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古代戰(zhàn)役地理知識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大家對現(xiàn)代的地理知識都比較熟悉了吧,而對古代的一些地理知識相信大家還是比較陌生的,為了讓大家學習到更多的地理知識,地理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我國古代戰(zhàn)役地理知識,以下就是全文閱讀,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學習。

  居庸關:古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名。在今北京市昌平縣境內(nèi)。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三國時稱西關。北齊時改為納款關。唐代設有居庸、薊門、軍都等關。遼以后都稱此關為居庸關。此關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841年,幽州(今北京)發(fā)生兵亂,雄武軍節(jié)度使張仲武因扼住居庸,斷亂軍糧草,使亂軍陷于困境,得以收復幽州。

  玉門關:古代關隘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北。此關北依天山余脈,南接阿爾金山,為中國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為漢武帝開辟河西后所置。前108年,漢將趙破奴破車師國,前104年,李廣利兩伐大宛國均由此關出師。

  嘉峪關:古代關名。在今甘肅省嘉峪關市西。此關南屏祁連山,西北靠嘉峪山,兩山夾峙,北大河橫貫其間,為古代肅州(今甘肅省灑泉市)西北門戶和河西走廊西端之咽喉。明正德年間,即倚此關抵御吐魯番東侵。

  仙人關:古代關隘名。在今甘肅省徽縣東南。此關西臨喜陵江,南接略陽北界,北有虞關緊接鐵山棧道,是關中、天水進入漢中的要地,也是由陜?nèi)氪ǖ闹匾屎怼?134年,宋將吳?軍在此據(jù)險堅守,大敗金兵,使金軍南下的企圖破滅。

  陽關:古代關名。故址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因居玉門關之南而得名,與玉門關同為西漢通往西域的交通門戶。宋代以后,隨著中西陸路交通的逐漸減少,關址漸廢。

  天井關:古代關名。又稱太行關。在今山西省晉城縣南部太行山頂。因關南有三所深不可測井泉而得名。這里適當太行南北要沖,形勢險峻,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zhàn)國時,秦與韓、魏相爭上黨,多交戰(zhàn)于此。東漢建武元年(25年),馮異得過此關,連拔上黨兩城。

  雁門關:古代關名。又稱西陘關。在今山西省代縣城西北雁門山腰。與附近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因“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蜚雁出于其間”而得名。關附近峰巒疊嶂,峭壑陰森,異常險要,為歷代鎮(zhèn)守重地,F(xiàn)關城為明洪武七年所建,為當時的軍事重鎮(zhèn)。唐會昌二年(842年),回紇侵犯唐朝,唐河東節(jié)度使劉沔進屯雁門,爾后向大同出擊,打退了回紇兵。

  石嶺關: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此關形勢險要,為山西北部之要沖。唐朝為防止突厥南下,曾駐兵于此。宋與契丹相爭,也屢次在此交戰(zhàn)。979年3月,宋攻北漢之時,曾在此重創(chuàng)遼援北漢之軍。

  平型關:古代關名。在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此關西托雁門之險,東擁紫荊之固,山勢險要,道路崎嶇,為古代出入晉、冀兩省北部的重要交通孔道,歷為兵家戍守之重鎮(zhèn)。

  娘子關:古代關名。又稱葦澤關。在今山西省平定縣東北,晉、冀兩省交界處。此關地勢險要,兩山夾峙,東與井陘相通,為古代太行山重要關口和太原東方的屏障,歷為兵戍要地。唐時曾設承天軍,宋時設承天塞,明設承天鎮(zhèn)。

  潼關:古代關名。在今陜西省潼關縣北。東漢末在此設關。此關扼黃河要津渡口,鎖東西交通咽喉,歷來為關中地區(qū)的防守重地。211年,曹操派兵以攻漢中為名,由河南進軍關中,因馬超、韓遂等扼守潼關,致使曹操頗費周折才得以進據(jù)關中。

  蒲津關:古代關名。又稱臨晉關。在今陜西省大荔縣東。是黃河重要的古渡口和秦晉間的重險之地。戰(zhàn)國時魏在此設蒲津關。漢武帝時改名臨晉關。前205年,漢高祖劉邦曾由此關進入河內(nèi)(今河南省沁陽縣一帶),擊虜了殷王邛。唐初,李淵父子能順利引兵自太原而下,也主要是由于蒲津守將的不戰(zhàn)而降。

  鬼門關:古關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流縣西。界于北流縣與玉林市間,因其南多瘴疫,往者多難生還,故名鬼門關。為古代通往欽州、瓊州、雷州及交趾(越南)的交通要道。明代改為天門關。

  古嚴關:古代關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城西。關名,一說為秦時所提,一說為漢所稱。此關處群山環(huán)抱之中,周圍山勢連綿,懸崖峭壁,險不可攀,因之為古代軍事要地。關前有清人商昌書刻“古嚴關”三字。

  鎮(zhèn)南關:古代重要關隘名。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憑祥市西南。此關控大青、金雞兩山隘口,山巒重疊,谷深林茂,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為古代中國通往越南的重要交通要道,素有“南疆要塞”之稱。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老將馮子材率軍據(jù)關而守,身先士卒,在此大敗法國侵略軍。1965年,此關更名為友誼關。

  下關:古代關隘名。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此關扼點蒼山與洱海間狹長地段之通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古代南詔、大理國都之門戶。公元779年,南詔王在此設關,以為都城屏障。明初,大將沐英進攻大理,大理國據(jù)關以守,明軍巧出奇兵,攻占此關,迅速滅亡大理。

  平型關在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zhèn),明、清稱平型嶺關,后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時為內(nèi)長城重要關口。正德六年(1511)筑嶺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萬歷九年都曾增修,這就是后來的關城。

  平型關城據(jù)平型嶺之口,城周長1公里余,今殘高6米。關門坐西朝東,門洞用券?相間的方法筑成,高4米,寬2.7米,墻厚2.7米,今關樓已毀。城內(nèi)匾額上書“平型嶺”三字,兩側嶺上明長城遺跡尚存。

  平型關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臺山巍然聳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這兩山之間盡一條不甚寬的地塹式低地,平型關所在的平型嶺是這條帶狀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形勢很險要。由于恒山和五臺都是斷塊山,十分陡峻,成了晉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這條帶狀低地便成為河北平原北部與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條東西向古道穿平型關城而過,東連北京西面的紫荊關,西接雁門關,彼此相連,結成一條嚴固的防線,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時代,京畿恃以為安。

  明代國力衰弱,蒙古騎兵頻繁侵邊,搶掠財物,尤其嘉靖年間為烈。最嚴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韃靼部俺答又率兵大舉南侵,從大同深入渾源攻平型關,明軍不能抵擋,遂陷平型關。接著由此直趨靈丘、廣昌(今河北淶源),進逼紫荊關。途中遇明將陳鳳率軍抵抗,蒙古兵便分頭掠繁峙,犯蔚縣并屠掠延慶諸城,后因連日下雨才引軍北歸。

  平型關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史上曾寫下輝煌的一頁。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軍在占據(jù)了華北大片土地后,冀中一路沿平綏線方向西進。當占領了大同以后,便以精銳兵團進攻南面的雁門關及其東西關口,企圖南下歐太原。這是剛開到山西抗日前線的八路軍,決定利用平型關的險要地形,給日本侵略軍一殲滅性的打擊。八路軍以三個團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關至東河南鎮(zhèn)(在平型關之東)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個團和一個騎兵營的兵力出平型關向靈丘、淶源、廣靈方向前進,以鉗制敵人,保障側翼安全。當日軍約4000人,軍車10O余輛,大車20O余輛,由靈丘向西前進時,八路軍埋伏部隊突然發(fā)起猛攻,迅速將敵軍分割,展開白刃戰(zhàn)。經(jīng)過一天激戰(zhàn),八路軍殲滅日軍1000多人,擊毀敵全部軍車。繳獲各種槍支1000余支,還有野炮、機槍以及戰(zhàn)馬50匹。平型關戰(zhàn)役是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我國打的第一個大勝仗,它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熱忱和樹立起必勝信心。

  現(xiàn)在平型關戰(zhàn)役舊址已辟為抗日戰(zhàn)爭紀念地。舊址在靈丘縣城西橋溝一帶。距平型關約5公里。這里北依恒山余脈,南屏五臺山峭崖,附近峰巒峻陡,比肩連袂,中通一路,形勢非常險要。遍山松柏疊翠,風光秀麗,常有游人來參觀游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912247.html

相關閱讀:高三政治復習必修三知識點: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