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高中的學生都充滿信心想學好物理,但對很多人而言,事與愿違,物理在其眼里越來越難,最終選擇放棄。這里原因很多,我就淺談一下在學習方法的認識方面存在常見的幾個誤區(qū)。
誤區(qū)一:文科思維。高中物理是重在理解的科目。需要記憶的內(nèi)容幾乎沒有。所有定律和公式不是靠背書記在腦中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應用和自然掌握的。很多教師喜歡在上課時讓學生背定律,默公式,我認為這是一種不可取的方法?荚嚥粫脊胶投傻哪瑢,單靠死記硬背記得的知識是沒有用的。
誤區(qū)二:題海。高中物理的掌握需要大量的習題來提供訓練,這是沒錯的。但題目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做過的習題要經(jīng);仡;仡櫟闹攸c當然是錯過的題目。第一次回顧的時候應該把這些習題重新重頭做一遍,而不是走馬觀花地將正確答案看幾眼。另外高中物理有很多固定的題型,學生、教師在做了一定量的習題要進行總結和歸納,題目的情境是千變?nèi)f化的,但題型和解法是相對固定的。
高中學生,尤其是畢業(yè)班學生往往有做不完的習題。教師也喜歡提供無限多的習題讓學生練習,甚至是強迫學生去完成。我認為這也不可取。過多的題目會讓學習迷失方向。高中的階段性考試學生做的大多是陳題,做題非常多的學生都見過這些題目,所以往往能考得很好。但高考考得都是新題,新題往往是用基礎知識解決新的情境,如果缺乏的基礎知識足夠深入的理解,缺乏平時對各類題型、解法做夠深入的總結歸納,反而考不好。這就是很多學生平時成績很好,而高考反而失手的原因。(當然也是很多學生平時成績平平,而高考發(fā)揮出色的原因。)下面我就高中物理的學習再提兩點建議:
1、正視課本的作用。過度依賴課本和脫離課本都是錯誤的。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應該這樣使用課本:課前閱讀,知道要學習知識的內(nèi)容;課后對照筆記再次閱讀,然后做習題,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其難點;單元結束后再次閱讀,總結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高三高考前最后一次閱讀,在整體基本掌握的基礎上用全局性的眼光回顧整個高中知識,從而總結各分支知識的聯(lián)系。
2、正視課堂的作用。相對初中,高中物理需要掌握的知識量較大,而課堂相對較少。新課的課堂往往是提供知識的框架,告知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突破重點、難點,而很多較簡單的內(nèi)容需要自己去學習;習題課上主要是解決大部分學生遇到的困難問題,不能解決每個每個學生的每個問題。故課堂無論多精彩,也應該只是每個學生學習的一種輔助,關鍵還是自己對于知識的消化。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33061.html
相關閱讀:其實太空生活很邋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