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fā)學生學習自信創(chuàng)設和諧語文課堂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高中學習網

作者:董菊

語文教學是一門美的藝術,語文學習便是追求美的過程,也是激發(fā)學生自信的過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得靠教師的善于運用!

筆者就結合《寫給秋天》這一課例來談談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如何發(fā)揮主體作用,真正意義上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力,創(chuàng)設和諧語文課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新課

師:當時光完成最后一朵花的開落,當所有的季節(jié)只剩一種顏色的時候,同學們,我們如約,坐于一堂,一起品味屬于我們的無盡秋光!一年四季,秋天是最讓我們迷惘的季節(jié)。面對秋天的碩果,老師欣喜過;面對秋天的落葉,老師傷感過。同學們,你對秋天的情感如何?為什么?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生:我喜歡秋天,我認為秋天是最美的,劉禹錫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生:我也喜歡秋天,看著枝頭沉甸甸的果實,享受著豐收的喜悅,我的心里便會美滋滋的!

生:我不喜歡秋天。秋天給人帶來凄涼、悲傷的感覺。秋天樹木的葉子都變黃了,小草也不再像春天那樣有生氣了。

師:看來,每個人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喜愛或不喜愛秋天,今天我們一起來走近臺灣女作家羅蘭,了解一下她對秋天又有著怎樣的情結,她的散文作品《寫給秋天》又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秋天。

美國教育家杜威也認為: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能夠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境。在這一互動中,由學生來談對秋天的感覺,并說出原因。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過程既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課文的欲望,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又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教學事半功倍,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巧設問題引思路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引導學生在看似形散的文中體悟美的語言及美的情感是散文教學的一大重點。

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1.作者眼里的秋是怎樣的?請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秋的特點的一句。2.作者是帶著一種怎樣的情感來寫秋的?請從文中找出關鍵的詞語。

通過閱讀,使學生再次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兩個主問題的設置由淺入深,帶領學生更好地從整體上去把握內容,初步探究文章的語言價值和情感價值。

生: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達、不變的安閑和永恒的寧靜。

師:那么,作者是帶著一種怎樣的情感來寫秋天的呢?

生:作者帶著欣仰、愛和禮贊的心情來寫的。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一顆睿智的心。作者的心思被你們猜中了。

其實,這兩個主問題的預設,使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地方可循,學生對散文的學習不再懼怕。那接下來的一個個問題相信他們同樣能迎刃而解。學生在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散文的文字魅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散文的自信心。

師:接下來,我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作者會愛秋天,禮贊秋天?作者的這份對秋的深情,是否跟她的人生經歷有關呢?

生:讀小學時,作者欣仰秋的安閑明澈。

生:在寂寞的村學里,作者寂寥中的寧靜,無望時的安閑。

生3:在逐漸沉穩(wěn)的中年,作者領悟到秋真正的豁達與超然。

師:正是由于作者在人生的不同時期對秋不同的感悟,使得作者對秋的情感與日俱增,由此引發(fā)了作者對秋更深層次的思考,由秋天想到了人生,想到了生命。那么,作者通過與秋的對話,得到了哪些關于生命的啟示呢?

通過對學生不斷的提示,不斷的啟發(f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輕松、愉悅的心理體驗,使得學生不僅能掌握散文的形,還能很好地理解本文的神。通過對學生持續(xù)的積極心理暗示,學生的自信心在不知不覺中也就得到了提升。

葉圣陶先生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學生在一系列問題的引領下,邊讀邊思,對文章內容有了深刻透徹的理解。

三、品讀語句悟情理

語言文字是語文的根本,所以,語文課要有語文味,就必須要有對關鍵詞句的品評。

師:請同學們一起來讀第四段,思考“原來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詩情和智慧去涂染,將都成為深沉激動的美麗”這句話的含義。

師:老師來做個友情提示,先想一想這句話中“詩情和智慧”指什么,再想想“深沉激動的美麗”指什么。

生:“詩情和智慧”應該指真正的豁達與超然。

生:“詩情和智慧”應該指寧靜安閑。

生:“深沉激動的美麗”應該指美好的東西。

生:“深沉激動的美麗”應該指他們會成為美好的回憶。

師:解決了這句話的含義,我請同學們再來看第七段“你應在執(zhí)著的時候執(zhí)著,沉迷的時候沉迷,清醒的時候清醒”。

由于前一句教師進行了提示,學生們自信滿滿地對這句話開始了探究。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應在學生心靈中激起求知欲望和點燃熱愛知識的火花!边@“欲望”和“火花”就是學習興趣與動機的激發(fā)。沒想到一句話的含義居然引發(fā)了學生們的爭論不休。學生在和諧的爭論中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在課堂上演繹了一種捍衛(wèi)自己觀點的競爭美,使他們在這種參與中領略了中國語言文字的含義美。

本堂課的流程,應該說師者充分挖掘了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利用課堂這個有利的環(huán)境,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核心的教學原則。采用啟發(fā)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在賞識中教會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展開豐富想象,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力,真正體現了課堂的有效性。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了“和諧”的語文課堂。

作者:董菊

語文教學是一門美的藝術,語文學習便是追求美的過程,也是激發(fā)學生自信的過程。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只能作為教課的依據,要教得好,使學生受到實益,還得靠教師的善于運用。”

筆者就結合《寫給秋天》這一課例來談談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如何發(fā)揮主體作用,真正意義上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力,創(chuàng)設和諧語文課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新課

師:當時光完成最后一朵花的開落,當所有的季節(jié)只剩一種顏色的時候,同學們,我們如約,坐于一堂,一起品味屬于我們的無盡秋光!一年四季,秋天是最讓我們迷惘的季節(jié)。面對秋天的碩果,老師欣喜過;面對秋天的落葉,老師傷感過。同學們,你對秋天的情感如何?為什么?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生:我喜歡秋天,我認為秋天是最美的,劉禹錫都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生:我也喜歡秋天,看著枝頭沉甸甸的果實,享受著豐收的喜悅,我的心里便會美滋滋的!

生:我不喜歡秋天。秋天給人帶來凄涼、悲傷的感覺。秋天樹木的葉子都變黃了,小草也不再像春天那樣有生氣了。

師:看來,每個人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喜愛或不喜愛秋天,今天我們一起來走近臺灣女作家羅蘭,了解一下她對秋天又有著怎樣的情結,她的散文作品《寫給秋天》又給我們展示了一個怎樣的秋天。

美國教育家杜威也認為:教學的藝術就在于能夠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境。在這一互動中,由學生來談對秋天的感覺,并說出原因。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過程既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課文的欲望,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又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教學事半功倍,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巧設問題引思路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何引導學生在看似形散的文中體悟美的語言及美的情感是散文教學的一大重點。

師: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思考:1.作者眼里的秋是怎樣的?請從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秋的特點的一句。2.作者是帶著一種怎樣的情感來寫秋的?請從文中找出關鍵的詞語。

通過閱讀,使學生再次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教師兩個主問題的設置由淺入深,帶領學生更好地從整體上去把握內容,初步探究文章的語言價值和情感價值。

生: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達、不變的安閑和永恒的寧靜。

師:那么,作者是帶著一種怎樣的情感來寫秋天的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76462.html

相關閱讀:高考備考指導:語文不同題型拿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