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中歷史復習教學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歷史,是對過去發(fā)生事件的記錄和研究。歷史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行動有系統(tǒng)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我們常常說"以史為鑒",其實就是因為歷史可以幫助人們理解過去的資料,也可以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jù),它是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所以,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必須了解歷史、掌握歷史、對我們的祖先曾經(jīng)創(chuàng)下的豐功偉績以及為我們留下來的可受用的資源牢牢掌握。

高三,算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高三以后,學生就該真正步入社會,與社會打交道。我國的應試教育也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平臺,至此一躍或?qū)⒅比臊堥T。這雖不是決定性的結(jié)果,但它對以后的生活發(fā)展確實起著很大的作用。那么,高中歷史作為應試教育考試科目中的一科,我們應該如何備戰(zhàn)高考,用漂亮的歷史成績來回報我們這么多年的學習時光呢?

我認為作為高三歷史教師,首先,應該以身作則,教師應在歷史復習中設計良好的教學計劃。因為,教師一直是作為引導者來教會學生歷史知識的,所以,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對學生的歷史復習起著很關(guān)鍵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先對歷史課本進行歸類,歸納總結(jié),將復習計劃分階段,每一階段的重點不同,教學方式也不同,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變學生的思考方式,也可以改變課堂沉悶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教師一步步有條理地教學,在學生的頭腦中也會留下有條理的印象,如果教師講課時就一團糟,歷史內(nèi)容一會是明代,一會是唐朝,那么學生就會在腦子里留下千絲萬縷的知識點,但是卻不能連貫在一起,容易混淆學生的記憶。所以,教師有效地計劃課程安排是很有必要的。教師做了最好的準備之后就要看學生的了,那么,我認為學生在歷史復習階段就要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將復習作為一次新的學習過程,拋棄以前不自信的不良心理,把它作為一個新的起點,認真聽講,對教師在課上所講解的知識點認真做好筆記,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知識結(jié)構(gòu)框架,尋找出適合自己的記憶規(guī)律。因為我們都知道,歷史包含了我們中華從始至今的知識點,可想而知,知識點是很多的,而且里面會有許多類似的東西,也有容易使學生混淆的東西,所以學生應該認真聽講、分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和記憶的方法,來備戰(zhàn)高考。尤其應該注意的是對某段歷史的發(fā)生年限、時間上面的記憶,不能死記硬背,因為有那么多歷史特殊時期和值得記憶的時期,難保死記硬背不會出現(xiàn)失誤。所以,學生應該首先將歷史時期先捋一遍,將歷史事件的先后發(fā)生順序記清楚,然后再針對不同的歷史時期來記憶一些特殊的歷史事件。最后,我覺得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最大動力,在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在歷史課上面可以滔滔不絕地講出很多歷史典故和不同歷史階段發(fā)生的不同事情,而有的學生大腦就會一片空白,對歷史無從下口。這個差異就來自于對于歷史的興趣,有興趣的學生可以不自主地進行研究、考察,從而掌握歷史知識。所以,高中歷史復習階段,教師要在歷史興趣上面對學生下足工夫,學生的歷史興趣培養(yǎng)起來后,那么對于歷史的學習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41841.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歷史概念有效掌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