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升聆聽能力,需要減低內心的干擾,把焦點放在講話的人身上,才能聽到的更多。往往我們跟別人談話的時候,心里還有一堆的東西沒放下,"孩子放學了誰去接啊?……晚上出席聚會穿哪件衣服。……我承諾同事的事情還沒做到……很多很多。對方講什么你只是聽得似是而非,根本無法全情投入進去,所以,我們跟人的溝通經常流于表面和形式,并沒有取得什么成效。教練要洞察客戶的心態(tài),需要擁有正確的聆聽態(tài)度,才可以聽到言語背后隱藏的信息,才能真正聆聽到客戶的心聲。
每個人固執(zhí)己見的時候,往往只能聽到自己的聲音,聽不到更多別的聲音。就像這個谷倉里的農夫和孩子們,如果你想聽到那塊懷表的聲音,就學最后那個孩子讓自己靜下來。學做心態(tài)教練,也要放下自己的雜念,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
很多時候,我們聽不到不是因為我們的耳朵不好用,而是我們平常聽的習慣構成了我們的干擾:
一邊聽一邊批判、否定;
一邊聽一邊演繹,實際上是聽自己的;
選擇性地聽自己喜歡聽的;
只是表面裝作在聽。
在這樣的狀態(tài)當中,我們的焦點都在自己身上,沒有放到對方身上,聽不到關鍵所在。當我們真正把焦點放在外面,我們才有可能達到最佳的聆聽態(tài)度:
忘我(放下自身的想法、情緒、身體狀況等任何干擾);
專心(專注于客戶身上,非常認真);
求知(對傳遞的信息一種好奇心,強烈的想了解);
開放(坦誠、直接)。
黃龍南禪師的禪學造詣極深,他形容貓聆聽時是這樣說的:"靈貓捕鼠,目睛不瞬,四足據地,諸根順向,首尾一直。"好貓捉老鼠的時候,眼睛瞪著老鼠洞,四腳踏在地板上,動都不動,目不轉睛,身體筆直,尾巴上翹,老鼠一出來一把就將它抓住。那個時候,一點聲響它都敏感極了,所以身手敏捷。教練的聆聽要學貓,對方心智模式的盲點就像老鼠。盲點一露頭,即刻就能被發(fā)現,這就是聆聽的警覺性。
聆聽的方向
首先,聆聽的方向是關于人說話的出發(fā)點。出發(fā)點是什么?有時候講話的內容有可能一樣,但由于出發(fā)點不同,性質也就不一樣。所以,聆聽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聽對方說話的出發(fā)點在哪里?每個人說的每句話都是有原因的,不會無目的的,就算沒有目的的亂說也是有目的的。
什么是出發(fā)點?就是說這番話的目的。比如:想被認可、需要被愛、需要被理解、證明我說的對、給自己找個借口……等等,不勝枚舉。聽到了出發(fā)點就掌握了對方的第一手資料,下面的過程就會有的放矢,更有針對性。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可以說明出發(fā)點的重要性。甲乙二人是好朋友,合伙做生意因錢財而產生矛盾,最后不歡而散。突然有一天,乙將甲告上法庭,說甲污蔑他是賊,偷了甲的錢;而且還四處散播,不光偷了甲的錢,還偷了別人的錢;不光偷錢還偷東西……甲被傳喚到法庭后,他否認所有的指控,他反復為自己辯護,說自己只說過這句話--"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法官又傳證人出庭,六個證人都證明甲只說了一句話--"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
此時法官發(fā)現,每個證人對這句話的理解不同,從意思上能說明甲真的污蔑了乙,但在文字上卻抓不到任何證據,因此法官當庭釋放了甲。下面,我們把甲分別對六個證人說"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的出發(fā)點剖析如下:
1?"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ǔ霭l(fā)點--證明自己清白的同時,有人說他偷了我的錢)。
2?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ǔ霭l(fā)點--證明自己守口如瓶,同時暗示別人乙偷了我的錢)。
3?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ǔ霭l(fā)點--我的錢被人偷了,讓大家懷疑乙)。
4?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ǔ霭l(fā)點--他對我的錢做了手腳)。
5?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ǔ霭l(fā)點--他偷了其他人的錢)。
6?我沒說乙偷了我的"錢"。ǔ霭l(fā)點--他偷了我的東西)。
甲在不同場合,跟不同的人說這句話時,所采用的語氣、神態(tài)、聲調和強調字的重音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含義也就各不相同了。
其次,聆聽另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聽--情緒。情緒中攜帶著每個人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信息,而且人每時每刻都會有情緒,即便是平靜也是一種情緒。聆聽被教練者的情緒可以迅速洞察對方真實的狀態(tài)在什么位置?讓教練過程事半功倍!
最后,教練過程中還要聆聽對方的假設。人為什么會有假設?《第五項修煉》中寫得很明白:"假設是信念的組成部分,來自于人的經驗。"我們都知道人有什么樣的信念--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會有什么樣的結果!信念中的假設對人的影響非常巨大!當人的假設輸入了潛意識系統,如果有事情發(fā)生時,它就會自動跳出來做判斷并幫助人來做決定,就像開車和吃飯一樣自然而然!可是我們的假設有些是有效的,有些卻是前進的障礙!所以,能區(qū)分出有效和無效的假設,就會有效地影響人的行為,影響事情的結果!在教練過程中如果能聆聽到對方的假設,就已經成功了一半,如果再能夠有效區(qū)分并且令對方收到,就會使被教練者的心態(tài)有所改變。
出發(fā)點、情緒和假設是心態(tài)教練在聆聽中最大的方向,出色的教練對這些都很敏感。當方向清晰之后,就可以知己知彼、從容進退。
聆聽的技巧
要做到有效聆聽,除了需要正確的態(tài)度之外,也有一些技巧。這些技巧包括:
100%的接收--普通人容易聽喜歡聽的、愿意聽的、好聽的!這些是有選擇的接收。這樣做容易錯過很多重要的信息;訓練有素的教練能先把自己的標準放下,像電話的聽筒一樣,把所有的信息全部接收進來,再加以整理、區(qū)分和取舍。這樣做能及時準確地把握時機,達到有效溝通;
刻意沉默--心靈的成長不是自己有話急著要說,而是聽得懂、看得清!只有令自己閉上嘴巴,靜下心來并保持沉默,對方才有機會開口,有目的的沉默是為對方講話提供一個空間;
虛實結合--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用耳朵聽、用眼睛觀察,并核對兩種信息是否一致?互為補充!互相配合!就可以虛實結合,洞穿對方的內心世界;
適當接觸--在必要的時候,輕觸對方的手臂和肩膀,輕拍對方的手背,這都表示了支持、鼓勵和自己在用心聆聽;
身體語言--把身體前傾、點頭、配合面部表情、微笑和眼睛視線的接觸,都向對方表示了你正在專注的聆聽;
問題引發(fā)--在適當的時候就有關的內容提出問題,取得更深入的資料,向下挖掘,讓對方繼續(xù)說下去;
正面回應--不要在對方剛說完話就作出評論式、批判式的回應,這樣只會引起對方的防衛(wèi),正面的回應并不表示你完全認同對方的觀點,但卻表示你的理解和尊重;
頻道確認--為了避免雙方產生誤解,在談到易于混淆的地方時,復述一下你聽到的東西,跟對方確認一下你收到的信息是否和他保持一致?確保雙方在同一頻道上溝通;
表達感受--就對方的說話內容,作出相應的感受和情緒反應,真正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和回應,是加強彼此溝通的重要方法;
眼神接觸--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勝過千言萬語,有利于溝通的眼神有以下幾種:
好奇的目光:你對他講的內容有興趣,他會更愿意說的;
等待的目光:停下來等待的時候,讓對方感到你在渴望回應;
支持的目光:用目光堅定而有力地支持對方持續(xù)的溝通;
疑惑的目光:疑惑的眼神有時可以代替發(fā)問;
理解欣賞的目光:理解和欣賞的目光會碰撞出更多共鳴的火花。
聆聽的境界
作為心態(tài)教練,我們的聆聽關注的不是表面的答案、信息,我們關注更多的是客戶的弦外之音,是客戶那些沒有講出來的埋藏在心底的聲音。就像從人的筆跡看人的性格一樣,一切聲音都是由心而發(fā)的,也都會留下痕跡的,所以循著聲音的路徑都可以捕捉到一些教練所需要的蛛絲馬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yy-art.cn/jiaolian/13003.html
相關閱讀:智慧就在歡笑間
彼得原理
教練世紀已經來臨
如何當好下屬的教練?
NLP教練技術的四種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