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型的教學媒體,新課改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就是以學科知識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去,提高教學效益。怎樣把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進行有機的整合呢?以下是個人的一點心得。
一、 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教學時,我首先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景導入,把解決問題的權利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討論研究,思考多種口算方法,互相交流,找出最簡便的方法。設計真實親切,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利用信息化手段就一些死板的公式、例題、實驗過程、操作步驟等進行演示,啟發(fā)思維,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多種方式尋控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并將反饋信息傳送給教師,教師通過再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從而達到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諧互動的狀態(tài)。
二、 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有利于突破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抽象思維
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把靜止圖像變?yōu)閯討B(tài)畫面,起到變復雜為簡單,變難為易,變抽象為具體的作用。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縱深發(fā)展,增強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和深刻性。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使數學中比較抽象的東西變得形象具體,使學生不再覺得學習枯燥乏味。如在教學“千米的認識”時,我首先用計算機播放一輛卡車和一輛小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動感畫面,請學生留意路邊的里程碑,這樣使學生形象感知到千米有多遠。
三、 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創(chuàng)設多種情境,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制成很多情景交融、形象逼真的課件。它使學生接受知識更便捷,獲得知識更迅速,從而激發(fā)創(chuàng)造潛能。例如:在教“圓的認識”一課中,利用大屏幕展現小汽車行駛的畫面,汽車的轱轆有的是圓的,有的是方的,有的是三角形的。學生看到這個畫面覺得新奇,心里馬上產生疑問:為什么現實生活中車轱轆都是圓的呢?車轱轆不是圓的會怎么樣呢?這樣,學生就會積極地去思考問題、探索問題.發(fā)現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四、 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有利于學習方式的變革,培養(yǎng)學生獲取新知識能力
以往學生學習信息的途徑,多數來自教師與書本。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學生的學習方式大為豐富,學習途徑大為拓寬。學生可以通過現代化媒介獲取信息、幫助思考、促進學習。從“聽數學”轉變?yōu)椤白鰯祵W”?梢岳脦缀萎嫲遄寣W生做“數學實驗”,利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取代主要靠老師講授、板書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由于教學過程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做實驗,所以教師在備課時考慮的應該是如何組織學生進行協作學習和交流。平臺的使用從教師手中轉移到了學生手中,這種學習是開發(fā)性和開放性的,學習者從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開發(fā)者。這種研究性學習,是充分建立在學生自主的基礎上的,是學生探索與合作精神的結果,這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在方式與方法上進行了積累。
五、 通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基于網絡的中學數學課程教學,讓學生搜集素材,并對相關素材進行分析、研究和比對,通過實驗、觀察、類比、聯想、交流和討論,最后歸納、綜合,實現意義建構。教師的角色和行為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變化,教師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學活動中的導航者,設計者和幫助者。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
總之,信息技術與數學的整合,改變了我們傳統(tǒng)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以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的數學課程整合,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數學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學校數學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21614.html
相關閱讀:提高數學學習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