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在高一的第一次期中考試中成績會不理想,名次在班級也靠后,這會給后面造成一定的影響,嚴重的會打擊自信產生厭學。那么造成第一次考差的因素有那些呢?
第一:基礎不扎實
初三為了備考中考,縮短同步學習課時,擠壓更多時間復習,學生的知識框架不扎實,比如很多學生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只知道代公式,對其性質了解不夠,而高一上學期期中考之前學習主要內容就是函數的要素、性質、綜合應用。
第二:缺少引導
高中數學,不管在知識點還是題量上都會比初中多出很多,高一一年就得學四本書,這需要學生懂得如何去歸納、類比、模式識別,而高一正是培養(yǎng)這些能力的重要時期。
第三:思想準備不夠
很多新高一學生經過中考后,如釋重負,覺得高一可以放松,高二開始努力,高三開啟學霸模式就可以考入好大學了。但高考的競爭更激烈,從高一開始,老師們就在爭奪復習時間,上課趕進度,很多學生就不適應了。
第四:光環(huán)脫落
很多孩子在初中時是班級的尖子生,常受老師的表揚,進入高中(特別是重點高中),都聚集學習的佼佼者,優(yōu)勢不再明顯。如果再加上遇到學習的困難,就很容易感到受挫,打擊自信。
針對以上幾點,只要高一入學前對高中課程、節(jié)奏、能力要求、可能發(fā)生的困難有一個認識,給予一定的指導,學生應該可以順利度過初高中銜接階段。
如果你有需要幫助的難題,可以通過新浪微博@東快博學堂或撥打968977進行互動提問,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幫你咨詢老師。
授課老師:新東方優(yōu)能一對一高中數學教研組長吳曉東
本文來源:東南快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27025.html
相關閱讀:導致數學兩極分化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