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生經(jīng)驗分享:高一學好歷史的方法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wǎng)絡,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lián)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

對于歷史科的復習,由于個人情況不同,側(cè)重點也會有差異。我個人認為考前應注重練習上的基礎知識,因為35題選擇題占據(jù)半壁江山,而選擇題往往是一些基礎知識。對于材料題,是需要靠平時積累的,如老師要求我們做練習,就算真的不想做,也應該把材料閱讀后,對照一下答案,對材料有一個大概印象,因為材料題往往會涉及到我們沒有接觸過或書本沒有詳細說明的問題,做材料題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

大家都知道,歷史是一個不需要很高思維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維的嚴謹。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的就不會是令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暢通無阻的大橋了。

事件由時地人三項元素構(gòu)成。明白了上述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自能對重要史事了如指掌。事件的原因和結(jié)果可分為: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其它方面?傊,把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歷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事件的經(jīng)過只須記重大事件。

高中歷史教學的內(nèi)容包羅萬象,既囊括了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發(fā)展歷程,也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的發(fā)展變化,使得高中歷史的教學承載了龐雜又十分巨大的知識量。這就決定了學習歷史的過程中積累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不容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學習高中歷史課程大致可分四個步驟:

第一步:史實。要求學生對基本史實和階段特征的掌握必須準確、全面,建構(gòu)清晰完整的歷史體系。

第二步:史通。聯(lián)系比較,觸類旁通,古今中外融會貫通,形成立體思維。

第三步:史論。運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論,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評價,對歷史現(xiàn)象進行探索質(zhì)疑,科學分析歷史的因果關系,使歷史學習上升到較高的理論層面。

第四步:史感。通過學習歷史,感受歷史、走進歷史、體驗歷史,形成全新的歷史時空觀和歷史新感受,增強時代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從而指導生活,引領人生。

學生是歷史學習的主體,推進素質(zhì)教育,深化歷史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我們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fā)展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歷史,在體驗中“學會學習歷史”,在“學會歷史”中體會價值和思考理念,就是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和人文素質(zhì)的提高過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aozhong/975711.html

相關閱讀:學好高中歷史四個有效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