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K7-1
1.形成“海底黑煙囪”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有( )
A.巖漿活動和地殼運動 B.變質(zhì)作用和火山活動
C.巖漿活動和外力作用 D.地殼運動和外力作用
2.根據(jù)“海底黑煙囪”的形成原理,可推測其主要分布在( )
、俅笱髢(nèi)部、诖笱筮吘墶、郯鍓K生長邊界附近、馨鍓K消亡邊界附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解析
1.B [解析] 從材料及圖中可以看出,海水滲入地下后,經(jīng)過巖漿的加熱作用,在火山口噴涌而出,溶解于水中的礦物質(zhì)在經(jīng)過巖漿的加熱之后形成新的物質(zhì),這一過程屬于變質(zhì)作用。
2.A [解析] 從圖中可以看出:巖石向兩側(cè)運動,裂隙擴大,位于板塊的張裂邊界;圖中的海水處于低溫狀態(tài),并且火山深藏于大洋底部,所以“黑煙囪”位于大洋內(nèi)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48744.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易失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