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實踐“新課程”的過程中,聽了很多教師的課,對學生作了大量調查,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從而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現(xiàn)針對反映出來的數(shù)學教學中的常規(guī)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忽視概念、定理、公式教學,造成學生不能正確理解、不能準確把握、不會靈活運用。
。ㄒ唬┖鲆暩拍畹膬群屯庋印8拍畹膬群褪悄莻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的總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個概念所涉及的范圍。對于概念的內涵,為突出本質屬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淺出的分析,要突出關鍵詞在本質屬性中的地位。對于外延,必須將它的每一項都講到,又必須強調這其中的每一項都是等地位的獨立的。
。ǘ┖鲆暩拍罱虒W的階段性恰當?shù)匕盐蘸酶鱾階段的教學要求,體現(xiàn)概念教學的階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級講“絕對值”這個概念時,只要使學生清楚知道正數(shù)、負數(shù),零的絕對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學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設計如下練習:1.字母a表示有理數(shù)則|a|=?2.字母m、n是有理數(shù),則|m+n|=?從討論的結果中加深學生對代數(shù)式和絕對值概念認識。
(三)忽視定理、公式的推導過程。引入新課內容對相關概念的定義、定理的討論尚未展開,就急忙轉于解題教學。教師只要求教師會記住定理,會用公式就行。這樣的教學不能體現(xiàn)數(shù)學課程的發(fā)展性,不利于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如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學時,教師在推導公式后急于讓學生套用公式、對推導公式中的配方法沒有認真分析,導致學生必須死記“求根”公式,為二次函數(shù)的學習埋下了“敗筆”,結果學生對頂點坐標、“兩點”式解析式,“頂點”式解析式又陷于了死記的局面。
二、數(shù)學中的“巧解”掩蓋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滲透,在數(shù)學教學中,對于某一個問題的解決,思路越來越多,方法越來越巧,教師會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巧妙構思,以期產生教學上的捷徑。其實這是教學上的一個誤區(qū)。
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實用的范圍一般都比較特殊和窄小,換一條件或變一個簡單的結論,也就會使之完全喪失解題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種解決題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導性,要想從根本解決問題,理應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對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應的訓練,從而沖淡和掩蓋了對基本方法的滲透。
3.從學生的學習心理上看,當他們對于一道題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個巧解后,就對較為復雜的基本方法產生厭倦心理,也就從根本上阻礙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滲透。因此,在教學中,必須擺正巧解與基本思想方法的關系,引導學生從基本思路出發(fā),加強對基本思想方法的啟迪和訓練,在基本方法已熟練的基礎上再向學生適當介紹巧解的特殊思路,這樣才能避開這一誤區(qū)。
三、課堂上一味追求情景新穎、課堂熱鬧、精講多練,忽視對數(shù)學內容本質的學習。
1.教師從情感教學的角度出發(fā),一味追求情景化,堂堂必有情景。但是一堂課下來學生不明白到底學了些什么內容,甚至連聽課的教師也沒法確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如《位置的確定》一節(jié),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景中,教師進行了大量的情感教育,從國家的大好河山,到高科技的衛(wèi)星定位,從電影票的設置,到課堂上互找座位,與其說課堂學習“氣氛”濃厚,不如說“亂”字當頭。而教師卻沒有真正讓學生探討位置確定的方法與本質以及方法地多樣性。
2.追求熱鬧的課堂氣憤,忽略問題的價值。一堂課下來,學生回答整齊劃一,但仔細分析,教師提問的問題大部分以記憶為主,像“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之類的問題,而且以不加思考脫口而出的問題居多。
3.教師在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不敢“講”的局面,把“少講”作為原則。在聽課中,發(fā)現(xiàn)教師往往將呼之欲出的結論非要和學生“兜圈子”,讓學生不斷地猜。如在定理的學習過程中,課本上已經(jīng)明確了探索的結論,教師硬是安排結論“猜想”環(huán)節(jié)。在小結時教師往往要求學生自己歸納、總結,但是一些思想方法學生是不易得出的。
四、忽視教學中的陷阱,剝奪了學生暴露問題的機會,從而造成上課一聽就懂,課后一做就錯的不良后果。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一兩個典型的例題,讓學生暴露錯解,師生共同分析出錯誤的原因,學生就能從反面吸取經(jīng)驗教訓,迅速從錯誤中走出來,從而增強辨別錯誤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要想少出錯,教學中就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對待錯誤和失敗,備課時可適當從錯誤思路去構思,課堂上應加強對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錯誤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在糾錯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思維方法。
五、過大增加了例題難度、過多增加了習題的數(shù)量。
新課程的數(shù)學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數(shù)學實例,純數(shù)學問題減少了很多。在聽課中常看到教師增加了例題的難度和數(shù)量,雖然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對例題的講解是必須的,但是不要忽視例題的真正功效?通過例題介紹一些數(shù)學方法和數(shù)學思想,達到數(shù)學應用目的。而對練習題不是一味的多練,而應減少難度、數(shù)量、注重精選,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否則不利于新課程的落實。
針對以上問題,建議教師應加強對新課程理念的再認識,把握課程本質。讓學生經(jīng)歷再發(fā)現(xiàn)的過程,感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教會學生主動探索、善于思考、學會學習。同時教師該講則講,避免探索活動的形式化。充分利用教材例題、習題,不舍近求遠。合理運用多媒體,避免教材內容的翻版和習題的呈現(xiàn)。使教師的授課活動變成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營造出有利于學生終身成長的課堂。
論文中心,作者:李彩云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14701.html
相關閱讀:趣味數(shù)學題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