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交鋒”:中華文化的融合與發(fā)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隨著儒學發(fā)展、佛教傳入、道教勃興,三股思潮在魏晉時期激蕩交鋒。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如何堅持文化自信,實現(xiàn)固有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歷史為我們留下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

儒釋道"三教"交鋒的形成

本土的儒家與道家向來互通有無,即所謂的"儒道互補",因而有孔子曾向老子問禮的傳說。這是后世儒教與道教關系的基礎。

自西漢武帝霸氣地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在維護君權神授的專制統(tǒng)治過程中,逐漸被宗教化。東漢末年,儒教逐漸蛻變?yōu)榛恼Q迷信色彩濃重的讖緯之學,遭到王充等人的猛烈抨擊,面臨信任危機。這時,由先秦老莊、漢代黃老一路走來,以修煉成仙為基本追求的道教勃然而興。其中,張道陵的五斗米道以及隨后張角的太平道,影響愈演愈烈,并點燃了東漢末黃巾大動亂的烽火。

盡管儒教人士對民間的道教信仰時有微詞,但道教徒們卻一廂情愿地支持儒家倫理。魏晉時期,以儒道相調和的面貌出現(xiàn)的玄學實際上偏于道家。即使解釋儒家經典,玄學家們依據(jù)的也是老莊思想,故也有"新道家"之稱。再說,大約在西漢末年,佛教從古印度悄然傳入,并潛滋暗長。魏晉時期,佛教徒們因羽翼尚未豐滿,也紛紛用老莊思想來解釋佛經。就連凈土宗始祖、東晉高僧慧遠大師也曾引老、莊之義以解說佛經《高僧傳》,同時他精通儒學,關心時務,有"政治和尚"之稱。時至東晉,儒釋道"三教"或經過脫胎換骨,或經過源源不斷的輸入,均積聚起一定的規(guī)模和實力,彼此鼎立格局得以形成。

"儒""佛"的碰撞與磨合

佛教傳入中國后,首先直接面對的是被奉為正統(tǒng)的儒教。漢末魏初,面對儒生們對佛教發(fā)出的"夷狄之術"的攻擊,佛教信奉者只能通過強調儒佛一體或不離不棄來回應。牟子撰《理惑論》構設三十七問,表明儒、佛關系如同金與玉、精與魄,指出事佛與行堯舜周孔之道本是一回事;三國時期的僧侶康僧會則提出了"儒佛同一"觀,并以佛教的"仁道"附會孟子的"仁政",把"仁"視為佛的最高境界;東晉人孫綽在《喻道論》中提出"儒即佛、佛即儒",認為儒、佛在根本旨趣上也是同一的。大致說,"聯(lián)儒辟道"是當時佛教徒們的生存策略。

但這并未避免"儒""佛"二教的交鋒。儒教徒抨擊佛教剃須發(fā)、不娶妻、不敬養(yǎng)父母等制度有違"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養(yǎng)老送終"等儒教"孝道";并抨擊佛教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出世主義違背了"忠道",從而攻訐佛教不符合中國國情。佛教徒則力辯佛教于民生、治道有益無害。如東晉高僧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就說佛教徒是把奉親敬君置于人生第一,而且在得不到君親信任時能退而反省,直至覺悟。

當時,儒佛交鋒還集中表現(xiàn)于"神"的存滅、因果報應等教理上。佛教徒提出了一套"神明成佛"理論,把成佛作為理想目標;而儒教徒則提出"形神相即""形質神用""形死神滅"等觀點予以回應。晉宋齊梁期間,圍繞神滅、神不滅和因果報應等問題的論爭曠日持久,并波及后世。

"道""佛"的交鋒及其戰(zhàn)果

由于儒教難以抗衡,佛教注意與其緩和關系,轉而與共同"在野"的道教發(fā)生激烈交鋒。盡管佛道共同提倡"出世",但道教主張長生久視、肉體成仙,而佛教則宣揚諸行無常、涅?寂滅,教義自是不同。

為了爭奪生存空間,兩教分別編造謊言,制造謠言擠兌對方。道教徒的殺手锏是強調自己有著漢民族文化優(yōu)越感的華夏起源,拋出"夷夏之辯"來攻擊佛教的"外來戶"身份,并時常以"老子化胡說"來貶低佛教。西晉末年,身為祭酒的道教徒王浮與當時貴族出身的僧人帛遠展開辯論,但屢辯屢輸。無奈之下,他借著當時流傳的"老子化胡說",將《西域傳》改頭換面,偽造出《老子化胡經》,宣稱老子西行轉生為釋迦佛。道教徒們宣揚的"化胡說"自然立足于"華尊夷卑"觀念,仰仗本土文化的優(yōu)越感拒斥外來的文化價值,甚至強悍地認為夷狄"難于見理"。

對此,佛教徒們不甘示弱,以牙還牙,也如法炮制,偽造各種文獻,或聲稱老子轉世為佛弟子迦葉,或分派迦葉轉生為老子等,來降低道教的身份。為爭信徒,佛道二教各自使出渾身解數(shù)。

"三教"交鋒中的因緣際會

當年儒釋道"三教"之間的交鋒,也留下了不少美談。

相傳和尚慧遠居廬山東林寺時,送客、迎客皆足不過溪。若過溪,寺后老虎就會吼叫,因而此溪被稱為"虎溪"。一次,儒士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來訪,三人聊得非常投緣,慧遠送別他們時,不經意間越過了虎溪,虎即吼叫起來,三人相視大笑。這就是"虎溪三笑"美談。

關于佛道之間的敵視及其消弭情景,還有下列故事:東晉將領、權臣桓玄信奉道教,最初對佛教多有裁抑。有一次,他征伐行軍途徑廬山,便居高臨下地傳令慧遠出虎溪一見,但慧遠卻堅守規(guī)矩,稱病不出;感缓脷鈩輿皼暗刈约喝肷。哪知一見慧遠的莊嚴神韻,不禁肅然起敬。會面期間,桓玄拿《孝經》中"身體膚發(fā),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來詰難慧遠"剪削"(剃發(fā))為僧。慧遠非常從容地遣用了《孝經》的話予以應答:"立身行道。"桓玄被徹底折服了。后來他登基為帝,對佛教表示友好。

從以上傳說來看,儒釋道"三教"的交鋒并非你死我活,而是有所敵視,有所包容。事實上,當年許多人的宗教信仰也是變動不居的,許多名流還一身兼"三教"。

回顧"三教"交鋒圖景的現(xiàn)實意義

魏晉時期,"三教"交鋒的舞臺已經搭起,其融合的大戲也已經開幕,為后世上演了更多精彩絕倫的好戲打下了基礎。軍事沖突往往兩敗俱傷,宗教爭鋒常常是雙贏。從大唐盛世至今,"三教"之間不斷地在強強爭鋒中"合流"融通,又不時地在"合流"融通中擦出爭鋒的"火花"。這種碰撞與交融一直在助推著中華文明的進程,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fā)表演講時指出:"佛教產生于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后,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fā)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2000多年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先后傳入中國,中國音樂、繪畫、文學等也不斷吸納外來文明的優(yōu)長。"對佛教以及其他外來宗教對中國文化建設的作用予以高度評價。

當今,"三教"發(fā)展又得到重視。,習近平主席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各自教義教規(guī)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這就要求我國宗教與時俱進、革新發(fā)展,努力發(fā)揚積極因素、淘汰消極內容,對教規(guī)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闡釋。"

回首以往,中國本土的儒道二教繼續(xù)在互補中前行,外來佛教也早已在與儒道爭鋒融合后化入到中華文化體系中,這種多教"相生相克"的傳統(tǒng)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繁榮;展望未來,已成為我們文化自信有機構成的儒釋道"三教",也必將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而大大有益于世界文明進程。

(作者為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76547.html

相關閱讀: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