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學困生的教育感受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農村小學,你會發(fā)現(xiàn)許多中、高年級小學生學習成績差,不思進取,上網吧、打游戲,愛時髦,亂花錢,學得吊兒?當,肆無忌憚……作為教育工作者,像這樣的情況你是否憂慮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來會成為社會中的哪一種角色?對社會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如今又該怎樣扭轉他們?我想就此談一些我的想法……

一、飲水思源??了解他們什么?

隨著農村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農村許多家庭結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外出勞務便是家庭勞力發(fā)展個體經濟的主要途徑。在我班,80%的學生父親或母親都在外打工掙錢,其中學生父母雙雙都不在家要占以上比率的一半。由于學生家長外出的勞務收入難以承受外地教育的龐大消費,于是許多外出勞務家庭都拋下子女在家讀書,讓子女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這樣原本的家庭結構就發(fā)生了改變,問題也便接踵而來:比如,老人的思想、言行、性格、生活方式與小孩的思想、言行、性格、生活方式相去甚遠,相處起來不融洽;其次老人的精力有限,無法照料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再次孩子身邊缺乏父母關愛,就失去他們心靈上的歸宿,無心學習上進;還有家庭、學校教育聯(lián)系合作也困難重重……于是這樣家庭中的部分孩子就成了“野”孩子,平時生活自由、散慢、隨心所欲,遇事無知、偏激、沖動,給學校教育增加了難度,也帶來了阻礙。

二、源頭活水??如何善待他們?

流落于社會并主動接受社會壞風氣影響的小學生遠非只是年少無知造成的后果,大多則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無奈:學校、家庭不吸引他們,同時也不太歡迎他們,他們又該何去何從?

1.班主任要接納他們。

班主任是班級的靈魂,班主任的態(tài)度就是班級的態(tài)度。首先要接近、認識他們,不僅僅是限于他們的名字,更要從側面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對他們名子要多加關注,對他們的生活要多加關心,讓他們感到安心

2.組建一個容納他們的班集體。

每一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舒適完整的家,每一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家的平等相處、相互約束、齊心合力,努力奮斗中,這是一種發(fā)揮個體主觀能動性的家。因此,班主任的任務就是要把班級創(chuàng)造成一個這樣的家,這就是班集體。有了這種“家”的集體,那學困生更應有回轉的余地。

3.幫他們“找回”自己的家

與家長們聊起這一類學困生“缺陷”來,他們要么長吁短嘆,盡表達失望之情;要么義憤填膺,恨鐵不成鋼,結果總是要把自己家孩子全權委托給教師,這樣的說法實際上就是家庭對這類學生教育的無奈和放棄。像這樣的家訪我看是不如不訪,訪后也沒有作用,倒是“求人不如求己”好。因此班主任在聯(lián)系這些學困生家長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目的,與這一類家長說話班主任是不能“告狀”的,要緊緊圍繞這些學困生的優(yōu)點和你的教育建議來做文章,從而說服家長們一起參與這類學生的教育,讓家長們對自己家的小孩建立起信心,而后家長才會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從而實現(xiàn)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再度結合。

總之。農村學困生的教育必須立足于農村,立足于現(xiàn)實,因地制宜,因生施教方是教育之本,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07022.html

相關閱讀:人類進化導致微生物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