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難點突破方法指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高考作文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分析能力,是寫好一篇文章的基本能力;尤其是高三學生,隨著身心不斷發(fā)展,文化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體檢日益豐富,社會視野逐漸擴大,理應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檢驗一篇高考作文的優(yōu)劣,標準固然很多,其中之一,還是要看考生對題目的理解是否準確;對論題的分析是否透徹;對問題的解剖是否具體;對觀點的論述是否獨到……總之,就是要看考生是否具有敏銳的分析眼光和分析能力。

  事實證明,凡是一查卷高考作文,都體現(xiàn)了較高的分析水平;一些入檔低的作文,往往就是分析不準、不透、不新所致。希望高三學生對此能引起高度重視。

  分析,是高考作文的難點。突破這個難點是有科學方法的。本系列講座緊扣這一難點,從六個方面作具體討論,以開啟考生心智,幫助考生掌握巧妙方法,從而提高分析能力,順利通過高考作文大關。

  一、分析原理及典型病例

  (一)什么是“分析”?

  析,用斧頭“破木也”;分析,就是把一種事物,一問題,一種,現(xiàn)象或一個概念,分解成若干個小的部分,然后找出這些部分的本質屬性和它們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分析,是認識問題的方法,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讀一篇文章,要對作答內(nèi)容加以分析,從而透徹掌握內(nèi)容,認清內(nèi)容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寫一篇文章同樣如此,起稿前要對作文題目進行辨識,分析題旨;確定論題后,要對論題進行思考,想一想該以哪幾方面來闡述為好……。例如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個題目,步少考生是按以下思路來寫的:

  開頭:用幾句話解釋題意,表明自己態(tài)度——贊同。

  題目:先天下之憂而憂主體:舉例論證:①文天祥②魯迅

  后天下之樂而樂③秋瑾④杜甫

  結尾:指出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年代,也同樣需要這種“先憂后樂”的精神。照應開頭,結束全文。

  按這個思路寫,結構是完整的;觀點是正確的;內(nèi)容也顯得比較充實;如果語言表達還可以,那么這樣的作文似乎也過得去了。但推敲一下,我們就會覺得,這樣的作文等同于做一個“表態(tài)”;觀點是別人,你只不過是表明了一種贊同意見而已;說得難聽一點,就是“人云亦云”,沒有自己的“思想”。這樣的作文是不可能上到一查卷的;如果語言還可以,至多上至二查卷偏下的檔次。

  如果換作如下的思路,確立如下的寫作要點,你看看有怎樣的區(qū)別:

  開頭:闡釋題意,表明基本態(tài)度。

  題目:先天下之憂而憂①憂與樂的本質內(nèi)涵是什么?

  后天下之樂而樂主體:②先憂后樂與只樂不憂的本質區(qū)別是什么?

 、巯葢n后樂反映了怎樣的人生觀?

 、苓@樣的人生觀在今天有何意義?

 、葸@樣的人生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有怎樣的表現(xiàn)?

  結尾:回扣開頭,再次道明題旨。

  區(qū)別就在于構思者對文題,對觀點展開了分析,五個小要點就是分析的結果,折射了構思者的思想火花。按照這個思路成文,在內(nèi)容的深刻性上,顯然要比前一種思路強得多;多了一個層次的分數(shù)顯然是有較大可能的。

  我分析了多年高考作文,也分析了幾百篇高三學生平時寫的作文,得出的結論是,以下幾種“病例”是比較典型的,希望你引以為鑒。

  (二)“分析”病例舉隅

  病例一:偏離題意,誤識主旨。

  1996年全國高考作文題是給兩幅漫畫(畫題都是《截錯了》),要求寫議論文。漫畫內(nèi)容是:一幅給有六個手指(其中多長了一個小手指)截肢,截去了大拇指;一幅給病腿截肢,誰知截的竟是健康的腿,病腿仍然留著。題目要求是,請談談哪一幅更好。是說截手指的一幅比截腿的一幅好,還是說截腿的一幅比截手指的一幅好?由考生自定,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然而,有一位考生卻說:兩幅漫畫的內(nèi)容都十分深刻,抓住了社會熱點問題,均是優(yōu)秀之作。繼之在文中論述道:它們諷刺了社會生活中的腐敗現(xiàn)象,一些人當了大官,利用手中權力貪污受賄,對之加以懲處,就好比截去大腿,好得很;一些人雖然只是一個小官,由于他為非作歹,對之加以嚴懲,也很有必要,好比截去小手指,同樣十分必要。

  這位考生審題時,沒有分析嗎?不,他分析了,可是他沒有分析準確,這要問題是:①沒有明白兩幅漫畫的共同含義:主要與次要正確與錯誤的關系;②沒有認清題目要求:比較哪一幅更好。因此,盡管考生洋洋灑灑寫成妙文,也必然落得一個“離題”之病。

  病例二:分析偏至,不能全面把握。

  有一道材料作文題是這樣的:

  閱讀下邊寓言故事《哲學家和般夫的故事》,提煉觀點,寫一篇議論文——

  哲學家和船夫在海上趕路。哲學家問船夫:“你懂數(shù)學嗎?”船夫說:“不懂。”哲學家說:“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一。”哲學家又問:“你懂得哲學嗎?”般夫說:“不懂。”哲學家激動了,說:“那你失去了生命的三分之二!”此時,海上起了狂風,小船非常危險。船夫問哲學家:“先生,你會游泳嗎?”哲學家說:“不會。”船夫嘲弄哲學家:“那你將要失去全部生命!”

  有幾位同學分別提煉了如下觀點:

 、儆斡颈葦(shù)學、哲學更重要。

  ②生存是第一位的,知識是第二位的。

 、垡獙W會尊重別人。

  如果分析了寓言的內(nèi)容,把握其本質,你就會覺得,這三個觀點都錯了。其實,數(shù)學、哲學、游泳都重要,三者各有所用;哲學家的錯誤與般夫的錯誤都是一樣的,即拿自己的優(yōu)勢去比別人的劣勢。因此,應該提煉的觀點是:不要用自己的優(yōu)點去別人的短處。

  病例三:雖然分析抓住了實質,但不能一以貫之,不能緊扣一個中心展開分析。

  前半,上海市調生作文題是《我的財富》。這個題目考生普遍反映有話可寫;大多數(shù)考生確實分析準確,或從物質上來說“財富”,或從精神上來說“財富”。不論是從物質上講,還是從精神上講,分析的路子都是對的,所確立的觀點也是正確的。但是,有的考生雖然認準了“財富”的內(nèi)涵,分析抓住了實質,但在展開小要點時,逐步游離于中心話題之外,例如下邊一個根據(jù)原作整理的內(nèi)容提綱:

  ①我的財富是一本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谶@本名著對青少年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我的財富③一個人應在艱難困苦中磨煉自己

  ④在生活中要學會忍耐。

  ⑤立志成才,要從小事做起。

  ⑥勸君惜取小年時。

  應該說,①②③是都是對的,只要把第②點中的“青少年”改成“我”就可以了。④⑤⑥是三個彼此沒有多大關聯(lián)的觀點,不宜聯(lián)系起來在一篇文章中論述,更不宜與①②③合在一起。主要病因是:在展開話題,逐層分析時沒有考慮到要與開頭所提的中心觀點一致起來;思考問題信馬由韁,漫無邊際。顯然,據(jù)此寫成的文章必然陷入內(nèi)言駁雜,觀點散亂的泥潭。

  病倒四:在分析中偷換了概念。

  有這樣一道材料作文題——

  根據(jù)以下材料,提煉觀點,寫一篇議論文:

  巴西足球運動員貝利一生踢進了1200多個球,兩次榮獲“球王”的美稱,使得民辦上無數(shù)球迷為之傾倒。然而,當記者問他哪個球踢得最精彩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下一個!”

  一位同學寫了這樣的開頭——

  貝利的話,風趣幽默,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訣,提示出一個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不滿現(xiàn)狀,不斷進取,就能取得新的成功。古今中外,大凡在事業(yè)上有所建樹的人,都有不滿現(xiàn)狀,銳意改革的精神。毛澤東、周恩來年輕時,就是因為不滿現(xiàn)狀,才立下改造舊中國的宏偉志向,投身于革命斗爭,順導中國人民建立起新中國的……

  上文由貝利的話引出的觀點,是正確的;由于沒有真正把握論點中的“不滿現(xiàn)狀”的內(nèi)涵,在繼續(xù)分析時,誤入歧途。論點中的“現(xiàn)狀”是指已經(jīng)取得的成績,達到的水平;而后文的“現(xiàn)狀”則是指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前一個“不滿”,是不滿足,后一個“不滿”是憎惡,痛恨。作者隨意偷換了概念,以致轉移了論題。

  病例五:在分析中逐步縮小了論題。

  一位同學的作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學習語文很重要。語文學得好,對于學好其他各門學科,提高思想認識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迅速成長為又紅又專的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一定要下苦功夫,多讀一些文章,多掌握一點寫作知識。學習方法就像過河的橋與船一樣。沒有橋與船就過不了河,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就掌握不了知識。

  上節(jié)文字共5句話。①②句講學習語文重要;③句只講怎樣學語文,與①②句關聯(lián)不緊,偏離了話題;④⑤句講學習方法重要,屬于另一話題。由此可見,作者每分析一步,就縮小一次話題,并使話題漸漸偏移開去。顯然,這也是一個不容輕視的失誤。

  以上五種毛病是比較常見的,尤其是寫作水平不高,分析能力較弱的同學容易犯的,專為指出,請務必留心。

  下邊出三道題目,請分析。

  練習一:指出下面語段分析的錯誤并加以修改:

  說到聰明才智,人們常常會想到諸葛亮,他智慧超群,膽識過人,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墒怯捎趧谝菔д{,造成健康狀況不佳,死時才54歲,正是可以大展宏圖的年齡。杜甫因此哀嘆他:“余下空門三千客,辜負胸中百萬兵。”可見只注意智育而忽視體育是要不得的。但話又要說回來,生命的長短也是相對而言的,碌碌無為,即使長命百歲,又有多少意義呢?反不如短命的好。人生在世,只要活得有意義,生命長短何足哉!

 。ㄌ崾荆呵鞍氩糠终f“忽視體育要不得”;后半部分說“人生在世,只要活得有意義,生命長短何足道哉”,分析偏離一個中心;應把后半部分去掉,補充一個因忽視體育而造成了危害的實例。)

  練習二:分析下邊的材料,提煉一個正確觀點:

  覺悟

 。ò突固乖⒀裕

  一只梅花鹿在泉水邊看著的自己的倒影。它看到自己的角是如此神氣,如此漂亮,不由得心花怒放。但是當它看到自己細小的腿時,不由得嘆口氣說:“真主給了我這么難看的腿,它真是和角不相稱!它使我這美麗的角大大遜色了。”

  梅花鹿正在思忖著,忽然來了一個獵人,梅花鹿趕緊逃走。它跑得飛快,獵人根據(jù)追不上。然而,跑不多遠,梅花鹿來到叢林中,它的角被樹枝鉤住了,就這樣它被獵人捉到了。

  這時,梅花鹿嘆息道:“唉,我是多么愚蠢。∥业慕窃刮已笱蟮靡,然而也就是它使我落到獵人手里。我不喜歡我的腿,然而它卻可以把我解救出來。”

 。ㄌ崾荆翰荒莒o止地看問題,要全面認識事物在不同情境中存在的合理性)

  練習三:讀下邊材料,按要求作文。

  據(jù)報載,著名作家劉紹棠曾遇過這樣一件事,他在某地吃飯,有一位聲稱“古今中外的一些名曲都會”的歌星女郎問他想聽什么歌,劉先生就點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不料歌星頓時面紅耳赤,悄聲說,國歌不會唱,請另點一首。

  要求:1.假定你的同學喬言認為歌星不會唱國歌不應該,但請客人另點一首還是好的,你有不同意見。寫出二人對話,不超過200字。要有適當?shù)纳駪B(tài)動作描寫。

  2.根據(jù)材料所舉事件,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議論文,題目自擬。

  (提示:①同學喬言的看法不對,他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②提煉的觀點可以是:唱國歌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愛國品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gzzw/17085.html

相關閱讀:高考高效指導揭秘之:亮點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