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秘笈〗
最能體現(xiàn)作者寫作水平的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文章的語言。而最能代表一個作者風格的也是語言。對一篇文章的語言進行修飾和潤色是備考必不可少的實戰(zhàn)訓練。
秘笈實用指數(shù):★★★★★
〖實用招法〗
招法一:洗凈鉛華,樸實為美
“樸實”是指作文語言的樸素與實在。文辭的華麗對提高語言表現(xiàn)力是有幫助的。但是,我們必須避免一種傾向:華而不實。華而不實和樸而不實都是不可取的,文章重在內容充實。請看高考江蘇卷滿分作文《憂與愛》片段:
夜晚成了呆在綠皮車上最難熬的時刻,疲憊和困意趁著夜色回到了乘客的身體中。人們紛紛打著呵欠,蜷縮著身子以各種姿勢昏沉地睡去,買到車票的人有的趴著睡去,有的扭曲著身子仰頭睡去,鄰座女孩映在窗戶上的影子也在這暮色中變得模糊,好像在大聲呼喊著什么,也許是在喊“回家”。我拿著一張泛黃的照片,那是臨行前給兒子拍的唯一一張照片,三年里每每和妻兒打電話,妻子總會告訴我:“兒子又高了,兒子能幫爺爺奶奶做事了!
文章語言樸素,幾近口語,卻處處透露給人一種親近親切之感。這種質樸天然,這種洗盡鉛華,正是考生對語言運用駕輕就熟的一種表現(xiàn)。
招法二:仔細推敲,錘煉字句
失敗的文章語句一寫一大片,毫無美感可言。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思考,然后再落筆,尤其是動詞、形容詞,修飾語,疊詞等,要運用得準確、巧妙、耐人尋味。如高考江西卷優(yōu)秀作文《跨過去》片段:
跨過去。擁有就是現(xiàn)實的缺憾!且荒曷浒,渴望東山再起,日以繼夜,廢食忘寢,懸梁刺股為功名;是一盞黃昏的舊燈、兩只熬紅的睡眼、三餐父母的叮嚀、四支干涸的水筆、五本雜亂的草稿;是內心歇斯底里地一句句吶喊“相信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是看得見的努力拼搏,再等待一個結果,然后再過去。
跨過去,缺失就是夢想的追逐。……是迷惘過、沉思過、不解過、擁有過、遺失過、堅定過,無法再言放棄的信仰;是六場懵懂的沉浮、七次深入的探究、八遍認真的書寫、九句豪壯的肯定、十年一夢的堅持;是看不見的縹緲虛無,再打造一個尋夢過程,向缺憾處尋覓圓滿的執(zhí)著。
這兩段中的亮點是兩組包含一到十的數(shù)字的句子,體現(xiàn)了考生的匠心獨運,可以看出,在語言上著實下了一番苦功。
招法三:運用修辭,增強效果
最直接也最容易增強語言韻味的辦法就是使用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排比、比擬、仿詞、對偶、雙關等等。我們看一下高考大綱卷優(yōu)秀作文《風景獨好》中的兩段:
生活本沒有諸多顧慮,只因生活在這象牙塔中,不得不時時刻刻小心謹慎著,生生歲歲,我們便成了顧慮的奴隸,甘于被他禁錮、麻木,而失去。所以,人本是自由的,行走于天地之間,快快活活無拘無束。但無奈卻被太多塵世凡物所紛擾,不能遺世獨立。
我們是屬于春天里的一片芬芳,天賦自然,輕靈久遠,本就該融合在那綿綿無絕的春緒里,將自己的心花釋放。
這篇文章選擇的是散文文體,語言運用顯得十分委婉。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文段中,考生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兼有擬人、排比,不但將抽象事物形象化,而且增加了語言的美感。
〖備考佳作〗
考題心中的他(她/它)
一支筆,剛剛畫完了前唐的落雁平沙,又勾勒出后世的盛世美景;一枝篙,剛剛撐起前行的帆,又樹起了晚晴的寂寥漁歌。筆墨染上宣紙,暈開了歷史的畫卷……(開頭不俗,語言字斟句酌,顯然經(jīng)過仔細推敲。)
重男輕女,這是中國長久以來根植于人心的觀念。女子不如男,女子不值錢,古人,一直這么認為,可,難道你們忘了?忘了誰曾為我們支起一片天?(連續(xù)使用反問的修辭。)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笔撬悦懒鱾靼偈赖呐。盡管,她的美未能動到畫師的心,可她的心感動了千萬人!“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夜月魂。”(全篇多用類似的引用,增強文采。)但我想,她是無悔的,一定是。都言女子無用,她就要證明:是的,她柔弱,她渺小,可她這粒沙,里面有著金子般的心——愛國之心。她犧牲自己,換來兩國的和平,她沙子里的金心支撐了兩國的天!
“誰言女子無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笨蛇記得她?
“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這是木蘭戰(zhàn)勝而歸、換回女裝時所說,都言女子不如郎,可木蘭統(tǒng)帥士兵、上陣殺敵,哪一點輸給了男子?代父出征,傳為佳話。她為父出征,也是因為有一顆心——不服輸?shù)男。她要證明,男子能做的女子也一樣能完成!她是一粒沙,可這沙之中,同樣是一顆金子般的心。
就算手無寸鐵,亦可以死明志。因為,她柔弱的外表下,同樣是一顆金子般的心……
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這是她對愛的最終詮釋。馬家有錢,以為英臺不過一女子,以為隨便一揮手便可黃金換美人?是啊,世人眼中,女子不值錢,所以便有你操控?可你出錯了……她未哭、未鬧,安靜的梳妝打扮,她出嫁了,新郎,不是山伯!所以化蝶成了她最好的選擇。只為,她是封建社會里的一粒沙,卻有一顆忠貞的金子心!(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語言形象,表達效果鮮明。)
她,她,還有她,都是一粒沙,無人覺得值錢的沙?墒,穿過歷史的霧靄:沙子下面,是價值連城的黃金!
朋友們,誰言“黃沙”不含金!
一粒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一滴水滴,可以擊穿堅硬的大石;一堆沙子,里面包裹的亦是黃金。(構成一組排比,又暗含象征。結尾點題。)
高考借鑒:字斟句酌,善用修辭。本文的開頭是個亮點。絕美的文字柔軟中不乏剛勁,華麗中透出清新,一下子就擊中了讀者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主體部分,作者多次運用反問,更是直接震撼讀者心扉。多處引用,不但豐富了文章內容,而且體現(xiàn)了作者的語言功力,增加了文章的人文內涵。當然,無論語言技巧多么高超,最終決定文章高下的還是文章內容。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千萬不要因一味地追求語言,而忽略了文章內容與文章立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zzw/1184092.html
相關閱讀:如何寫好高考
2018年全國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題立意專家解析(9)
2008年高考滿分(部分)
2009山西高考滿分:殘夢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