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理論

編輯: 右腦記憶方法 關鍵詞: 九型人格綜合學習 來源: 網絡

格式塔理論(GT)是多學科廣泛交叉研究的結果,它為各種心理現(xiàn)象、心理過程以及心理研究的應用提供一個理論架構。  
  根據(jù)Wertheimer的研究,解決問題的關鍵是, 看問題的整體結構: 在整體結構中發(fā)現(xiàn)關鍵部分,對其進行聚焦, 但要注意這一部分與其他部分絕不是相互隔離的。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之上,就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深邃的結構觀,它包含了結構功能、組織關系的轉化。 如此,受核心成分引導,并結合對其他成分的考量,人們就能夠對整體結構(問題)作出直接的或間接的合理預測,即 在對整體問題產生全面一致的印象的同時,對局部成分如何構成整體結構也有了深刻認識。  
  換句話說,格式塔理論認為,“整體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各部分簡單結合起來的內容總合,恰恰相反,正是整體賦予了各部分特殊的功能與屬性,這些特征只存在于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框架下”(Wolfgang Köhler)。 
  格式塔理論的關注焦點是“組群”(Group),也就是那些誘使我們對視覺場或認知問題按照一定方式進行闡釋的部分,以及它們的屬性與功能(Max Wertheimer, 1922)。  
格式塔理論的完形法則  
相近(Proximity)。 距離相近的各部分趨于組成整體。  
相似(Similarity)。 在某一方面相似的各部分趨于組成整體。  
封閉(Closure)。 彼此相屬、構成封閉實體的各部分趨于組成整體。  
簡單(Simplicity)。 具有對稱、規(guī)則、平滑的簡單圖形特征的各部分趨于組成整體。  
  以上這些組織規(guī)律即是所謂的“完形法則”(Law of Organization),是心理學家在認知領域中的研究成果。格式塔在德語中就是“整體、形狀”的意思,因此,格式塔理論,也被稱作為“完形理論”。  
  在與地理環(huán)境、行為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人被視為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 Wertheimer在1924年寫道, 人類是一個整體,其行為并非由作為個體的人所決定的,而是取決于這個整體的內在特征,個體的人及其行為只不過是這個整體過程中的一部分罷了。格式塔理論恰好能解釋這整體的內在特征。  
  格式塔理論尤其適用于幫助理解、闡釋心理學上的秩序、結構問題。格式塔理論起源于德國,很多學者對這一理論的形成發(fā)展做出了貢獻,如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Ernst Mach,尤其是Christian von Ehrenfels、Max Wertheimer, Wolfgang Köhler, Kurt Koffka以及Kurt Lewin,他們都極力反對構造主義元素學說用元素解構的方法對心理事件、心理概念及行為進行心理分析。 不幸的是,納粹勢力在德國的興起中斷了格式塔理論在德語世界的研究與發(fā)展。 Koffka、Wertheimer、Köhler、Lewin等人也被迫流亡到了美國。  
  格式塔理論起始于視覺領域的完形研究,但它又絕不僅僅限于認知領域的完形法則,其應用范圍遠遠超越了一些出版物對它的理解:  
現(xiàn)象是金: 承認并嚴肅對待人類世界的現(xiàn)象經驗,并視其為整體的或完形的真實存在,而不要簡單將其拆分為感覺元素,這樣的一種認識和態(tài)度是格式塔理論的基石,是心理學與心理診療學研究取之不盡的泉源。  
人的經驗與行為是由動態(tài)場之下的個體與其所屬環(huán)境互相作用的結果,而不僅僅是內部驅動(心理分析學、行為學觀點)、外部誘因(行動主義學派觀點)或靜止的人格特征(古典人格理論觀點)所決定的。  
心理內容上的持久聯(lián)系有其真實的、堅實的基礎,而絕不僅僅源自現(xiàn)象的一遍遍重復和行為的不斷加強。  
認為和解決問題描繪為朝期望辦法的方向基于的(“洞察”)適當實質組織,更改結構和集中。  
為了方便記憶,基于一定聯(lián)系的組織結構總有被闡釋為最佳組織的趨勢。  
如果個體不能對認知進行整合,那么它就會導致不和諧認知經驗。 相反,認知整合的過程,就是消除這一不和諧的過程。  
在超個體(Supra-individual)的團體群組中,有一種互動的趨勢,能將團體的優(yōu)勢與團體需求緊密結合起來。 
格式塔理論的認識觀最終導向一種批判實在論,它試圖從方法論上尋找一種可行的方法將實驗與現(xiàn)象過程統(tǒng)一起來(即實驗—經驗法)。 它力求在檢閱現(xiàn)象的同時,無損實驗的精度。對于格式塔理論的理解,不能用靜止的觀點, 要把它作為一個仍在不斷發(fā)展的科學范例。 通過不斷發(fā)展,如對自我組織系統(tǒng)理論的完善,格式塔理論在當代心理學研究領域將獲得更為重要的地位。


本文網址:http://www.yy-art.cn/jiuxingrenge/xuexi/3717.html

相關閱讀:九型人格各型的基本恐懼