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高效學習三步曲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了解是歷史學習第一步。即了解歷史事實、梳理歷史線索、概括階段特征等。歷史就是人類社會以往的運動過程,它是一定人物在一定時間、地域內進行的一些重大活動。因此,每一個歷史大事的要件都要了解清楚,諸如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經過、結果等都要了然如胸。了解的要求一是準,歷史是一門科學,科學要求準確嚴謹。這就要求歷史學習要建構明確的時空觀。一是全,即方方面面,全面掌握。全面掌握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善于概括梳理,做到去粗取精。如鴉片戰(zhàn)爭一節(jié),我們就要了解戰(zhàn)爭的過程:戰(zhàn)爭的起止年代、作戰(zhàn)雙方、戰(zhàn)爭路線和階段、重要的反抗斗爭、主要人物等。了解的基礎是記憶,因此,要提高記憶力,探究記憶方法。

形成見解是歷史學習第三步。我們常說,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學習要從歷史的成敗得失中總結經驗教訓,從紛繁的歷史現(xiàn)象中獲得深刻的歷史啟迪,要善于在歷史的聯(lián)系比較中獲取歷史認識,運用正確的觀點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科學的評判。見解的要求是新,即要有新意,不可人云亦云。要去感受歷史,從歷史中獲取人生智慧,要學以致用。仍以鴉片戰(zhàn)爭為例,我們要從戰(zhàn)爭的成敗得失獲得見解、啟迪:落后就要挨打;政治腐敗必然導致軍事失敗;腐朽落后的封建主義不是新興資本主義的對手;林則徐是偉了解理解見解這三步是聯(lián)結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開來。對高中生而言,了解不可或缺,是歷史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歷史課的預習也應屬于了解這一步。理解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是歷史學習的關鍵,體現(xiàn)高中歷史學習的特點。課堂歷史學習主要是理解這一步。而形成見解是歷史學習目的所在,其要求較高,要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思維,加強理論學習。見解這一步還應延伸到課外。如研究性學習中的歷史考察、歷史采訪、歷史辯論等都不會局限在課內。歷史學習三步曲要求歷史學習要由粗讀到細讀,由宏觀把握到微觀掌握,由封閉式孤立學習到開放式合作學習,由被動的接受式學習到主體性探究式學習等。還要求把歷史學習和政治、語文、地理等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xiàn)綜合化的特點。

歷史的學習,可能在很多同學的認識里面,就是記記背背,考試時候把背的東西拿出來組織組織就可以了。但是實際上,想把歷史學好學精,記憶是基礎,可光靠記憶是絕對不行的。因為歷史當中大量的史料背后所蘊藏的深一層的規(guī)律性東西,是必須通過思考得來。

歷史考試時候的題目要去盡量小心解答。不要盲目的回答。要分析題目是從哪一個方面來問的問題。分析各個字。要分清問題的答題角度;需要用到的知識。平時老師要著手練習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要有創(chuàng)新。同時考試中有分析題,對于分析題,是運用史實說明一定道理的題目,要求依據(jù)題意,通過史實進行分析,說清道理,得出結論。它的基本形式是“簡述某個歷史事件,分析它的特點、性質、作用、影響或成功、失敗等”或者“以某個或某幾個歷史事件為例,說明某個道理”。這類題目一般比敘述題難度大,不僅要掌握史實,而且要用史實來說明道理。在說理上,要求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直到得出結論。

總之,學有法則,學無定法。每個同學在學習這個問題上要不斷總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習慣,而不要盲目模仿別人,照搬別人的方法。萬事開頭難,但如果你能夠長期堅持做好上述工作,就會培養(yǎng)一種科學的思維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使你一生受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38195.html

相關閱讀:高考歷史必備答題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