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空氣質量地圖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由于缺乏完善的地面監(jiān)測網(wǎng)絡,許多關于空氣污染的評估并不準確,而現(xiàn)在,NASA的科學家們發(fā)布了一張全球空氣質量地圖,向我們展示了長期來全球低于2.5微米的懸浮顆粒分布狀況。

懸浮顆粒(Particulate)泛指懸浮在氣體當中的微細固體或液體。對于環(huán)境科學來說,懸浮粒子特指空氣中那些微細污染物,它們是空氣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當中小于10微米直徑的懸浮粒子,被定義為可吸入懸浮粒子,它們能夠聚積在肺部,危害人類健康。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對人體危害最大,因為它可以直接進入肺泡?茖W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這個值越高,就代表空氣污染越嚴重。

在這張2001-2006年間平均全球空氣污染形勢圖上,全球PM2.5最高的地區(qū)在北非和中國的華北、華東、華中全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國的這些地區(qū)全部高于50接近80,比撒哈拉沙漠還要高很多。

而顆粒物的來源,現(xiàn)在還無法準確評估,有些可能是人為,有些則可能是自然原因。環(huán)境學家估計,在阿拉伯和撒哈拉,懸浮顆?赡苁怯商烊坏V物粉塵構成,而在中國東部和印度北部,更有可能是發(fā)電廠、工廠以及汽車排放的煙塵顆粒所造成。下一步,科學家們將嘗試建立完善的地面監(jiān)測網(wǎng)絡,準確測量這些懸浮顆粒的來源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影響。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47054.html

相關閱讀:日政府公文曾承認釣魚島屬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