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也要重視閱讀教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科技信息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社會越來越數學化,對數學閱讀能力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培養(yǎng)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已成為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新課題。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

  [關鍵詞]數學閱讀,閱讀能力,閱讀興趣

  談及閱讀,人們聯(lián)想的往往是語文閱讀,卻忽視數學閱讀。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意引導也不要求學生進行閱讀,更沒有提供機會和時間給學生閱讀。事實上,隨著現(xiàn)代科技信息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社會越來越數學化,對數學閱讀能力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培養(yǎng)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已成為當前數學教學改革的新課題。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

  一、數學閱讀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正進入素質教育的關鍵時期,各學科改革都在圍繞新課程改革,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數學課程標準》中,有17處提到了“閱讀”,有28處提到了“讀”。這充分說明數學閱讀在中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重要性。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生往往缺乏閱讀數學課本的能力和習慣,似乎研讀數學教材僅僅是老師的事,自己只要聽懂教師講的內容就滿足了。數學課本通常僅當習題集用,正文是從來不看的,即使老師布置了閱讀數學書的作業(yè),也是蜻蜓點水式的閱讀,浮光掠影、草草而過,讀不出要點,讀不出字里行間所蘊藏的精髓,更讀不出問題和自己的獨到體會及創(chuàng)新見解。因此,在這種背景下開展數學閱讀教學,大力提倡開展形式多樣數學閱讀活動,提高學生數學閱讀能力,這不僅是針對傳統(tǒng)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提出的有效對策,也是數學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根本需要,更是素質教育、終身學習等思想的需要。

  二、數學閱讀的價值

 、艛祵W閱讀,有助于個別化學習,使每個學生能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各自可能達到的水平,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實現(xiàn)這個目標僅靠集體教學是辦不到的,其有效途徑是集體教學與個別學習相結合,而有效個別學習的關鍵是教學閱讀。⑵教師講解和學生做練習題是數學學習的主流方式,這在一定程度是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數學閱讀在教師的安排和引導下,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自主地感知和加工教材中的信息,體驗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嘗試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困惑。站在學生的角度看,閱讀已不僅僅是“教師的安排”,而是學生自主、能動、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因此,在閱讀活動中,學生成了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

  三、數學閱讀的特點

  數學閱讀材料不像語文閱讀材料那樣通俗易懂而富有趣味,主要原因:⑴數學語言形式的多樣性。數學語言有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三種形式。符號和圖形語言是數學特有的語言形式,它與自然語言差別很大,通常一個數學符號就代表一個數學概念,如果學生對符號所代表的意義不明確,閱讀就很難進行下去。在數學閱讀材料中,三種語言交叉運用,而且三種語言的使用率都很高,這就需要閱讀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轉換語言形式.如把符號語言或圖形語言轉換為文字語言;把文字語言轉換為符號語言或圖形語言,這給閱讀帶來較大的難度;⑵數學閱讀材料呈現(xiàn)的嚴謹性及精簡性。數學材料呈現(xiàn)方式主要是歸納和演繹,需要閱讀者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記憶、理解、綜合、分析、歸納、類比、聯(lián)想等思維活動都需要充分調動才能達到好的閱讀效果。⑶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遠遠地高于生活。在數學材料中反映數學知識的生活原形,展現(xiàn)知識發(fā)生過程的分量不多,大都是經過多次抽象后的純理論性的,由概念、公式、定理經嚴謹的邏輯推理得出的新的結論。即使是應用問題,也是用各種理論知識來解決。沒有一定的相關理論知識的儲備,是很難讀懂的。由此可見,數學閱讀的難度是比較大的,只有用心去培養(yǎng),閱讀能力才能逐漸提高。

  四、優(yōu)化提高數學閱讀能力的方法

 、盘峁╅喿x的機會。不少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意引導也不要求學生進行閱讀,更沒有提供機會和時間給學生閱讀。他們常常在黑板上講解概念、定理、公式、證明。演算例題,學生只需看黑板,記筆記就行,課本被當作習題集,只是做作業(yè)時才用得上,復習時也只需看筆記里的內容,學生學數學幾乎可以不用看課本。這種被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缺少閱讀的意識和習慣,也就失去訓練和培養(yǎng)自學能力的機會。所以,教師應改變這種包辦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提供機會讓學生閱讀,通過加強閱讀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使學生獲得自我成長的本領。⑵數學閱讀要求讀寫結合,認真細致。數學閱讀應是一種主動式的閱讀,要求手腦結合。實踐證明,解答閱讀試題,真正能派上用場的,不是有關問題的“答案”,而是有關規(guī)律性的知識、解題的思路和方法。⑶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有沒有興趣,閱讀的效果很不一樣,帶著一定的問題去讀,可以使學生從機械閱讀向意義閱讀轉化。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如果適當地創(chuàng)設一些難度適當的問題情境,可以誘發(fā)和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注意,問題要精辟而具體,要有針對性,新而有趣,要有適當難度,富有啟發(fā)性。我們可以通過呈現(xiàn)與學生原的知識相矛盾的現(xiàn)象,設置懸念;或提供幾個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沖突,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總之,閱讀能力是學習數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技能,數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閱讀。因此,數學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孫桂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899143.html

相關閱讀:新課標 新理念 新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