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火爐蘇丹的地理環(huán)境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我們高中的地理學習中,我們所涉及的面非常廣,但我們在學習和高三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各部分知識進行聯系,這樣地理知識就不會顯得那么雜亂無章。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世界火爐蘇丹的地理環(huán)境》,我們一起從這部分知識點開始進行思考。

蘇丹位于非洲東北部,紅海西岸,為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北與利比亞、埃及為鄰,南與剛果(金)、烏干達、肯尼亞交界,西與乍得、中非共和國接壤,東連埃塞俄比亞,東北瀕紅海。面積250.58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約720千米。世界火爐蘇丹人口 3451.2萬,全國有19個種族,597個部落,阿拉伯人約占39%,其余為黑人。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7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多屬遜尼派,主要居住在北方,南方居民多信奉原始部落宗教及拜物教,僅有5%的人信奉基督教,多居住在南方和首都喀土穆。人口增長率2.7%,人均壽命56.4歲,14歲以下人口占總人口的45%。

世界火爐蘇丹境內大部分為盆地,南高北低。中部為蘇丹盆地,北部為沙漠臺地,尼羅河以東為努比亞沙漠,以西為利比亞沙漠,西部是科爾凡多高原和達富爾高原,東部為東非高原和埃塞俄比亞高原的西斜坡。南部邊境的基捏提山海拔3 187米,為全國最高峰。尼羅河南北縱貫全境。蘇丹是世界上最熱的國家之一,全境屬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少雨,沙漠廣布。北部最熱季節(jié)氣溫40?50℃,全境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此外,每年6?7月常有來自西北撒哈拉沙漠的風暴災害。

點擊查看: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及學習方法

蘇丹經濟以農牧業(yè)為主,基礎薄弱,對自然及外援依賴性強。蘇丹主要出口長絨棉、阿拉伯樹膠、花生。高粱、玉米和小麥等是主要糧食作物,牲畜以羊、牛和駱駝最多。蘇丹有鐵、銀、鉻、銅、錳、金、鋁、鉛、鈾、鋅、鎢、石棉、石膏、云母、滑石、鉆石、石油、天然氣和木材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鐵約3億噸,銅900萬噸,鉻70萬噸,銀約9 000噸,石油約5 億噸。世界火爐蘇丹森林面積5 800多萬公頃,占全國面積的23.3%。工業(yè)以輕紡和加工修理為主,主要工業(yè)部門有紡織、制糖、煉油、水泥、制革、制鞋、肥皂、面粉加工、卷煙、罐頭、塑料、印刷等。

上述內容就是《世界火爐蘇丹的地理環(huán)境》,相信大家在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點后,我們的知識儲備會更及完善,從而幫助我們解決更多的地理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57873.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知識點及考點答題要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