)容的作文,在北京高考作文中是得不了高分的!

然而該怎么理解“真實”?高考作文如果缺少所謂“偉大意義”,會不會影響分數(shù)呢?對此,漆教授表示:“根據(jù)我自己的調(diào)研結(jié)果,許多中學生平素的日記與習作都比考場作文寫得好。日記與習作中有他們自己的話語與故事,率真任情,真情流露;而一旦入了考場,就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與平素判若兩人。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也許跟語文老師強調(diào)作文要有主旋律、要升華、要有高境界高目標有關。孩子們板起面孔作‘小大人’狀,講些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大道理’或‘勁吹贊歌’。這讓我們既著急又痛心。能夠?qū)⒆约旱乃妓、所見所聞、喜怒憂樂、生活百味等形諸筆端,談一點感觸,講一些體會,做到文從字順、事具意全,就是好作文。我們提倡孩子們敢寫自己的生活,敢寫自己的喜樂甚至憂愁,敢寫百樣十色的社會,甚至批判社會現(xiàn)實,只要他說的有道理我們都鼓勵與認可。社會與考生必須信任閱卷員,敢于表現(xiàn),敢于創(chuàng)作,只要你有出色的表現(xiàn),是會被伯樂發(fā)現(xiàn)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858782.html

相關閱讀:淺談新課改下語文教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