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原植物的特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苔原植物的主要特點是植物組成貧乏,種數(shù)100-200種,在較南部地區(qū)有400-500 種。苔原植物主要有苔蘚和地衣,此外還有種類不多的多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草本,越橘、巖高蘭等常綠性低矮小灌木和墊狀匍生性的矮樺、北極柳等。但受地形起伏〔特別是坡向一一迎風背風和向陽背陰的區(qū)別)、土壤質(zhì)地影響和積雪厚度、潰水程度制約,空間差別較大。在排水良好的平地和坡地以蘚類苔原為主,沙質(zhì)土上地衣苔原發(fā)達。溫暖坡地的永久凍土融化較深,由灌木、草本和苔蘚構成的灌木?原占有優(yōu)勢。排水不良的低地分布著濕生的草本群落,漬水沼澤則生長多種水生植物。

苔原生物對極地的惡劣環(huán)境有很多特殊的適應。苔原植物多為多年生的常綠植物,可以充分利用短暫的營養(yǎng)期,而不必費時生長新葉和完成整個生命周期,但短暫的營養(yǎng)期使苔原植物生長非常緩慢。永久凍土阻擋植物向土壤深處扎根。淺的根系使植物不可能在狂風下向高處生長。苔原植物非常矮小,常匍匐生長或長成墊狀,既可以防風又可以保持溫度。很多苔原植物有華麗的花朵,并可以在開花期忍受寒冷,花和果實甚至可以忍受被凍結(jié)而在解凍后繼續(xù)發(fā)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50646.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