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的這些問題你可能遇到過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一、關于物理大題的疑問解答(共7個問題)

1、問:物理大題過程怎么寫?

張婧老師:

一、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的目的是說明物理過程和答題依據(jù),有的同學不明確應該說什么,往往將物理解答過程變成了數(shù)學解答過程.答題時應該說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考慮:

1.說明研究對象(個體或系統(tǒng),尤其是要用整體法和隔離法相結合求解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對象的轉(zhuǎn)移和轉(zhuǎn)化問題)。

2.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的示意圖。

3.說明所設字母的物理意義。

4.說明規(guī)定的正方向、零勢點(面)。

5.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

6.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jù)、名稱及對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tài)。

7.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需要討論分析)。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達的主體,如何寫出,重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1.寫出的方程式(這是評分依據(jù))必須是最基本的,不能以變形的結果式代替方程式(這是相當多的考生所忽視的).如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應有qvB=mv2R,而不是其變形結果式R=mvqB。

2.要用字母表達方程,不要用摻有數(shù)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組聯(lián)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續(xù)"進一些內(nèi)容。

2、問:老師好,我就是大題拿下來不知道如何去分析,如何去作答?

張婧老師:

每一道計算題,首先要認真讀題,弄清題意。審題是對題目中的信息進行搜索、提取、加工的過程。我們初審時所獲取的信息,可能既包含有利的解題信息,又包含 不利的解題信息,也有可能是不完整的,這都會使解題偏離正確的方向,造成一步錯,步步錯的局面。在審題中,要全面細致,特別重視題中的關鍵詞和數(shù)據(jù),如靜 止、勻速、恰好達到最大速度、勻加速、初速為零,一定、可能、剛好等。一般物理題描述的可能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運動過程,此種情況下,要把整個過程分解成幾 個不同的階段,充分地想象、分析、判斷,建立起完整準確的物理情景和模型,還常常要通過畫草圖展示物理情景來幫助理解題意,保證審題的準確性。否則,一旦 做題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場。 審題清楚后,列式解題必須立足于數(shù)學方法,解題就是建立起與未知數(shù)數(shù)量相等的方程個數(shù),然后求解。怎樣建立方程呢?方程蘊含在物理過程中以及整個過程的各個階段中,存在于狀態(tài)或狀態(tài)變化之中;隱藏在約束關系之中。 首先應由題目中的物理現(xiàn)象及過程所對應的或貼近的物理規(guī)律,建立主體關系式。然后,根據(jù)物理過程建立題意所提供信息的縱向、橫向的相互聯(lián)系和相互制約關系。所謂縱向關系是指同一研究對象的前后過程的。

3、問:物理上不了60,大題總在犯小錯誤拿不了分,怎么辦?

張婧老師:

要正視你的小錯誤,這些小錯誤都是因為什么而造成的呢? 比如:

1、列式時丟角標:一定要規(guī)范你自己的符號系統(tǒng),不能抓到什么字母就寫什么字母,要以下角標明確區(qū)分開物理量的對象和過程標志。如A對B的摩擦力,建議寫 成fAB(AB為下角標),而不是單純寫個f1,這樣太容易搞混了;

2、算錯:經(jīng)常計算出錯的話,一定要輔助以限時的計算訓練,就是物理和數(shù)學中哪里計算復雜就專門限時做這些題。同時輔助以簡化計算的技巧。

3、讀錯題:這個問題一定要好好反思一下,真的是讀題的時候讀漏了條件嗎?還是其實讀題的時候并沒有提前意識,也就是說,沒有對特定運動過程或環(huán)境的警 覺,不知道這里容易出現(xiàn)條件分歧呢?或者,解題分析時,并沒有去題目里確認條件的習慣呢?這里建議你,一定要在分析時,不停的去題目里確認關鍵條件,如光 滑、帶電、有無初速度、有無重力、是否一起運動等。否則很容易漏掉。

4、問:張老師,有時物理一到大題本身簡單,但你在不知道它簡單的情況下做不到出來怎么辦?

張婧老師:

本身簡單的大題,實際上他不一定簡單。因為這樣的題目,難度在于我們能夠看出他的模型和狀態(tài)。然后不知道他簡單,那一定是沒有分析出規(guī)律對嗎? 做題要有全局觀念,千萬不能拿到題目就想列式,要先看過程,構建合理的運動模型,然后再列式。這樣思路才能清楚,分析時才能看到問題該怎么答。

5、問:物理大題不會就過的思想,對嗎?

張婧老師:

如果是考試中,且時間緊張的情況下,不會就過是正確的策略。但是要注意,平時學習時,做題時不能這樣。平時必須正視物理大題的能力訓練,把不是太難的大題 盡可能多的搞明白物理過程,并總結、反思相同規(guī)律。這樣考試時才能減少不會的題目數(shù)量。

6、問:老師,我們這里是考2卷的,物理的第一個大題答案是對的,可是過程總是不能拿到滿分,寫過程應該要注意哪些。

張婧老師:

一、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的文字說明的目的是說明物理過程和答題依據(jù),有的同學不明確應該說什么,往往將物理解答過程變成了數(shù)學解答過程.答題時應該說些什么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考慮:

1.說明研究對象(個體或系統(tǒng),尤其是要用整體法和隔離法相結合求解的題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對象的轉(zhuǎn)移和轉(zhuǎn)化問題) 。

2.畫出受力分析圖、電路圖、光路圖或運動過程的示意圖。

3.說明所設字母的物理意義。

4.說明規(guī)定的正方向、零勢點(面) 。

5.說明題目中的隱含條件、臨界條件。

6.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jù)、名稱及對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狀態(tài)。

7.說明所求結果的物理意義(有時需要討論分析) 。

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

物理方程是表達的主體,如何寫出,重點要注意以下幾點:

1.寫出的方程式(這是評分依據(jù))必須是最基本的,不能以變形的結果式代替方程式(這是相當多的考生所忽視的).如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時應有qvB=mv2R,而不是其變形結果式R=mvqB。

2.要用字母表達方程,不要用摻有數(shù)字的方程,不要方程套方程。

3.要用原始方程組聯(lián)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續(xù)"進一些內(nèi)容。

7、問:物理情景老是分析不好怎么辦。糠治龊昧藚s又不知道如何去解,一看磁場干脆就放棄了?請老師賜教!

張婧老師:

物理情景分析是依托于受力分析和運動過程分析上的。你說的物理情景如果是磁場,那么需要注意,磁場中的幾何關系非常重要,而幾何關系又是一步步算出來的。 所以,分析磁場運動,一定要分步。把第一階段運動的軌跡與圓心定好,精確求解出偏轉(zhuǎn)角度、半徑和弦長,才能進入下個場的分析,不然連下個場的入射點都找 錯,那下面的分析就都是無用功了。所以,注意加強平面幾何,尤其是圓的平面幾何能力哦。

二、關于物理知識點的解答(共4個問題)

8、問:總是感覺動量好難,學不懂。

張婧老師:

動量本身并不難,動量的難點在于何時該用動量解題?用動量解題時該怎么選研究對象與過程。 我們分析問題,要考慮定理的適用范圍。比如動量守恒定律,一定要在系統(tǒng)合外力為零的情況下使用,也就是說我們做題時,需要時時刻刻盯著研究對象系統(tǒng)的合外 力。那么合外力為零的系統(tǒng)才是我們的研究對象。對動量列式,一定要用牛頓運動定律先對運動做出預判,比如碰撞后速度是否相等,直接決定了動量方程的寫法。 總之,動量是手段,是方法,會用動量的前提是運動過程能分析清楚。所以難點還是在牛頓運動定律的分析上。

9、問:動量守恒怎么做,就是選修3-5的大題。

張婧老師:

1、選研究對象時,一定要先看清楚合外力是否為零。 2、如果是碰撞問題,注意必須一次次兩兩碰撞,不可貪多 3、在守恒的前提下,每個過程都列出動量和能量兩組守恒的式子,用方程組解題;但是切記,要先分析是否守恒,不守恒的過程不能列!! 4、必要的方程組解題結果可以做適當記憶,以加快做題速度

10、問:求教摩擦力類的問題切入點在哪里?

張婧老師:

摩擦力類的問題,主要在于動靜摩擦的轉(zhuǎn)化上。 滑動摩擦轉(zhuǎn)靜摩擦的節(jié)點在兩物體速度相等時,所以畫v-t圖像看交點能夠迅速準確發(fā)現(xiàn)。 靜摩擦轉(zhuǎn)換滑動摩擦,一定出現(xiàn)在靜摩擦達到最大,且兩物體加速度此時相等但外力再增加的話,加速度馬上就會不相等時。 做所有摩擦力問題,尤其是板塊問題時,要特別注意上面兩個節(jié)點。不然過程會分析錯。

11、問:請問老師,物理關于電磁感應這一塊的題從哪里入手?

張婧老師:

物理電磁感應中的棒軌模型,是計算大題最常見的考點。這類問題常常把牛頓定律、能量、動量、電路、電場、磁場、電磁感應等高中物理所有主干都綜合到一道題目里,所以對綜合度要求很高。

這類題目答題時,可以按以下步驟來作答:

1、讀題:讀出題目中的研究對象、運動過程、受力特征;

2、構建運動模型:勻速、勻變、不規(guī)則運動;

3、規(guī)則運動列式時套運動學公式、不規(guī)則運動一定采用能量與動量手段列式

4、掌握棒軌模型常規(guī)的能量動量列式方法,平時一定要加大訓練力度,保證考試時熟練;比如棒軌模型中,單棒的問題,電阻、電容、電源模型的常規(guī)方法和易錯點要提前儲備好,雙棒問題的運動與電路分析要點要清晰明確;

5、計算不要過程,只要寫計算結果至答題卡。

三、關于物理復習老師來支招(共3個問題)

12、問:張老師你好,請問平時該怎么梳理一個單元的知識點?感覺一個單元學完,腦子里一片漿糊

張婧老師:

梳理之前,先把物理課本看一遍。看的時候不能只看公式,要把課本上每個概念是如何闡述如何引出的都看到?吹耐瑫r要跟著課本上的問題去思考。這樣一章看完,這一章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和層次就清楚了。再去梳理就能狠清晰的得到架構。 如果覺得需要輔助工具,可以買一本知識點講解比較全的輔導書,但是效果還是自己看課本跟著思考更好啊。

13、問:老師,二輪物理該怎么復習效率高?

張婧老師:

二輪復習期間各種考試很多,注意一定要把?季碜邮占茫迅哳l錯題總結出來,按錯題的知識點來鞏固復習。就是說以各種考試為檢測手段,把檢測出來的問題從易到難一步步突破。 同時注意,二輪復習有余力的話,要加強物理常規(guī)模型的套路練習。套路練習熟練了,對計算題提速和提高正確率都有極大幫助。

14、問:請問老師,如何找題目中的關鍵點?

張婧老師:

讀題時,有目的的搜索以下幾個"W":

1、WHO:研究對象,通常是運動的物體

2、WHERE:研究對象所處的環(huán)境特征,如:是否光滑、有無電磁重力場

3、WHEN:研究對象在何時從哪里經(jīng)過

4、WHAT:研究對象干了什么,以什么樣的運動形式完成 讀出這三個W,題目的關鍵點也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針對運動形式列出方程;經(jīng)典的方程包括規(guī)則運動的運動學公式和不規(guī)則運動的能量動量關系式。

四、關于物理提分與答題技巧(共6個問題)

15、問:物理怎么才能提到60幾分?

張婧老師:

60 的物理分數(shù),可以由以下題目構成: 選擇前5道 實驗 大題第一道 大題第二道前兩問 所以你需要先抓好物理基礎,也就是公式全背下來,公式合理應用范圍全部搞清楚,基本物理模型特征與方程會分析會列式。

16、問:物理基本不會做,大題不會入手,怎樣賺大題步驟分?老師求教

張婧老師:

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去分析大題,那么大題步驟分可以這樣拿一部分: 讀題后把不同的運動過程拆開,每一個規(guī)則過程都列出運動學公式,每一個不規(guī)則過程都列出能量守恒、動量守恒或動量定理方程。注意物理符號和正負號。列方程時,注意常用公式要出現(xiàn)。 不過想要多得分,分析訓練現(xiàn)在一定要開始做了。因為沒有正確的過程分析,很多方程列的時候會出問題的哦

17、問:上課聽講是理解的,但每次拿到題就沒有頭緒

張婧老師:

上課聽講時,是老師在帶著我們走思路。但是老師可能不會把每一個思路如何出現(xiàn)的,如何轉(zhuǎn)折的都告訴我們。所以,我們自己要在聽課時同時去思考,這個思路為 什么在這道題可以用,在另外一道題就不能用?為什么前面在分析曲線運動,后面就要用動能定理去求解呢?用運動公式不行嗎?為什么不行呢?通過這樣的思考, 我們會發(fā)現(xiàn)每道題的思路是如何出來的,如果想不通,那么就要拿著這樣的問題去問老師,去和同學討論。每一個點都不留疑問,都追根究底。

18、問:老師,我每次都能知道題怎么做,但總是在寫不到重點上,而且每次都有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有時候一道題有好幾個運動連一塊考,我總是合不到一塊去,應該怎么克服?

張婧老師:

多運動過程是物理大題最常見的難點。處理多運動過程要先根據(jù)運動特點切分成一段段的,具體來說就是不一樣的運動就切開。切開后各自列方程。注意列方程時, 物理量要盡可能選擇兩段之間的公共量,如上一過程的末速度是下一過程的初速度,那么這兩個過程的方程里要分別選末初速度進來;類似的相關量還有:總時間等 于各段運動時間之和,那么各段運動列式要含時間;或總位移等于各段位移之和,同理列式要含位移。這些相關量列到各段運動中的式子里,最后統(tǒng)一解方程組即可。

19、問:理蹤的時候物理總是最后答,所以求答題技巧,可能會時間不夠,或者題太難,所以步驟分什么的,希望傳授高考技巧

張婧老師:

理科綜合考試,哪科先答哪科后答都可以,但是要切記時間分配合理。比如物理大題,·一定要留夠30分鐘。但是每道大題之間可根據(jù)難度·取舍。比如第一道大題3問都做,第二道大題做兩問,第三道大題最難,只做第一問。這樣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得分比例。 另外讀題時,注意一定要提取研究對象并獲得物理過程的大致框架,之后再進行深入分析。否則重復讀題會嚴重耽誤時間。

20、問:理綜應該按什么順序答題

張婧老師:

如果三科均衡,建議按試卷順序答題; 如果有偏科,建議先統(tǒng)一做選擇,然后把強勢學科放在前面,弱勢學科放在后面。但是注意,每個學科都有難題,如果不是非常擅長此學科,難題要跳,要給弱勢學科的簡單題目留出作答時間。這樣才能讓理綜的總分最大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48947.html

相關閱讀:高中物理偏科?那如何提升學習興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