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數學感悟新生活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市再次起動,涌動著一種全新的氣息。新課程標準在目標、結構、功能、標準、實施、評價、管理等方面較原來的課程目標都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這場改革帶來的不僅是機遇,它更是我國基礎教育的歷史性跨越,而且是挑戰(zhàn)每一位教師將怎樣面對這場變革,將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走進新課程。

  一、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現數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陶行知先生也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并真正成為教育”。數學就像空氣一樣存在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等都離不開數學,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可作為研究數學的題材,教師要善于利用生活經驗使學生構建新的知識,以生活化方式呈現數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數學》(一年級上冊)的編寫從學生的認知心理出發(f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如教材內容生活化,題材豐富,信息的呈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使學生能夠較多地接收知識信息。新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聯(lián)系密切,都是學生身邊的、能看到的、能親身體驗的、喜聞樂見的事物,這樣不僅能提起學生的興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從中體會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在走進生活為人類服務。

  二、以活動化的方式體驗數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新《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拓展數學課程內容的領域,減少機械和死記硬背的內容,增加實踐性、操作性和探索性,讓學生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lián)系,思維就不能得到發(fā)展!庇纱丝梢姡顒邮锹(lián)系主客體的橋梁,是學生認識發(fā)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讓學生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以“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以活動方式體驗數學。

  例如“小小設計師”活動,需要學生根據所學的圖形設計花壇、搞室內裝修、布置教室……并畫出設計圖,而且還要說說設計的理由,可以單獨設計,也可以小組合作。所有同學都投入到緊張地設計中去,對他們的每一種設計,我都給予肯定與贊賞,并鼓勵他們設計出更漂亮的方案來。在整個情境中,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不同層次的發(fā)展,體驗到探索的艱辛與成功的喜悅。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實現了知識與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發(fā)展。

  三、以個性化方式引導數學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新《數學課程標準》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倡“不同學生學習不同水平的數學”“允許學生以不同速度學習數學”“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學習數學”。個性化教學,一方面要求教師必須對有個性的學生持理解、寬容和鼓勵的態(tài)度,只要尊重學生個性,方法適應學生的智力特點,就可以使學生學到不同層次的數學;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使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使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不斷超越自我。要體現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指導,教師在作業(yè)、練習要求上要體現一定的層次,好、中、差兼顧,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不求人人拔尖,但求人人有所發(fā)展”。

  四、以現代技術教育的方式充實數學課堂,積極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

  新《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要充分考慮計算器、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大力開發(fā)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課的容量、課上所呈現出的信息反饋也隨之不斷增多。課堂上,教師應充分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最大限度地展現其教育功能。例如:角的大小比較;幾何圖形的割、補、拼、合。特別是學生的一些奇思妙想,多媒體都能及時一一進行演示,各種信息在這里得到交流,孩子們接受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利用網絡教學,更能為教學雙方添加自主性和自由度,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遠程用戶(資源)之間有著更大限度的交流渠道,學生也可通過這種方式構建自身獨特的知識體系。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張冬英



相關鏈接>>

1、決戰(zhàn)高考數學之五月沖刺復習(學生版)

2、全國各地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調研數學(理)試題匯總

3、全國屆中考數學模擬試題匯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12145.html

相關閱讀:高二數學必修一知識點:不等式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