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jīng)常用“黎明前的黑暗”來比喻成即將成功前所遇到的巨大困難或阻力。這當然是來自自然界中黎明之前有一段短暫的黑暗,此時間又黑又冷。
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已經(jīng)露出魚肚白的天空一下子會變得黑暗呢?原因是來自于天空對太陽光的散射作用和水對太陽光的反射作用。我們知道,我們所看到的天空是一層很厚的氣體,人們稱它為大氣層。大氣層能散射太陽光,使天空變得明亮起來。黎明前黑暗的原因之一,就是大氣層對太陽光的散射作用。
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瀕臨太平洋,自然洋面比陸地先接收到陽光,洋面猶如一面碩大無比的鏡子,能反射太陽光。當太陽快要露出東方地平線之前,由于大氣層的散射作用和大洋的反射作用,便露出了曙光。而后,太陽冉冉升起,太陽高度角不斷地增大,洋面這個大鏡子對太陽光的反射角卻越來越小,曙光也隨之減弱,于是便出現(xiàn)了“黎明前的黑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yy-art.cn/gaozhong/985282.html
相關閱讀:2019高一年級地理必修三知識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