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總結 高一歷史學習新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第一,興趣至上對歷史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覺得歷史很難,學習很苦,從而把學習歷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會被動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積極主動地學習。其實,歷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東西,試想漫漫歷史長河中的燦爛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傳說、轟轟烈烈的歷史事件這本身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第二,方法為主

1.讀歷史教材。讀歷史教材需要讀目錄、引言、課文、插圖、材料、地圖、引文、注釋、思考題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節(jié)目錄及內在聯(lián)系的基礎上明確此章節(jié)講了什么問題,以及圍繞此問題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第二,根據教材,分析、歸納每個方面講了幾點,每點都包括哪些基礎知識,并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表達出來。第三,找出書上的核心詞、關鍵語,明確哪些是必須記住的,劃出來加強記憶。

2.上課要專心聽,下課后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lián)系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學到某個歷史事件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義、作用、影響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3.溫故知新和善于思考。歷史的學習是以記憶為基礎的,所以不斷地回顧以前所學知識和對新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這樣不僅能增強記憶,還能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閑暇之余,突然想到一個歷史名詞或者某個故事中涉及歷史,應該馬上回憶教材上的知識,如果有可能的話追本溯源,思考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歷史知識和教材所述知識的聯(lián)系,把知識弄清楚,這樣也算是時間的充分利用。

5.解題的思考。進入高三,考試會相應增多,所以合理安排考試策略并鍛煉一定的解題能力是我們最大的目的。策略需要結合自己的需要相應作出調整,而解題則需要注意:一是解,即想盡一切辦法解答問題;二是思,即解題后的回顧和反思,總結出解題方法并糾正思維誤區(qū);三是歸,即將獲得的知識經驗與教材相印證,回歸課本。如果大家還不知道如何進行解后反思,可以參考一下《360全解密》的形式,剖析題目的命題意圖、難點、關鍵點以及在教材中的原形和變形關鍵要素,這種能力需要慢慢培養(yǎng)。

第三,心態(tài)為輔保持一顆平常心

保持平常心,這是試題調研的老師對咨詢求助的高三同學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平常學習歷史時,不要太刻意追求每次得高分,千萬不可急功近利忘了根本基礎知識的學習。歷史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慢慢根據自己的規(guī)律去學習,到最后讓我們厚積薄發(fā),這樣才能使我們取得最后的勝利。

歷史的學習,可能在很多同學的認識里面,就是記記背背,考試時候把背的東西拿出來組織組織就可以了。但是實際上,想把歷史學好學精,記憶是基礎,可光靠記憶是絕對不行的。因為歷史當中大量的史料背后所蘊藏的深一層的規(guī)律性東西,是必須通過思考得來。

歷史考試時候的題目要去盡量小心解答。不要盲目的回答。要分析題目是從哪一個方面來問的問題。分析各個字。要分清問題的答題角度;需要用到的知識。平時老師要著手練習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要有創(chuàng)新。同時考試中有分析題,對于分析題,是運用史實說明一定道理的題目,要求依據題意,通過史實進行分析,說清道理,得出結論。它的基本形式是“簡述某個歷史事件,分析它的特點、性質、作用、影響或成功、失敗等”或者“以某個或某幾個歷史事件為例,說明某個道理”。這類題目一般比敘述題難度大,不僅要掌握史實,而且要用史實來說明道理。在說理上,要求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直到得出結論。

總之,學有法則,學無定法。每個同學在學習這個問題上要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而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照搬別人的方法。萬事開頭難,但如果你能夠長期堅持做好上述工作,就會培養(yǎng)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03562.html

相關閱讀:你不知道的歷史數(shù)字記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