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快速記憶方法匯總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歷史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記憶量大,靠死記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學生歷史學習更要不斷總結記憶的竅門,只有這樣,歷史學習才會事半功倍,樂趣無窮。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記憶方法

(1)濃縮法

濃縮法就是化繁為簡,去粗取精,緊扣關鍵字眼,把繁雜的內容進行壓縮、整理的過程。如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只要記住兩個成語就行,開天辟地,煥然一新;《中英南京條約》記住賠款、開商、割地、關稅;南昌起義意義記住三個一:一面旗幟,一個標志,一個節(jié)日,大運河記住永、通、邗、南。還可以通過數(shù)字把課文內容濃縮為若干條,如新文化運動可濃縮為一個口號,兩個階段,三項內容,四位代表人物等。內容整理的過程就是深加工的過程,一定會加深印象,提高記憶力。

(2)比較法

比較法就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歷史人物從不同角度進行對比,從中找出異同,把握特征增進記憶。如新舊民主主義革命比較,其中社會性質、革命性質、革命動力是相同的,領導階級、指導思想、群眾基礎、革命前途、革命結果是不同的。通過比較,便能深入理解: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這種比較,不僅要前后對照,古今比較,還要中外聯(lián)系比較,如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成敗得失的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的比較等。歷史學習一定要形成比較的意識,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

(3)圖示法

圖示法是老師教學板書經常使用的方法。歷史學習使用圖示法可以化繁為簡,由點到線,由線成面,簡潔明了形象生動,記憶變得輕松。

(4)制表法

把相似易混的歷史知識通過制表的方法掌握。如中共不同時期的土地政策可按照背景、時間、內容、特點、作用等幾個方面去掌握。制表法和比較法有所不同。比較法是要求比較異同,找出規(guī)律;而制表法只是把相似的歷史知識放在一起,進行對照,以便掌握。

(5)歷史年代速記法

歷史年代的記憶只要動腦,也是有法可循;蜻B續(xù)記憶,或間隔記憶,或諧音記憶,或數(shù)字重疊記憶,或中外對比記憶等等。如1771年可諧音一起起義。如1919年、1818年屬于數(shù)字重疊,等。

總之,歷史記憶的方法很多,諸如綱要信號記憶法,討論辯論記憶法,重復朗讀記憶法等等。這就需要同學在學習中認真總結。記憶是思維的基礎,提高記憶力不僅可以改善思維能力、豐富想象力,而且還會可以增強自信心。中小學階段是記憶的黃金時期,所記憶的知識最為牢固,甚至可以終身不忘,因此同學們應加強記憶,快樂記憶,獲取豐富的歷史知識。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fā)現(xiàn)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后,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征、經濟特征、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于世界史和中國近現(xiàn)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絡,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lián)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

要想學好歷史,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還必須掌握解題的方法,在練習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F(xiàn)在,歷史考試主要有以下四種題型:選擇題、判斷題、材料分 析題和問答題。首先,我們要了解各種題型的解答方法和要求;卮饡r要把相應的問題講清楚,答完整。答案要層次清楚,最好分要點作答。掌握了基本的方法,通過不斷的練習,解題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同學們,只要你們對歷史學習付出極大的熱忱,有信心和決心,肯努力,講求方法,你們一定能學好歷史,并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67022.html

相關閱讀:高中歷史聽課方法與心得體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